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16日报道据巴西247新闻网4月14日报道,今年一季度,中国以人民币计价的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3%。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10万亿元。

今年3月,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额同比增长12.4%,超出分析师预期。但随着贸易战愈演愈烈,未来仍存在不确定性。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东盟继续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同比增长7.1%;中国对欧盟进出口则同比增长1.4%。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正通过市场多元化和扩大内需等举措积极应对。

据报道,尽管面临贸易紧张局势,中国依然发挥着全球贸易稳定之锚的作用。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拥有强大的工业产能、高效的全球供应链协调能力以及不断提升的竞争力,这使其在挑战面前展现出强大韧性。

中国还持续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经贸关系。今年一季度,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占中国外贸比重达到51.1%。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15日发表题为《在美国寄希望于关税之际,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寻找新角色》的文章,作者为周鑫(音)。文章称,1999年11月15日,美中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我和同学们兴高采烈地通过宿舍里的一台小电视观看了这条新闻。作为中国知名贸易高校的大三学生,大家很高兴看到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新地位。

文章指出,事实上,中国为加入全球贸易体系而作出的长时间努力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要加入这个俱乐部,就必须得到当时世界贸易守护者和推动者美国的同意。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

文章称,快进到2025年,我不禁想到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已与美国互换角色,成为自由贸易最直言不讳的捍卫者和支持者。而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则是关税的狂热支持者。

文章说,如果美国继续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多数中国出口商可能会失去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因此,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的“脱钩”可能成为现实。

文章强调,从长远来看,随着美国摧毁它主导建立的贸易体系,中国不得不认真思考全球贸易体系的未来及自己在其中的作用。过去几周,北京展现了“奉陪到底”的坚定决心,对美国产品征收反制关税。中国有理由强硬,因为它已不再是经济落后地区,甚至不再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即使是与特朗普发动第一次贸易战的2018年相比,中国也更有准备,经济更具韧性。

文章指出,如今中国已成为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全球占主导地位的制造业大国。中国不再是乞求美国在桌边给它一个席位的局外人。它已成为最重要的玩家。与此同时,中国也有潜力成为全球重要买家和投资者。同样令人兴奋的是关注中国将如何努力重塑全球贸易秩序,而美国可能只是待在场外。(编译/韩超 王群)

原文: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93740543395021324/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