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和中药配方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尽管古代中医学以及传统的中药配方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历史积累,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中医理论和中药配方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和演进。
现代的医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可以提供更精确、客观的评估和验证手段,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和中药配方的机制和疗效。此外,现代医学还不断涌现出新的疾病和病因,需要针对这些新问题进行更加精细化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和中药配方。
因此,中医书籍和中药配方应该保持着有益的传统,但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科学和医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更新和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医疗需求,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中医治疗方法。
传统中医经典中提到的一些中药配方,在现代研究中可能会发现某些成分有副作用或者与现代药物相互作用。为了确保药方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人员可能会对这些配方进行修改和优化。
一个例子是柴胡疏肝散配方的优化。柴胡疏肝散是中医药中常用的治疗肝胆疾病的方剂,可舒缓肝气郁结引起的症状。然而,传统的柴胡疏肝散中含有柴胡这种成分,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对该草药过敏的反应。为了避免这种不良反应,现代研究人员可能会尝试对配方进行优化,以替代柴胡或调整配方中的草药比例,使其在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对柴胡的依赖并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张仲景“伤寒论”中的115个方子,如果失传了将会变成神话,就像华佗的青囊记那样,里面都是举手回春的神方。但张仲景的“神方”没有失传,天天的在中医临床海量使用 ,神成什么样有目共睹。尤其是当一些人知道了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神方基本来自更早的民间验方集“汤液心经”,就会微微失落,张大师只是把这些验方进行了“六经归类”,引入病程顺序的辨证。早期民间验方是不是后世就不可超越,后期的民间中医给予了回答。它们并没有绕着经方来回变幻那样“应对百症”,而是探索了大量新方剂新药材组成的独门暗器。
古时的民间验方和现在的民间验方没有不同,都是草医的临床经验探索,对症而去的,只是后期“学者医”在研究后给予了中医理论(阴阳五行)的提升,注意!提升发生在后期,不是越古越先进。黄帝内经也是这样,早期的版本谬误和相互矛盾之处很多,后期进行了多个版本的修订,但仍有瑕疵,学术界有很多争论。大师们在讲课时一笔带过尽量不谈。
为什么民间中医会有更多的创新? 因为他们只注重实战,比如熟悉脉象,熟悉四诊要领,探索新药性新发现,抛开羁绊(管它经典不经典的!),大胆跳出槽臼发明新方剂。新药性和新方剂的发现几乎都出自民间中医之手,但他们都怕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几乎个个考不及格。而官方大医终生在本经的100多种药材中转悠,有些人终身只使用几十种本经药材,用“辨证论治”为自己增色。
中医粉恰恰把话说反了,民间中医更不迷信“5000年一出道即巅峰”,终身凭经验积累,在叛逆在创新。官医恪守经典,在临床上就连“本草纲目”中其它广阔药材药和民间验方,他们都不曾试上一试。
中医古书籍是千百年各代医学大家实践经验的结晶,例如两千多年前的古医书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现如今院校高等中医基础学教材理论,大部皆出于本书。中药学所列药物来源,皆是古书流传,如汉时的神农本草经,唐本草,宋明清三朝皆有本草书籍问世,最著名的是明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清赵学敏著有本草纲目拾遗等等。现时的高校中药教材亦来源于此,以及诊断学,方剂学,内科等学科,大部也都是来自于汉唐宋明清各朝代中医书籍,当然也要出新,社会在发展,气候,饮食,空气不良的变化,新生疫情等情况,医学也要不断研究,来应对现时情况,但是永远离不开千八百年中医积累的经验学术。
书籍药方只能说是参考,任何东西活学活用,不能生扳硬套,古籍药方还是现在的组方,疗效好是第一,
当然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医建立在“象思维”即取类比象基础上,中医认为,物从其类,同形相趋,同气相求。一些植物药的茎中间是空的,因此,此类药有通达的作用,比如苏梗、藿香梗,有理气的作用;诸花均有向外伸展之象,故可以升清解郁,如玫瑰花、月季花,可疏达肝气等等。这种方法我认为不严谨不科学,因为古代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所以产生的中医理论也存在有很多伪科学的元素。反观日本的“中医”,将中医发扬光大,雄据全球90%的中医市场,反客为主,喧宾夺主,主要造靠什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