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美国 2024 年大选,我们更要关注特朗普一旦回归将再度退出《巴黎协定》带来的冲击波。近日,第八届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在武汉举行,中国非常主动积极展开了外交攻势,并且与欧盟、加拿大等国一起重申对全球气候行动的政治承诺。

这意味着,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站在了优势地位并开始外交攻势,而这个底气来自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电池和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领先和投资繁荣。外媒预测,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已经达到峰值,而且正在推动低碳经济实现更强劲的经济增长。

中国悄然引领气候变化外交大局,这盘大棋事关中华民族的命运

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约 4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发电,主要是煤炭。而到了 2023 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从 2012 年的 61 吉瓦(GW)扩大到 2023 年的 441 吉瓦,而太阳能装机容量从 2013 年的 3.4 吉瓦增加到 610 吉瓦。我国的减排计划很明显,那就是电力代替直接燃煤,用天然气代替煤炭,用电动汽车取代内燃机。2023 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超过 1300 万辆,中国销量超过 700 万辆。此外,中国还在 2023 年出口了 120 万辆电动汽车,比上年增加 80%。

此外,全球近 70%的风力发电机关键部件和 80%的太阳能电池板部件都是在中国制造的。中国可再生能源推广的规模惊人,有效储存风能和太阳能的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按需供应电力正在变成现实。

中国悄然引领气候变化外交大局,这盘大棋事关中华民族的命运

国际能源署说,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温室气体减排将受益于技术进步,而中国正在垄断市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人会成功。

有人会说,中国引领气候变化外交大局与军事无关,真的是如此吗?当然不是,因为这件事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甚至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崛起的命运。

首先,从中美影响力竞争的角度来看,全球气候外交是中美竞争的关键领域,中国已经奠定了必胜的局面。随着气候变化对太平洋周边国家的影响,以及极端气候对各国经济的负面冲击,中国必然会加大在气候外交的攻势。保护地球原本就站在道义的制高点,而中国强调保护地球的责任,同时还能推销自己有优势的产业,可以说是一个道德和经济利益都占便宜的完美闭环。

从现实利益的角度来看,包括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新型产业,成为中国能否迈向发达国家的关键。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发电的成本越低,中国作为制造业强国的优势就越大,因为电能消耗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竞争力。而电动汽车属于可以拉动整个国家经济走势的关键领域,因为其带动的产业链非常长。在中国房地产进入调整期之后,电动汽车产业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一起,被认为是能否迈向发达国家的关键。

从中国经济战略安全的角度来看,摆脱对石化能源的依赖是中国破解马六甲海峡战略困境关键。美国战略学者不止一次提出,一旦发生中美大战将切断马六甲海峡,因为中国大部分石油和天然气都要经过这里。中国光靠发展海军力量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这样战略短板的,双管齐下非常必要。

中国悄然引领气候变化外交大局,这盘大棋事关中华民族的命运

中国不是说马上就停止使用石化能源,而是要避免石化能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软肋,当我们要完成统一大业时,这个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就会被迅速放大。当然,与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也是中国保障战略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

美国不但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远洋海军,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出国,而中国是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所以,中国要想安全崛起,发展电动汽车和太阳能发电等产业是刚性需求,因为这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的战略安全。

最后,中国在太阳能、电动汽车产业链的优势,对处理中欧关系也非常重要,实际上已经剥夺了欧洲推动碳排放交易主导世界秩序的努力。欧盟过去是推动碳排放交易最积极的,就是想通过推动低碳经济谋求竞争优势,打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而这个优势已经被中国所掌握,这等于让欧洲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失去战略优势和战略主动。特别是欧洲开始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贸易壁垒,等于将自己放在了阻止碳排放的尴尬位置,让自己多年努力树立的关爱地球的形象垮塌。

所以,不管美国和欧洲如何打击中国太阳能发电和电动汽车产业链,我们都要淡然处之,因为这件事对中国而言不仅仅是挣多少钱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如何降低战略安全风险的问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