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大家好,相信很多人对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和开国将帅里最有文学才华的是谁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和开国将帅里最有文学才华的是谁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是毛主席哪首诗词?

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近现代〕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译文
东方就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走遍了青山绿水,但是人依然觉得很有精力,不曾疲惫,这儿的风景最好。
会昌县城外面的高峻山峰,连绵不断直接连去东海。战士们远望南粤,那边更为青葱。
注释
会昌:县名,在江西省东南部,东连福建省,南经寻乌县通广东省。1929年,毛泽东为开辟赣南根据地,率领红军到过会昌,以后又常途经和居住在这里。这首词是1934年夏天作者在中共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时所作。
莫道君行早:旧谚:“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踏遍青山人未老:诗人自注:“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的心境。”本句的“人”和上句的“君”,都指作者自己。
这边:指中央革命根据地南线。
会昌城外高峰:指会昌城西北的会昌山,又名岚山岭。诗人在60年代曾回忆说:会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
颠连:起伏不断。东溟(míng):指东海。
南粤:古代地名,也叫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这里指广东。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这首词作于1934年7月,毛泽东在会昌登山后所作。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党内军内已无发言权,但他并不气馁,调整心态,坚持自己的观点。
这首词,如果说上阕主要是抒情,那么下阕则主要是写景。具体说,都是写的红二十二师在南线作战胜利的情景。“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这是南方战线的蓝图,作为历史的回味。“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这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展望。毛泽东之词,之所以不走婉约一派,是因为他的词也仍然是用来言志的,且一直都是用来表述革命之大志,因此在这里虽仅尝一脔,亦足以知一镬之味。这里会昌城外的“高峰”,直接东溟的“颠连”山势,战士喜指的“南粤”,所有“郁郁葱葱”之处,都莫不是上阕“青山”亦即毛泽东整个游击战略的写照,亦莫不是他开创新局面的“风景”的具体化。在毛泽东胸中,它是整个中国战场,岂止是“南方战线”而已。“战士指看南粤”,具体的我们可以读作这就是毛泽东已打破敌人第五次“围剿”的突围之地。其实作为意象的载体,它比字面上的意义要大得多,它是具有战略性的、路线性的,而决不只是地域性的。下阕的“指看”与上阕的“好”遥相呼应。如果“好”作为一种战略的肯定,那么“战士指看”的欣喜之情,则表达了下层指战员们的由衷拥护。事实上,在整个中国革命战争中,没有战士的同心同德,要想取得解放全中国这么巨大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写罢这首词之后,很快就离开了会昌。他接到来自瑞金的急信,要他赶回去。就在他登上会昌山那天,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革军委已做了重要决定,发布了《给六军团及湘赣军区的训令》,派遣任弼时、萧克、王震率红六军团向湖南西南方向突围西征。这预示着,空前绝后、举世瞩目的长征就要开始了。

