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哀叹"命运不济":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正在步历史上的"巴格达公约"后尘:走向"死亡"。
去年印度 G20 期间,印度宣布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替代方案。谅解备忘录是在 10 月 7 日以哈冲突发生前不到一个月签署的。
该走廊旨在通过穿越阿联酋、沙特、约旦和以色列的陆路路线将印度与欧洲市场连接起来。IMEC 旨在加速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BS)设想的沙特经济转型。它将使沙特王国成为工业和数字供应链的核心,将印度的劳动力和工业专业知识与阿联酋的物流能力和以色列的技术相结合。
与此同时,(尽管协议中没有提到)IMEC 各方的共同利益将使他们在对抗伊朗方面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包括新德里,后者历来与德黑兰保持着平衡的关系。
海湾国家预计将注入资金以增强印度的工业基础,这无疑将迫使印度利用其不断增长的海上力量,并消灭其合作伙伴的东方敌人 – 至少人们的想法是这样的。
然而,随着加沙战争的爆发,IMEC 似乎加入了华盛顿在中东实施离岸平衡战略并适当扩大其足迹的失败尝试名单。长期冲突迫使 IMEC 的当事方跳下沉船。去年 5 月,尽管该项目面临重大障碍,但印度还是签署了一项为期十年的协议,运营伊朗的恰巴哈尔港,与巴基斯坦附近的瓜达尔港竞争,后者由中国建造和运营。而阿布扎比选择通过加入土耳其-伊拉克发展之路来分散赌注。
与此同时,旨在诱使利雅得放弃其对巴勒斯坦权利的普遍承诺的美沙会谈也遭遇挫折。这意味着,美国对沙特军事能力的支持不可能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另一方面,MBS 重申,"没有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是不可能的"。鉴于以色列的右翼政治,巴勒斯坦国至少可以说是难以实现的。
1953 年起,美国分别同土耳其、伊拉克、伊朗等国先后缔结双边军事协定。1955 年 2 月 24 日,伊拉克和土耳其在巴格达签订《互助合作公约》,即《巴格达公约》。
1955 年 7 月 1 日,巴基斯坦宣布土巴条约并入巴格达公约,9 月 23 日正式参加了这个条约,1955 年 10 月当时由亲美的萨依蒂将军领导的伊朗政府,也宣布加入巴格达公约。
1955 年 11 月,所有成员国齐集巴格达,宣布巴格达条约组织正式建立;组成了部长理事会和军事、经济、反颠覆、联络等委员会;决定将总部设在巴格达,由一位秘书长领导,常设秘书处,以主持日常工作;伊拉克奥尼·哈利迪当选为首任秘书长。美国没有正式加入,以"观察员"身份列席巴格达条约组织的会议。
1959 年 3 月,成员国之一伊拉克退出巴格达公约,组织总部亦从原来巴格达迁至土耳其安卡拉,改称为中央条约组织。
1979 年,主要成员国之一的伊朗发生政变,该组织也随即瓦解。

印度哀叹印度哀叹印度哀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