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冈特·舒赫,译/马力】

近日出现一则官方消息:经过长达两年的协商,台积电决定在位于德国东部的德累斯顿建设一家芯片工厂,包括政府补贴在内,总投资额为100亿欧元。

冈特·舒赫:台积电赴德建厂,是否会重现美国工厂困境?

路透社报道截图

咱们还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为什么德国政府(也就是德国纳税人)要为这家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补贴50亿欧元?这是德国联邦政府做出的保证,而且这些钱已经占到了总投资额的一半。

基督教民主党人、萨克森州州长迈克尔·威尔(Michael Weil)认为,“这对萨克森州、德国和整个欧洲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来自绿党的德国联邦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认为,“这项投资对提高德国的全球竞争力大有好处”;而来自社会民主党的舒尔茨总理甚至宣称,“德国正走在成为全球芯片制造中心的道路上”。

说实话,这些都是政客和经济领袖们的标准发言,全世界都是如此。如果一个国家真的想要项目落地的话,为电子产业项目提供补贴在全世界都是通行做法。所以说,补贴是绕不过去的。而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等芯片大厂对此心知肚明,他们没有理由不对此加以利用。

从经济角度来说,这样做对德国这样的国家有什么意义呢?

很显然,这是个夺人眼球但又颇具风险的项目,而那些政客则很喜欢。最近一项有近100万人参加的网络问卷调查显示,有85%的调查参与者认为这个项目不错,大多数调查参与者临近退休或已经退休。这就更加显示了德国民众对该项目的支持度。

冈特·舒赫:台积电赴德建厂,是否会重现美国工厂困境?

参与投票者年龄分布

冈特·舒赫:台积电赴德建厂,是否会重现美国工厂困境?

提问:对在德国东部建设芯片厂提供补贴是否合理?

选项:“是的,这样做很明智 ”VS “不,这在经济上是不划算的。”

欧盟已经解除了对成员国为吸引半导体项目投资提供产业补贴的禁令,而且在《欧洲芯片法案》中详细阐明,欧洲应在2030年之前在全球半导体制造产值中占据20%的份额(目前仅为10%)。

在此前关于德国政府新的对华战略的一篇文章中,我曾指出“去风险”对德国来说已经是头等大事。如今全世界都对台积电的芯片十分依赖,在新一代芯片方面,全球分工如下:美国公司拥有大多数芯片设计软件,荷兰ASML公司近乎垄断了最先进的光刻机,台积电在生产制造领域领先全球,而中国大陆公司则主导了芯片封装产业。

不过台海局势使这一产业分工陷入了危机。美国众议院议员塞斯·蒙顿(Seth Moulton)指出,美国应对中国大陆提出警告,若对台湾发动攻击,台积电将受到巨大伤害。而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则声称台军绝不会容忍台湾遭受任何战争破坏。

目前德国仍未完全从失去俄罗斯天然气的危机中恢复过来,德国绝不能再让类似的对外依赖使自己陷入被动。不过眼下在绿色能源设备、原材料、电信设备和半导体等方面,德国均处于对外高度依赖状态。例如,德国汽车产业就在最近的全球芯片短缺中受到了巨大影响。

美国鼓励台积电在美建设超级工厂,从台积电的角度来说,为了确保安全,它也不希望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过这样一来,技术转移将变得不可避免,从长期角度来说这将损害其技术优势。当然,那些希望吸引台积电投资的国家也有这样的动机。

在台湾,台积电正面临很严重的人力短缺:台湾的出生率在不断下降,台积电一切以工作为中心的企业文化让员工疲惫不堪,而且其他公司也提供了大量可替代岗位。

其实,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并非德国补贴台积电是否合理,而是这笔钱是否应该用在其他更合适的地方。那些收到一笔他们其实并不需要的钱的公司当然是大赢家。不过从长期来看,德国若能从这笔补贴中受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当年曾有一桩非常有名的投资案:诺基亚收到德国补贴,决定在德国波鸿投资建厂,但经过几年补贴用光之后,罗马尼亚提供了更优厚的条件,诺基亚就把工厂迁到了罗马尼亚。

德国曾给予太阳能发电非常高昂的回购价格,借此对太阳能光伏产业进行了高额补贴。那些光伏企业对传统化石能源公司具有了竞争优势,但却以破产告终,或者被卖给了中国公司。

不过,补贴措施往往也能起到鼓励企业投资或培植竞争力不强的企业的作用。从传统角度来看,德国自上而下的产业政策相对来说是非常温和的,德国最大的优势显然并非那些知名的大公司,而是那些难以计数的中小型企业,其中很多都在自己的领域里面领先全球,为德国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

当然,也有一些产业,受制于产业自身的特点,若不进行大量补贴和政府干预,它们是无法发展起来的。空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公司由法、德两国牵头,英国和西班牙也提供了资助,这样才有了能与美国波音相抗衡的欧洲航空制造业。目前中国也在通过中国商飞公司做同样的事情。

芯片产业在某种程度上与此类似。关于芯片性能提升的摩尔定律似乎在芯片厂建设的投资金额方面也是适用的。建设一个月产量40000片的3纳米芯片工厂耗资150亿到200亿欧元。如此看来,也难怪2022年通过的《美国芯片法案》要为在美国本土建立的芯片厂提供总额为540亿美元的补贴资金。

德国目前为芯片厂提供的补贴金额达到了170亿欧元,其中有100亿欧元给了位于马格德堡的英特尔工厂——距离即将建设的台积电德累斯顿工厂约250公里。欧盟已经在14个成员国为56家公司提供了81亿欧元补贴,另有137亿欧元投资来自私人资金。

冈特·舒赫:台积电赴德建厂,是否会重现美国工厂困境?

