俄专家分析:马克龙为何变成了“拿破仑”?

参考消息网3月19日报道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3月15日刊登题为《从和平鸽到战争鹰:为何圆滑的马克龙变成了“拿破仑式的人物”》的文章,作者是叶夫根尼·乌梅连科夫。文章摘编如下:

许多分析人士已将法国领导人马克龙多变的想法诊断为政治精神分裂。甚至连美国媒体都对马克龙呼吁北约国家向乌克兰派兵作出犀利的评价。《美国保守派》双月刊问道:“马克龙这个‘拿破仑式的人物’想带领欧洲与俄罗斯开战?”这种突然的变化从何而来?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奥连琴科解释说:“马克龙实质上不以独立自主见长。他通常传达美国战略中确定的思想。美国加剧对俄紧张关系不仅针对乌克兰问题,还体现在其他方面。这是马克龙转变态度的一个原因。其次是他本人和他的政府在非洲的挫败,这打击的不只是声誉。在非洲国家,法国曾以极低价格获得原料和各种物资。除了这两个原因,还有马克龙未成功解决的内政问题,如‘黄背心’运动、运输工人和农民的抗议。总之,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马克龙无能为力。为掩人耳目并将舆论的注意力向外转移,马克龙打起了仇俄的算盘,以保住权力。”

奥连琴科说,美国不想在乌克兰问题上成为输家,因此从去年夏天起开始小心翼翼地将乌克兰的重担转嫁给欧洲。在欧盟领导层中,马克龙加入基辅的积极捍卫者行列。他现在如此狂热,还因为法国是欧盟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马克龙首次当选总统时,他以欧洲领袖自居。

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谢尔盖·费奥多罗夫提醒说:“马克龙已经从鸽派变成了鹰派。为什么?西方已经看到,乌克兰开始衰弱,反攻已经失败。马克龙认为,在乌克兰的胜利将助长俄罗斯的战争狂热,这是对欧洲及其本人的打击。毕竟,马克龙一直在强调欧洲战略自主和主权的议题。如果一再帮助基辅,基辅却没有取得胜利,那欧洲还有什么用?”他认为,“如果俄罗斯赢得这场战争,对欧洲的信任将化为零”。在已经开始的全球变革进程中,对政治、经济和军事优势荡然无存的恐惧迫使北约和欧盟领导人行动起来,以向世界表明“西方的没落”是无稽之谈。

西方本着同样的套路,即通过粉饰来掩盖西方机制的式微,愈发活跃地用“欧洲的繁荣”诱惑摩尔多瓦和亚美尼亚。正是在这些苏联前加盟共和国,法国试图利用同样的仇俄心理,假扮这些国家利益的保护者。但他们应该听听马克龙在谈到巴黎对基辅的主要兴趣点时说的话:“帮助乌克兰符合我们的短期利益,因为乌克兰拥有我们经济所需的大量资源。”

因此,不要抱有任何幻想,“拿破仑式的人物”提议“短期婚姻”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算计,并在“伴侣”耗尽资源时弃之而去。因此,非洲人做得对——先把他抛弃。(编译/黎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