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军方根据卫星图片声称,解放军在距离中印实控线附近,部署了一个装备有15-18门PLZ-45自行火炮的炮兵营,距离实控线仅10公里。
印军方面认为,这些解放军火炮很可能正在瞄准印军部署在位于空朗昌波河河谷地区的对峙部队。而解放军围绕这些火炮构筑的战壕与永备工事则表明,解放军已经做好了在这里长期部署的准备。一旦中印两国在这个方向上爆发武装摩擦乃至军事冲突,驻扎在此地的解放军将有能力在第一时间支援边境。
【印军发现的解放军炮兵阵地】
这对于解放军提升对实控线战略主动权掌握力度一事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在整个中印边境局势中,解放军虽然一直在整体战斗力上对印军保持着明显优势。但当我们将目光放在更小范围的实控线地区时,会发现在可部署兵力上,解放军边防部队是要在规模上少于印军部队的。
这主要是由于印军在实控线上采取了“局部优势”战术。因为印军高层很清楚,一旦中印之间因边境局势而爆发军事冲突,那么印军就将处于压倒性的不利地位。届时,别说是让克什米尔的印军围绕西段实控线与解放军互相拉扯了,一个不小心,西部战区陆军的15式坦克都有可能直接开进列城。
【印度军队在加勒万河谷附近部署的BMP-2步兵战车】
因此,不管新德里的领导层在中印边境局势上展现出怎样的强硬态度,放出什么样的狠话。身为政策执行者的印度军队都只有一个态度。那就是和“闹”可以,但要让他们直接上去和解放军“打”,那没门。
这也是为什么在2020年6月,印军方面主动挑起加勒万河谷冲突并失败后,印军方面会大幅收敛的理由。因为自那件事以后,解放军不光加大了对实控线区域的作战部队部署规模,整个西部战区的战备等级也一同提升。
【加勒万河谷冲突现场】
一系列变化使得印军高层意识到,要是自己手下的部队再挑起类似的事情,整个边境局势就将进入到连“剑拔弩张”都难以形容的高危状态中。
为了避免这种有可能会让西部战区陆军的15式坦克直接开进列城的情况发生,印军方面开始有意识的限制己方活动,避免双方再度爆发冲突。但与此同时,他们又必须在边境上做点什么事来给新德里的领导层交代。而他们想出来的解决方法就是所谓的“局部优势”战术。
这是一种类似“麻雀战”一样的战术。主要是通过在实控线区域部署大量部队的方式,将压力施加在整个实控线上。这样,兵力较少的解放军就将难以同时应对来自大量方向上的骚扰,而印军也就将获得蚕食实控线的机会。
但印军高层显然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一战术成立的前提,是解放军抽不出足够的兵力来应对。而当我们将这一问题进一步延伸下去的话,会发现这又和解放军在实控线地区较少的兵力部署有关。
【解放军在边境地区建设的基建设施】
换言之,只要解放军能够在实控线上部署更多的部队,那么印军的企图就将失效。而想要达成这一目标的话,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扩大在实控线区域的永备工事与基建设施数量,提高可部署部队的数量上限与战斗力。
此次印度方面发现的解放军炮兵营阵地就是一个例子。因为尽管这张卫星照片的清晰度并不算高,以至于印军的情报部门甚至将解放军的PLZ-05型自行火炮认成了专攻外贸的PLZ-45自行火炮。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从这张卫星照片中看见解放军在火炮周边构筑的战壕、掩体以及其他永备工事。
【进行大仰角炮击训练的解放军PLZ-05自行火炮】
而这仅仅是解放军在整个中印边境西段开展的大规模基建工程的冰山一角。在其他位置上,解放军也在积极建设包括露天营地、山体掩体在内的多种永备基础设施。
特别是山体掩体建设工程的曝光,标志着解放军扩大部队部署规模一事并不是一个短期或中短期决策,而是一个长期决策。毕竟,现阶段的中印关系正处于增增减减的状态中。两国关系回暖时,双方围绕边境局势的对峙频率也会有所降低。反之亦然。
【正在建设的山体掩体】
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军就需要具备在边境方向上灵活增减部队部署的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之一,就是修建大量且安全的物资储备空间,让解放军在边境地区也能拥有充沛的补给。这样,当解放军在增减部署部队的时候,就不需要将大量的精力放在随队物资调运上,进而大幅提高解放军部队的战略调动速度。
所以综合来看,随着中国不断加大在边境方向上的基建规模,解放军不光能在可见的未来,在边境地区部署比今天更多的兵力。边境部队的驻扎环境也将得到大幅改善。与此同时,随着部队规模的不断增加,印军方面也将越来越难以找到蚕食我国领土的机会。
换言之,这些基建设施建成之日,就是中印双方在边境局势上攻守之势异也的日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