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双重提线木偶

回答时间:06月18日

自古以来,除了汪精卫在武汉建立过一个伪国民政府,其它再无任何政权以武汉为中心了,连军阀都没有。至于说孙权在武汉建都,那纯属是搞笑。

武汉在过去被长江所分割,交通其实并不方便,并且这地方无险可守,周边也不是粮食的主要产区,并且湖泊众多,容易滋生像是血吸虫等恶性疾病,实在不是个好地方,更别说建都了。

到了近代,科技进步后,上述劣势改变了好多,但武汉位置深入内陆,虽有长江作为水运,但终究不及沿海港口城市有优势。至于铁路,南北向可算做枢纽,但东西向仅仅起到一般联络作用,远不及郑州欧亚大陆桥的意义。最后,更重要的是,湖北民风一般,精明有余格局不足,其开放包容远不及上海广州,甚至不及成都昆明。至于政治意义,那也不及北京乃至于西安。竞争劣势明显,只能不断吸血湖北本省,来维持自身体量。

最后,武汉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只能作为湖北省的中心而存在,想要成为中部的区域中心,实力明显不足,更何况建都等梦想了。

网友:图文绘历史

回答时间:2020年03月16日

今天的武汉是中国特大级城市,经济地理中心,素有“九省通衢”之称,都说如果换国都,武汉必是力争对象,有人反问了,武汉这么有实力,为什么历史上武汉无缘成为国都,这个问题主要有主要原因,一是武汉崛起的时间不长,二是古人无法解决水患问题。

龟山,相传大禹治水于此,灵龟所化为一山,即龟山。

武汉虽然成镇很早,但并不显眼,直到三国时期孙权在此筑夏口城,修了个瞭望塔,取名黄鹤楼,其实也仅是个驻军的军用岗楼,打仗用于瞭望罢了,那时候的政治中心都在北方,南方基本无缘,武汉那时还不叫武汉,也没有三镇,仅有个武昌,连鄂州、沔州都比不上,更别谈荆州、襄阳了。

明代武汉三镇图。

直到明朝,朱元璋6子封为楚王,驻地武昌,明中期因汉水改道形成了武汉三镇,“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武汉的经济地理位置才显现出来,但已到了明清时期,政治文化中心在北京,为时已晚,这时的武汉因商贸运输经济大力发展,到了晚清时期,武汉已成为四大名镇之一,西方列强侵入中国时,眼光是很毒的,一眼就瞧出武汉的重要位置,汉口被开阜,武汉因租界成为“国中之国”,因为有好的条件,洋务也在武汉试点,到了民国时期,武汉一度成为全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也差一点成为国民政府的首都。

武汉古琴台,纪念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始建北宋,重建明朝,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

再就是水患问题了,古人对同类的研究得心应手,但无力对抗天灾,最常见的就是水患了,历朝历代民生第一大计就是河工、河督,有人说洛阳十多个王朝古都,就在黄河边上,不,洛阳古都离黄河差几十公里,方便用水罢了,而对比南京也是在长江边上,为什么能成为六朝古都,南京只有一条长江,成为国都也是勉强,要命的是从东晋开始,在长江边上筑长堤防水患,想方设法把水引向别处,但水患问题一直没解决,苦不堪言,陈灭后再未在此建都。

当然朱元璋是个例外,他定都于此多少有点衣锦还乡的意思,不久朱棣就迁走了,而武汉是两条江,长江和汉江,还是两江交汇处,水患年年有,现在科技发达了,筑大坝能解决问题,但古时候却是个永久难题,从大禹治水开始一直没停过,随时会被淹,放任何人都不会考虑。

网友:红胡子老王

回答时间:2020年02月16日

长江穿城而过,作为国都,试问,上游积水冲木,后跟战船,沿江火箭,抛石,水鬼提前渗透,一起举事,里应外合,此城能坚持多久?

另外除去长江还有汉江,境内又是湖泊成群,很难做成固若金汤的封闭堡垒。开放性的城市不具备国都的威严性,参看紫禁城建造的形势。

古人注重风水,多数情况认为天下形势得于西北。北方建都较多,另外我国因为地势原因,东北到南方都滨海,西部高原荒漠,主要军事威胁来自北方。当时通信与交通不发达,又是中央集权时代。指挥战事,调兵遣将,越快越好,因此也优先北方建都。


网友:像素说

回答时间:2020年03月18日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是湖北省的省会,同时也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城市。

其地理上横跨长江、汉江,两江三岸,顺长江可至华东入东海、上可入西南腹地;由汉江可直接深入西北地区;陆路则可北上中原、华北、南下华南……

可谓是九省通衢、四通八达,但是地理优势并不代表军事战略上的优势。说白了,在古代四通八达的地方其实更危险。整个江汉平原除了襄阳一处,几乎无险可守,东南西北无论哪处发生叛乱,武汉佛系首当其冲。

试想一下作为皇帝,能定都在这么?定都这里,估计连觉都没办法睡好!

