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您是否对人心问题和举例说明我国与汉字有关的民俗感到陌生?别担心,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人心问题和举例说明我国与汉字有关的民俗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人心问题

骂街多为鸡毛蒜皮小事,鸡鸭不见了,小孩受欺侮了,庄稼被牲畜践踏了,都是骂街好由头。也有为大事:自己的男人和其他女人存在不正当关系。
骂者雄赳赳,气昂昂,左手拎木砧板,右手拿菜刀,从村东到村西,从村西到村东,扯开喉咙,声嘶力竭,抑扬顿挫,声音比高声喇叭嘹亮。起骂的两句,一般都是“剁你脑壳,切你脑壳”,接着诉说骂人缘由。女人一边骂,一边用菜刀背面有节奏地砍在砧板上,发出有节奏的声音。砍砧板的声音,骂街的声音,此起彼落,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厉害的女人,把砧板和菜刀高举过头,先砍两下,再骂两句。
女人一开骂,全村男女老幼闻讯而出,跟在女人后面,一边品尝骂人艺术,一边猜测被骂对象,浩浩荡荡,蔚为壮观。围观者越多,女人骂得越卖力,骂得越神气。
挨骂者龟缩屋内,大气都敢出,委屈的泪水流淌下来,滑过那张沧桑的脸。但内心深处,却是恨意坚如钢,硬似铁,期待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亦有被骂者混迹看热闹的人群中,装聋作哑,掩耳盗铃,以示与己无关。但心里滋味并不好受,明知被骂,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做声不得。混在人群中的那张脸,明白地挂着不自在。
骂街往往不点名,但要让旁人听得出来是在骂谁,这是一门艺术。骂与被骂者,两家积怨甚久,脾气都犟,被听出弦外之音来,如果真理亏,就算了;如果被冤枉,麻烦就来了。被骂者先是不理不睬,但如果骂者还是得理不饶人,被骂者就“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了。家庭主妇亦是拿出一块木砧板,一把菜刀,飞奔出来,与始作俑者相向而行,双方在二十米处停下,站定,怒目相对,活脱脱两只斗鸡一样,边砍边骂,各不相让。围观者亦分成两派,成为对立的两大阵营。一时唾沫横飞,热闹非凡。谁的砧板砍得响亮,谁的骂声分贝高出,谁就是胜利者。于是对骂的两名农村妇女,你来我往,越骂越快,越骂越凶,越骂越狠,越骂越毒,越骂越出格,越骂越伤感情。不点名的陈规被打破,原来还有点忌讳的话语成了利剑。只要做过的坏事,丑事,上溯到祖宗十八代,都给你挖掘出来,曝露在众人耳目之下,让围观者大快朵颐,像在品尝精神大餐。
对骂是非要见真章,分出输赢胜负不可的。因为双方都不肯握手言和,都不肯善罢甘休,在村人面前都丢不起这个面子。输赢胜负不分,对骂就一直继续下去,就像华山论剑一样。村里对骂的最高纪录,是三天三夜。结果双方都虚脱了,瘫软在地,在被男人抱回家的路上,还骂骂咧咧。对骂很精彩,如果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旗鼓相当,那就最精彩。对骂分晓一见,赢者得意,越骂越春风;输者气急败坏,好汉不吃眼前亏,鸣金收兵,班师回师,期待他日报仇雪恨。
女人骂街,男人旁观。男人偶有助阵,搬出来一面大锣鼓,女人骂一句,男人使劲擂一下。这种助纣为虐的男人,是要被村人耻笑的。帮女人骂过一次街,可能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对骂的时候,女人撑不住了,可以叫未成年子女帮忙。真是要男人出面,事情就闹大了。男人靠武力。女人对骂没分出胜负高下来,又不肯死心,那就由男人来解决。两个男人,公平决斗,以摔跤定输赢。裁判是德高望重的村干部。男人决斗完毕,无论胜负,双方握手言和,女人不准再骂。私下里,男人称兄道弟,喝酒不误,打牌不误。女人心眼小。男人决斗后,女人骂是不骂了,但互不搭理,要维持一段时间,甚至终生。
也有一开始就点名骂街的。含沙射影,指桑骂槐事小;被点名骂,事情就大了,谁都拉不下这个脸。点名骂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骂者要有真凭实据在手,被骂者自知理亏,应战不得,只得主动承认错误,笑脸相迎,恳请对方偃旗息鼓。点名骂,很多都不是好事,而是见不得人的坏事丑事,如偷人养汉,被捉奸在床。这种骂,容易出人命。被骂者往往觉得无颜存活于世,要么拧开一瓶农药,咕咚咕咚灌下去;要么找出一根绳索,往梁上一套,打个结,脖子往绳套里一钻。这种情况,被骂一家忍气吞声,所有努力都在守护被骂者,生怕她想不开,做出视生命轻于鸿毛的傻事。这种骂街,男人都挂不住脸,以男人决斗,女人反悔收场。这种决斗,不再是摔跤,而是真刀真枪。男人轻则拳脚相向,重则锄头扁担都用上了。男人头破血流了,女人就怕了,双腿抖个不停,呼天抢地,把男人往家里拖,曾经对男人背叛的怨恨,已作云烟消散,夫妻重新言归于好。这种骂街,也有男人打女人的。女人骂得实在不像话了,男人呼呼呼地走上来,把女人拖回家,关上门,一阵猛打。女人的嚎叫,比骂街更加响亮。挨打后,女人越想越伤心,躺在床上生闷气,半个月不下床。娘家闻讯赶来,要新帐老帐一齐清算。无论如何,打老婆是不对的,男人不住陪笑脸,写检讨,作保证。买来好烟好酒,好鱼好肉款待女人娘家人。女人终于挣回面子,脸上春风得意,满肚子的气也消了,下得床来,到村里到处走动,就像一只胜利的斗鸡。其趾高气扬的含义只有一个:诏告全村,俺男人认错了。
骂街亦能出人头地,让大家视为高手,处处退让,不敢轻易沾染。成为骂街高手的有两种。一种是名副其实的嘴巴厉害,什么脏话,狠话,恶话,毒话,都骂得出口,甚至能编成顺口溜,唱歌一样。更有甚者,无中生有,捕风捉影,说得有鼻子有眼,活灵活现,骂得被骂者鼻子无风口无浪,败下阵来,彻底臣服。以后骂街,对手不敢轻易应战,只得忍气吞声,如鼠见猫,见了就躲,自我安慰说:骂不起,我还躲不起么?这种骂街高手,很容易被人背地里称为“泼妇”。一种是话不多,但有战术,不骂则已,一骂一针见血,击中要害,一句顶千百句。这种女人应战,亦是拿着木砧板和菜刀,先让骂者气势如虹,骂声绵绵不绝。应战者笑容满面,沉默不语,像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一俟对方骂累了,松懈下来,她就用菜刀敲敲砧板,骂上两句,对方继续作战。对方一开口,她又停下来,满脸堆笑,不温不火。那一方实在骂累了,要鸣金收兵。应战者却不愿放过,真正开骂了,虽然只有不多的几句,但句句击中要害,句句一针见血,句句都是迫击炮弹,句句都让围观者哄堂大笑,大声喝彩,噎得对方像被骨头卡喉,背过气去,倒在地上,全身筛糠,只得由男人背回家去,对骂于是结束。这种骂街高手,被村人正大光明地称为“贤妇”,男人以娶这种女人为荣。
这两种骂街高手,别人不敢轻易惹祸上身,与之对骂。在村里的地位和威信亦随其骂街之名水涨船高。别人如有对不住的地方,都能主动上门,耐心地陪着笑脸道歉。过世的奶奶和时的妈妈都是骂街好手。奶奶是名副其实的骂街厉害;妈妈是后一种厉害,只有三言两语,但着实让人佩服。因为她们,我们小时候很少被欺侮。一家与村人相安无事,一年到头,难得和别人家有一次争吵。