不过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曾反复发生的问题:往往是第一家进入市场的公司能够实现盈利,一旦有同行加入竞争,价格就开始下跌,投资额虽然是一样的,但边际利润却不同。欧洲和德国的政府补贴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的前10年曾多次落入这个陷阱。

芯片厂是不能停工的,一旦有太多同行加入进来,在一个季度里面价格甚至可以下跌四成,曾经盈利的工厂可能会变成一个吞噬金钱的黑洞。1998年,西门子公司就关掉了一家全新的仅运转了一年的芯片工厂。虽然政府补贴可以让工厂再多活一段时间,但其实补贴只能让问题变得更严重,因为价格是由供需平衡来确定的,补贴企业所塑造的市场并非正常运转的市场。

目前,能源价格高企,人口不断减少,熟练劳动力不足,创新缺乏,创造发明难以进行商业转化,这一切描绘了德国正在去工业化的惨淡景象。

一些评论人士担心,作为工业强国的德国将面临一场零和游戏,因为芯片是能源密集型的产业,而且需要高技能的劳动力。

不过大多数投资都是这样,芯片制造是高度自动化的,每个员工都有显著的附加值,因此很适合德国这样的高成本经济体。台积电在全球平均每个员工可以创造出超过60万美元的效益。很少有哪个产业有如此高的劳动生产率。

现在,台积电将投资35亿欧元,德国英飞凌公司和博世公司将各持有10%的股份,荷兰NXP公司也将持有10%的股份。总体而言,预计将新增2000个直接就业岗位,整个半导体供应链上进一步研究、开发、制造和相关服务的生态系统也将提供工作岗位。这些芯片将主要用在汽车上,而汽车产业是德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总体而言,德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约占GDP的2%,这个比例与美国或中国相当。行业调查显示,德国作为投资地的整体吸引力正在下降,许多已经在这里的公司打算优先在亚洲、东欧或美洲增加产能。根据安永2022年的数据,外国投资者的数量在当年下降了10%。

一些大单交易已经达成,比如特斯拉在柏林附近的超级工厂耗资60亿欧元,而且投资还在不断增加,此外还有苹果在慕尼黑投资10亿欧元用于芯片设计。这个例子表明,即使我们有官僚主义和无尽的繁文缛节,一些像特斯拉这样的投资者也可以避开它。他们在获得最终建筑许可前两年就开始建设工厂了。

冈特·舒赫:台积电赴德建厂,是否会重现美国工厂困境?

特斯拉柏林工厂(资料图/特斯拉官网)

我认为,就劳动力而言,德国一直拥有优秀的技能人才,但我们自己的公司却未能率先进入市场,并在商业上占据领先地位。德国缺乏的不是数量,而是创业精神、冒险精神和行动的速度。台积电不会这么愚蠢。

据说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400亿美元的工厂已经延期。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Mark Liu)表示,该工厂自2021年4月开始建设,目前面临着“具备半导体级设备安装所需的专业知识”的工人短缺问题,公司正在“努力改善这种情况,具体措施包括从台湾派遣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对美国当地技术工人进行短期培训”。这再次引发了当地工会的抗议。

德国的工会制度实际上受到其他西方国家的高度评价,因为德国工会更具合作意愿。德国正在努力吸引全球技术人才。虽然有人说东德地区有些排外,但那主要是针对难民,或者是当地环保人士对大型建设项目的排斥,专家和人才的涌入无疑还是受到热烈欢迎的。

坦率地说,今天的萨克森州也不是亚利桑那沙漠,而是一个工业强国,拥有德国最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前东德各州中最强大的经济实力。该地区是德国最大的半导体聚集地,被称为“萨克森硅谷”。拥有台积电德累斯顿工厂10%股份的博世已经在德累斯顿经营一家半导体工厂,X-Fab也是如此。SAW Components于1996年在德累斯顿成立,半导体巨头英飞凌于2010年在德累斯顿成立了Siltectra GmbH。AMD的拆分公司和台积电的直接竞争对手Global Foundries同样位于德累斯顿。在附近的萨克森-安哈尔特州,英特尔正在创造1万个就业岗位。

因此,如果一家亚洲公司想要在欧盟投资,即使是专注于汽车行业的公司,我认为他们选择德国萨克森州而不是德国其他地区、法国或意大利,也是不足为奇的。在当今世界,经济区域的繁荣得益于更全面整合的半导体供应链,而不是将工作岗位分散到全球各地,据此做出投资决定才是明智的。

如果执行环节一切顺利,该工厂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使德国受益。我们必须承担不可避免的风险,因为德国不能永远依赖19世纪末出现的那些产业,仅满足于生产最好的汽车、化工和机械产品。

同样明确的一点是,若我们无法在全球层面上与各方顺利合作,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将承担供应链的安全成本,这些分散的投资无论如何都要花费数百亿欧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冈特·舒赫:台积电赴德建厂,是否会重现美国工厂困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