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在中国市场,韩国产品必须靠“产品形象”来取胜!
9月4日,韩国媒体《能源经济》发表文章称,最近在中国消费市场,不仅是韩国企业,全球企业也陷入困境。正是因为中国掀起爱国消费热潮。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在消费外国产品时,往往会考虑其国家形象。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形象良好,他们就会积极购买该国的产品。这种国家形象往往受到较大的政治影响。因此不具备连续性,在不同政治形势下表现不同。尤其是日本企业,由于国家形象的原因,往往会遭受较大损失。
韩国与中国建交以来,长期以来一直构建友好的国家形象。韩中关系达到顶峰应该是在2015年,前总统朴槿惠参加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之后。得益于韩中政治关系,韩流在中国更流行,对韩国产品的喜爱度也大幅上升。韩国在中国人心中的形象对韩国企业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由于国家形象而产生的对韩国产品的偏好并没有持续多久。2016年在韩国部署萨德后,韩中关系急剧恶化,瞬间冷却了中国国内的韩流热潮。随着韩国在中国人心中形象的迅速转变,购买韩国产品的热情也迅速降温。半导体等中间产品对华出口增加是由于中国自身的需求,但很难将其归因于其国家形象。
萨德部署之前,由于友好的国家形象和韩流的流行,不仅电视剧、电影、演出、游戏等韩流内容,化妆品、食品、服装等韩国消费品在中国市场整体上也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尹锡悦政府上台后,发放游戏版号,让电视剧、电影在中国上映,也有人期待韩流在中国复苏。但是尹锡悦政府在加强韩日、韩美日关系的过程中,甚至贸然提到了台湾问题,使韩中关系恶化。短期内,想要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具有国家形象的韩国产品并不容易。
在国家形象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甚至爱国消费热潮高涨的情况下,如何在中国市场销售韩国产品?其解决方法是企业自己打造产品形象。产品形象包括以最高质量和设计为导向的名牌形象、性价比优秀的性价比形象、区别于其他产品的差别化形象、引起消费者共鸣的感性形象等多种形象。可以说,以最高质量取胜的韩国企业是“乐扣乐扣”。但现实是,超越世界名牌的韩国企业并不多。韩国战略上重视的性价比早已落后于中国产品。那么,在现实中构建差别化形象和获得消费者共鸣的感性形象是明智之举。
以差别化形象在中国市场迅速成长的韩国企业就是F&F。F&F 1997年在韩国以向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支付专利费为条件推出MLB品牌,2019年在中国市场推出MLB品牌,在对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感兴趣的中国青年的大力追捧下,克服了爱国消费热潮。
也有企业凭借感性形象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日本化妆品企业SK-II曾推出广告,讲述女性不通过父母压力结婚,自己追逐梦想的故事,获得未婚女性的共鸣,9个月内销售额上升50%以上。
一方面,考虑爱国消费热潮,打造具有中国亲和力的产品形象是可取的;欧莱雅等跨国化妆品企业为了克服这种爱国消费流行趋势,雇佣中国模特,加强当地化营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爱茉莉太平洋、LG生活保健等韩国化妆品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些企业因韩中关系恶化和本土化失败而受到直接打击。

韩媒:在中国市场,韩国产品必须靠产品形象来取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