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复合体的崛起

军工复合体的起源,是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强烈影响。在一战和二战期间,美国以中立国的身份,不断向交战国供应军火,从中获取巨额利润。

这种以战争为媒介,利润为驱动的贸易模式,让美国体验到了“以战养战”的甜头,也为军工复合体的诞生埋下了种子。

在二战结束后的美苏冷战期间,军备竞赛变得前所未有的激烈。为了能够快速满足军备需求,美国政府开始直接与军工巨头合作。

而这种公私合作的方式,却让军工巨头们与美国政府形成了一种“官商勾结”的利益关系。

军工复合体逐渐演变为一种由政府、军队、军工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府共同参与的,宛如肌体血管网络般的利益体系。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军工复合体”,一个以军火贸易为核心,以政府决策为手段,以金钱和权力为动力的利益共同体。

失控的“怪兽”:军工复合体,是如何超越六大财团,绑架美国的?

美国在冷战期间的军事开支占到了GDP的6%以上,远超过其他任何单一行业。此外,冷战期间的军事技术研发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在美国,主导这一切的就是军工复合体。他们通过政府的大量订单,以及科研资金支持,实现了技术和资金上的突破,并且,因为国家和政府的兜底,他们相比于传统的财团而言没有任何市场竞争或规则所束缚。

其次,在美国政府方面,国防预算的审议和决定是由国会来完成的。而在国会中,有很多议员都收到了来自军工复合体的捐赠。2018年至2022年,美国前五大防务公司向国会捐赠的总额超过了1500万美元。而这,也就使得国家开始为了军工复合体服务。

另外,军工复合体的持续存在和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具有的弹性和韧性。

军工复合体并非严格的垄断财团,它包括各种规模的公司,科研机构,甚至是高等教育机构。这种广泛的参与性使得其在面对挑战时,总能找到新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失控的“怪兽”:军工复合体,是如何超越六大财团,绑架美国的?

在冷战结束后,很多军工公司面临了严重的挑战,但他们通过向民用市场转型,或者开发新的军事技术,如无人驾驶技术、网络战技术等,实现了自我调整和生存。

而这一庞大的利益网络也就慢慢的涵盖了行政部门、军事机构、国防有关的公司、科研机构,甚至民间团体和有关国防预算的其他相关个人和机构。

所以,不像传统的大财团,军工复合体不会因为某个核心家族的衰落而削弱。即便是最大的军火公司垮台,也会有新的公司顶替上来,而整个军工复合体的力量不会因此削弱,这就是军工复合体的特殊和力量所在。

因此,军工复合体以其特殊的组织形式和巨大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六大财团。

军工复合体是如何绑架美国的?

军工复合体的强大影响力以及其与美国政府、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的紧密联系,使其在很大程度上绑架了美国。

军工复合体通过推动军备竞赛,扩大军火贸易需求,甚至制造地缘政治冲突和战争矛盾,创造出一个个“刚需”市场。在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中,就有军工复合体的影子。

在伊战爆发前,军工复合体通过游说,放大了伊拉克的威胁,推动了美国的决策,最终使得战争爆发。而在战争中,军工复合体通过军火贸易,大赚特赚。

失控的“怪兽”:军工复合体,是如何超越六大财团,绑架美国的?

并且,在政策决策方面,军工巨头们通过大量的政治献金和游说活动,对政策制定产生影响。2019年军工企业在政治献金方面的投入达到了1.23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给予了支持军事扩张和武器升级政策的国会议员。

其次,在科研领域,军工复合体通过与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合作,推动军事技术研发,2018年的数据,军工企业在美国科研领域的投入占总投入的一半以上。这导致了美国的科研资源过度集中在军事技术上,忽视了环保、医疗等其他重要领域的研究。

在舆论方面,军工复合体通过媒体和公关活动,制造了持续的国际威胁感。以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的伊拉克战争为例,军工复合体通过媒体强化了对恐怖主义的恐惧,为战争提供了舆论支持,使得美国在战争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因此,军工复合体的影响力,也就这样“绑架“了美国,使之在军事化的道路上越行越远,难以自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