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刚刚到达黄岩岛附近的“里根”号航母及其编队,就遭遇了已在此等候多时的中国舰队,且我军战舰还以早就布好的阵势对其形成了半包围之势,这足以表明我国对“里根”号航母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这次“里根”号进入南海是随机采取的行动,可不像6月初的美、日、加、澳四国的既定演习那样行踪是可以预先确定的,但即使如此,“里根”号仍然被我军打了埋伏,反映了我国至少在这次针对海上目标的信息战中胜了美国。

里根号在黄岩岛被我国打埋伏,针对海上目标的信息战美国落败

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通过反舰弹道导弹的研发,我国已经建立了针对航母乃至中大型舰船的完备侦察跟踪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侦察卫星、无人机、超视距雷达和保密数据链组成,下面详细加以探讨:

一是侦察卫星。我国在2022年4月就已经建立了由两颗1米C-SAR卫星和一颗高分3号卫星组成的海洋监视卫星星座,该星座可用雷达对海上目标进行探测,平均重访间隔为5小时。所谓重访,是指卫星对同一地区相邻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也就是说我国的海洋监视卫星每隔5小时就会刷新“里根”号航母的坐标。

里根号在黄岩岛被我国打埋伏,针对海上目标的信息战美国落败

另外,我国还有重访时间更短的“吉林1号”照相侦察星座,据传“吉林1号”卫星曾通过“动态监视”功能捕捉并拍下了美军F22战斗机的飞行踪迹,连隐形战机都可以跟踪,跟踪航母自然不在话下。至今,在轨的组网“吉林1号”卫星数量已经提升至70颗,具备对全球热点地区30分钟以内的重访能力,这对“里根”号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里根号在黄岩岛被我国打埋伏,针对海上目标的信息战美国落败

二是侦察机。卫星再怎么先进也基本上只能在固定的轨道上运转,也只能定期对同一区域进行观测,无法对海上目标进行连续跟踪。要实现对“里根”号的连续跟踪,还得靠战略侦察机,我国已经拥有了神雕、翔龙、无侦8等一系列大型侦察机,无侦8作为高超音速侦察机,甚至可以做到针对航母的中继制导和毁伤评估。

里根号在黄岩岛被我国打埋伏,针对海上目标的信息战美国落败

三是天波超视距雷达。虽然战略侦察机可以做到对“里根”号的连续跟踪,但其使用成本毕竟较高,而航母能在海上连续航行几十天,用侦察机跟踪航母并不经济。此时,天波超视距雷达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利用电离层反射效应,天波超视距雷达的探测距离可达3500公里,早期天波超视距雷达的定位精度在20-30公里之间,当前改进算法后,定位精度可以提高到2-3公里,这已经足以支持对航母编队的伏击了。根据美国军事专家的说法,我国已经耗资3000多亿人民币,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都部署了相应的天波超视距雷达,重点防范对象就是美国的航母和B2、B21之类的隐形战机。

里根号在黄岩岛被我国打埋伏,针对海上目标的信息战美国落败

里根号在黄岩岛被我国打埋伏,针对海上目标的信息战美国落败

四是保密数据链。单单能够可靠对航母进行连续跟踪是不够的,各个侦察平台还要能进行信息交换,另外指挥决策也有赖可靠的通信系统,这就需要有复杂电磁环境下也能正常运转的数据链。在这方面我国最突出的成果是实现了量子通信,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成功发射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22年5月,“墨子”号实现了1200公里的地表量子态信号传输,创造了新的纪录。量子通信能够保证我军的反航母体系在美军强大的电子干扰下仍能正常运作。

里根号在黄岩岛被我国打埋伏,针对海上目标的信息战美国落败

通过努力,我国将以上分系统有机整合到了一起,形成了反舰弹道导弹依托的体系,这就是我军战舰可以在黄岩岛附近打“里根”号的埋伏,而“里根”号又无法事先得知的根本原因。可能有人会问,美国不是有数量高达3000多颗的星链卫星吗?答案很简单,星链卫星是通信卫星,而非侦察卫星,即使改进用于侦察,由于载荷小,轨道高度低等原因,也不足以在大洋上跟踪航母。更何况美国也没有无侦8、量子卫星等关键子系统,因而无法建立类似中国的海上移动目标侦察跟踪体系。

里根号在黄岩岛被我国打埋伏,针对海上目标的信息战美国落败

这个反航母侦察跟踪体系能为东风21D、东风26、鹰击21、鹰击18、鹰击12等各类远程反舰导弹指示目标,就“里根”号所处的黄岩岛附近这个坐标,我国可以组织起上百枚导弹的饱和攻击。不仅如此,这个体系的定位精度还可以引导我军的水面战舰对“里根”号编队内的每个成员进行盯梢。毫无疑问,在这场就海上移动目标展开的信息战中,美国已被中国击败。

里根号在黄岩岛被我国打埋伏,针对海上目标的信息战美国落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