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王毅外长访美,为改善中美关系带来的积极效应正在不断凸显。在此基调下,双方各领域的接触也逐渐回归正轨,能合作就合作,难合作的也尽量促成合作。而现阶段中方在发展中美关系上,始终是处在主动地位。根据中国生态环境部官网消息显示,经中美双方商定,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将于11月4至7日在美国加州进行会谈,届时双方将围绕气候议题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
而在军事领域,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美两国代表将于11月6日在华盛顿,举行自奥巴马时期以来的首次军控会谈,而这一消息也得到了中方的证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我外交部军控司负责人将会率团出席,在美举行的司级军控和防扩散磋商会谈,讨论国际军控条约履约防扩散等议题。另外,按照美方的说法,届时也会与中方重点讨论“如何降低误判风险”相关话题,并且还会向中方询问核学说,来满足美方在发展核武器方面的野心。
不管怎么说,中美双方互动频繁,对于缓和两国关系和促进彼此合作上,都营造出了比较有利的环境,尽管美方的政治意图很明显,但中方还是愿意主动派官员赴美,参加两场重要会谈,可谓诚意十足。归根结底,希望能尽快缓和中美紧张的关系,中方的用意美国也需要明白。然而就在中方宣布派人赴美参加两场重要会议话音刚落,美制裁大棒就向中方打来。
根据路透社报道显示,拜登政府再度制裁了3家中国企业。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美方在短时间内再次以涉俄为由,对中国企业实施单边制裁,是典型的经济胁迫和单边霸凌行径。长期以来,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企业,频繁以所谓的涉俄为由,损害中企的合法权益,敦促应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中方摆出合作的意愿,而美方却转头制裁中企,给即将开始的中美多场会谈添堵,也让近期中美关系来之不易的积极势头,再一次面临严峻挑战。要知道,在气候问题上以及军事领域上,是美方有求于中方,美国一直试图恢复在气候问题上与中方的对话,这些都是关乎美方切身利益的领域。另外,美国也始终对中国的核武器发展感到担忧,一直想方设法地试探中方的核实力,因此才迫切希望与中方开展军控会谈。
需要注意的是,中美双方在相关领域的合作本就存在阻碍,此前拜登政府承诺提供1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挑战,如今并未未兑现。这些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美国不想着去解决,还损害中国的利益,如此不仅会激化中美矛盾,最终也会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需要提醒美国的是,美方必须尽快停止打压中方的行为,不要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对手。如果美国希望看到中美合作出现符合美方期待的局面,那么首先就要摒弃单边主义霸凌行径,拿出希望与中方合作的应有姿态,而不是继续采取制裁的手段,与中美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背道而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