返回目录

举例说明我国与汉字有关的民俗

(一)倒贴福
“倒”音“到”,谐意到来的意思。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二)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对联”“对子”,雅称“楹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北京大康桃木工艺品--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三)花鸟字
花鸟字是一些民间艺人用一些花卉和禽鸟的图案拼写成汉字,近看细节是一些花鸟画,远看整体却是一幅字,这种字画结合的艺术形式被称作花鸟字,是一种多彩花鸟虫鱼组合书法。在国内,只有在春节庙会中,和一些节日中才可以看到。花鸟字在英美等西方也成为一种街头艺术。早期的鸟字画大多写的是一些吉祥话语,以祈求吉利,现在在庙会见到的鸟字画则以书写顾客的姓名为主,购买者的目的也由祈求吉祥逐渐转变为猎奇。
民间花鸟字,又叫龙凤字、多彩花鸟虫鱼组合书法、藏字画、字谜语、飞帛板书、意匠文字,又因为常常用于书写某个人的姓名,故也有叫做名字作画,等等。它利用特制的多彩画笔,一气呵成,能快速绘出简洁的物形、螺线等代替文字的笔画,利用字里藏画的结构形式,巧妙地融字、画于一体,表达出吉祥喜庆等多种效果,同时又增强文字的意趣及视觉的吸引力。既有传统国画的干净利落,又有西洋画的鲜艳色彩。飞龙、舞凤、花草、小鸟、蝴蝶、鱼儿相映成趣,令人百看不厌,有“书法家难起笔,画家难润色”之说,是中华民族历史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返回目录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