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12日报道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2月5日刊登题为《中国是如何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军者的》的报道,记者埃尔莎·邦巴龙,报道编译如下:
在全球都听到特朗普亲化石燃料惊人言论的同时,中国已悄然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领军者。中国不仅建造了风能设施和很多太阳能发电场,建设了一些宏伟的大坝,还绝对性地掌控着太阳能板制造业,并且在风能方面也在向西方竞争对手发起有力挑战。
年复一年,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新增发电量都超过全球其他地区的总和。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统计,2023年中国风能和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达到297吉瓦,而排在第二位的美国只有31吉瓦。2024年,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为357吉瓦,提前完成了原来确定的2030年目标。
《耶鲁环境360》杂志指出,按照此前每年的速度,到2026年中国仅太阳能的装机容量就可达到1000吉瓦,“对《巴黎协定》框架下确定的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虽然仍然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排放总量是美国的3倍;但如果按照人均算,对比就会反转过来。中国已大幅转向可再生能源。据中国国家能源局称,去年全国新增电力中有86%是可再生能源。
除了风能和太阳能之外,中国还在继续投资水电。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大力建造核反应堆。2023年,中国核电占总发电量的5%。
对于北京来说,可再生能源及核能在贸易、政治和社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要跟上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步伐,电力需求就会日益增长。不可能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到煤炭上。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开始,围绕大气污染治理的讨论就在中国展开,此后也从没停止过。
中国在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是如此: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打造可以征服全球的工业体系。国际能源署称,中国在太阳能各产业链的全球市场份额超过了80%。
1月19日拍摄的福建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一景(新华社)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