返回目录

开国将帅里最有文学才华的是谁

开国将帅里最有文学才华的一位是谁?曾经有人认为是元帅陈毅,其实不然,陈毅只是在古体诗词上有一定功底而已,再说他的作品也非常少;要说真正有比较高文学才华的,那还是号称“将军作家”、“将军学者”的上将萧克【肖克】。
萧克(1907年7月14日—2008年10月24日),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军事家,开国上将,中国人民重要人。乳名克忠,原名武毅,字子敬,湖南嘉禾泮头小街田村人。嘉禾甲种简习师范学校、黄埔四期毕业。1925年投笔从戎,先后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和红军长征,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红六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等职,1934年获二等红星奖章;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冀热察挺进军司令、晋察冀军区副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第一参谋长等职;建国后任军训部部长、训练总监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军政大学校长、军事学院(国防大学前身)院长兼政委、全国政协副主席,复旦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共第8届中央委员、第10届候补中央委员、第11届中央委员、第12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茅盾文学奖荣誉奖。
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之中,很多人都是在革命军队中才开始学习的。而能诗善书的萧克,可以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儒将。正如斯诺前夫人在《中国老一辈革命家(自传)》中所评价的那样:“像周恩来、徐向前和毛泽东等一样,萧克是中国人所称的‘军人学者’的再世。”
萧克出生于湘南一个清贫的书香门第,幼年入私塾,熟读《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从小就打下了很好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他年轻时候已开始爱好文学,虽然后来投笔从戎,但在漫长的战争岁月中,无论是在运筹帷幄的指挥间隙,还是在关山飞渡的行军路上,经常抽空读书,他喜欢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鲁迅等东西方作家,先后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如《战争与和平》、《少年维特之烦恼》、《阿Q正传》、《铁流》等,甚至常常废寝忘食学习;他不仅爱看书,对文学创作也一直非常有兴趣,红军时期就在湘赣根据地写过白话诗、小故事等,发表在根据地的报刊上。即使是在万里长征途中,萧克也不放过诗情勃发的时刻,硝烟尚未散尽,他就在简陋的指挥所挥毫赋诗了。在戎马奋战的日子里,他偷闲赋得许多动人的诗篇,记下了他的情感和思考,袒露了他的心路历程。他的书法也很好,笔走龙蛇,直抒胸臆,展示了他是军人又是文人的本色。
1985年底,萧克将军从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的职位上退下来时,曾作诗自叹:“既感事太多,尤叹时间少。虽老不知疲,愈老愈难了。”这“难了”之事,指的便是萧克一生所喜爱的文学创作。于是,他把自己的晚年全身心投入于军事学、党史、军史、战史的研究,笔耕不辍,主编《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朱毛红军侧记》,发表多篇文章;创作长篇小说《浴血罗霄》,《萧克回忆录》、《萧克诗稿》,还主编了百卷巨著《中华通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一个久历戎马的人,却要从事文学创作,看似不可思议,但萧克却说:“我从来没有把这件事(指文学创作)看得那么神秘。”而其中最值得一提、最为世人所称道的,还是那部《浴血罗霄》了。
该书从1937年5月动笔到1939年10月完稿,萧克将军在非常艰苦的创作环境里,写出了长达40万字的小说初稿,书名暂定为《罗霄军》。当时他是在西安事变后读了苏联著名小说《铁流》,大受启发,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写出一部中国的《铁流》来。在随后的四五年中,萧克先后做了3次大修改、多次小修改,竟因此得了肺结核,只得暂时搁置。此后该书稿就长年锁在抽屉里,没时间搭理它。可让萧克和蹇先佛夫妇想不到的是,这部千方百计保存下来的小说手稿会给他们带来横祸。1958年反“教条主义”运动,这尘封了21年的书稿被用作批判萧克的资料。为取得批判效果,小说稿被打印并装订成3册,“内部”传看,还附上“供批判用”的字样。萧克得到这个“善本”,当时心里真高兴,就把草稿扔进了火炉。“大革命”时,萧克和他的小说又一次在劫难逃。造反派以路线斗争的新观点批判他,为此又将此书稿拿去油印了数百册。曾有人说,《浴血罗霄》是全国唯一一本还没正式就被油印了两次的小说。直到1988年,在文艺社编辑的努力下,萧克自己又花大力气好好修改、润色了一遍,将总篇幅精减到25万字,小说便终于面世了。
《浴血罗霄》主要讲述1933年时,50万大军对中共的中央苏区进行第5次“围剿”,罗霄山脉中段湘赣苏区主力红军罗霄纵队,按照中央指示向北挺进去新的苏区。他们一路上屡屡冲破敌人的重重围追堵截,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战斗激烈,牺牲巨大。为保存部队实力,中央同意纵队返回罗霄根据地。该书故事曲折,人物生动,语言流畅,洋溢着革命情怀。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它是一部真实再现红军生活的小说,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受,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很难写出这种韵味。
《浴血罗霄》被著名作家夏衍称为“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史中的一部奇书”,为萧克将军毕生在文学创作上的最大成果,也代表他的文学最高水平,是他一生跌宕惊险、叱咤风云、驰骋疆场、戎马倥偬、文采、读书思考、寻求光明和真理的集大成、大结晶。1988年建军节前夕,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硝烟之中的《浴血罗霄》,终于在半个世纪之后由文艺社,引起巨大社会反响,作者萧克也已从一个30岁的青年变成81岁的老人。该书后,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以七绝相赠:“寂寞沙场百战身,青史盛留李广名。夜度将军罗霄曲,清香伴我到天明。”1991年3月,中国作家协会通知,《浴血罗霄》荣获1984—1988年度茅盾文学奖荣誉奖。之后经夏衍等人介绍,萧克将军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