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1月17日文章,原题:华盛顿夸大中国的军事预算 美国国会最近达成初步协议,为国防部以及能源部核武器相关项目拨款8860亿美元。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拜登政府将于2月初公布新的预算申请。这项支出达到了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之一,其核心理由是中国。五角大楼通常将中国称为推动美国战略的“步步紧逼的威胁”。

评估来自中国的潜在军事威胁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有关细节的信息,如中国花费多少钱、资金如何使用、投资的技术是否会像宣传的那样有效、从研究阶段到可行的系统需要多久,以及未来10到15年军费开支的趋势如何,都很难获得。

但大量证据表明,五角大楼和国会中的对华鹰派夸大了中国的军力,同时低估了对话和外交的价值。

五角大楼开支争论的一个关键焦点是中国实际军费。过去20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军费开支大幅增加,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最新分析表明,美国的军费开支仍以3倍的相对优势远超中国。但一些美国官员认为,中国的军费与美国大致相当,且增速更快。

但是,那些认为中国的军费开支远高于通常所认为水平的支持者夸大了事实。据经济学教授彼得·罗伯逊的研究,即使考虑到更多的项目和购买力差异的分析,大幅提高中国的数字,北京的军费开支也只是华盛顿的一半多一点。而据我们了解的情况,中国的军费数字并不能成为增加五角大楼预算的理由。

此外,单凭支出并不能很好地衡量相对军事能力、意图或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结果。美国在大型航空母舰、核武器和先进战机等传统军事平台的数量和先进程度上都远远超过中国。

中美两国拥有的关键武器系统的相对规模差异,只是比较两国军事能力的一个因素。重要的是,它们并不能反映西太平洋地区的相对军事实力问题,而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拥有地理优势,相比几十年前,中国的军力也大大增强了。

但美国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提出,答案并不是简单地重建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优势:“美国通过进攻性控制战略恢复在该地区军事优势的努力……将证明在财政上是不可持续的,还可能适得其反,加剧危机、冲突和战争迅速升级的风险。”

无论美国对下一代技术投入多少,它都不会是万能药。相信技术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美国国家安全机构的惯用伎俩,越战中对“电子战”的热衷,以及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达到顶峰的所谓军事革命,都证明了这一点。

在一些关键冲突中,即使网络作战和更精确弹药能够发挥作用,它们也无法帮助华盛顿实现既定目标,因为它们与战争的性质不相适应。在越南战争以及长达数十年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都是如此。动机、对当地的了解、民族主义对外国军事存在的反抗,以及廉价反制武器(如简易爆炸装置)的出现,都削弱了美国尖端技术的价值。

本世纪战争中关于技术局限性的教训不胜枚举,但五角大楼似乎仍被新一轮的技术狂热所迷惑,深信能研制出“奇迹般的武器”,帮助打赢与中国的战争。

美国急于部署人工智能驱动的武器,更可能的结果是加速高科技军备竞赛,由于核武器和常规武器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核扩散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值得庆幸的是,有迹象表明拜登政府可能对调整美中关系持开放态度,更加重视合作与对话,以建立防止战争爆发的护栏。美中两国最近恢复了军事交流,并承诺就核武器和人工智能的军事用途展开讨论。现在应该将有关军费水平和军事装备的争论放在一边,转而全面评估与中国建立关系的最佳方式。

总之,五角大楼预算的规模和形式应该受到美国对华安全政策再平衡的影响。在华盛顿当前的政治环境下,重新审视这一政策是否可行还有待观察。但考虑到事关重大,新路线的倡导者需要大声而清晰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作者威廉·哈同,乔恒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