作为都城,四周必有高山大河等作为天然的屏障,此外还需要几个险要的关口,因为只有如此,在紧急时只需要将几个关口一堵,面对叛乱或外部威胁之时进可攻、退可守,四战之地的武汉显然不具备这条件。

这里我们就以古代都城中最具代表的长安(今长安)为例来论证,长安处于关中之地,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南有秦岭,东有黄河等作为天险,然后秦岭、黄河之间又夹着窄窄的函谷关与潼关,如此格局,敌方若想攻入长安唯一的方法便是硬着头皮啃函谷关。而,函谷关有多易守难攻,就不用像素多说了。

反观,作为四战之地的武汉,交通上是四通八达,但,同样的东南西北四面临敌。在面对北方政权之时除了襄阳,几乎无险可守。只要襄阳一失,武汉乃至整个东南门户大开,随即崩溃。所以这也是南宋一丢失襄阳没几年就亡国的原因

其次,作为首都经济亦是重要,起码周边必须是富庶之地,能支撑首都的物资供应,无论是南京、长安等都满足这样的条件。 武汉处于江汉平原,虽是九省通衢,但开发的比较晚,封建王朝的经济、政治、文化重心大多处于北方,自然的大多时候武汉是被落下的 ,如果定都于此,物资都供应不上,周边的都比你有钱,一有啥事自己跑路的资本都没有。

所以,综合这些原来来分析的话,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从没见过哪个大一统王朝将首都定在武汉

最后在插一个题外话,武汉这一片其实还是有做过首都的,只不过这是一个五代十国时的小政权,大家不知道罢了,就是荆南政权的高家,就曾盘踞在这一带。当时荆南政权,就凭借着武汉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谋取了巨大的利益。

因为地理因素,所有人都聚集在这里做生意之类的,高家就从这里面抽税,不过有时候有些货物诱惑力比较大,那么这个政权也干起了劫财越货的事。所以人送外号“高赖子”。

网友: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回答时间:2020年03月17日·抚州市王冠实业有限公司副总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所谓的都城最早是指帝王或诸侯王的封地,后指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长居的城池,统治者长住在哪里,哪里就是都城,都城的历史与中国历史朝代发展的历史息息相关,同时最高统治者指定的都城往往是和他发展的历程息息相关的,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统治者的原因,比如明朝的燕王朱棣,他的封地在北京,靖难之役赢了朱允炆之后,朱棣就将自己封地的北京作为都城,而他父亲朱元璋定的都城南京只能作为陪都。

现在的武汉从地理上看,位于中国的正中间位置,南来北往,东进西去都要经过武汉,所以武汉的交通特别便利,四通八达,号称九省通衢,地理位置如此重要,水路有长江、汉水,可以通往整个长江水域与汉水水域,在铁路和公路还没有大规模开发的古代尤其重要。

武汉位置

武汉最早的历史发现是东湖放鹰台遗址,这个遗址离现在有6000多年,那可是三皇五帝时期,当时只能算原始社会了,只能说明在6000年前,就是原始人在武汉地区活动,但武汉地区正式建立城池则是在秦汉时期。

华夏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但实际上早期的华夏文明都在黄河流域为主的中原地区,夏朝和商朝都城并不是固定的,经常迁都,都城主要是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然后山西和山东也曾经作为都城,到了西周时,政治中心移到了陕西一带,东周时再次迁都到洛阳,直到周朝灭亡。

武汉在湖北的位置

秦汉时期都城是咸阳和长安,实际是相差不远的两个地方,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之所以选这里作为都城,是因为秦国人的发展历程,秦人是从西边的天水向东发展的,通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占据了肥沃的关中平原,之后这里就成为秦国的都城,汉承秦制,原本刘邦定都是洛阳,但经娄敬劝说,还是把都城定在了关中的长安。

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以南的地区仍然被居华夏核心地区的统治者认为是蛮夷,武汉当时正处于长江边上,属于楚国,楚国虽属华夏文明圈,但很长一段时间被视为楚蛮,之后不断学习华夏礼仪,反而成为华夏最正宗的诸侯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天下为36郡,武汉地区属于南郡,汉朝建立后,武汉地区被划为江夏郡沙羡县,秦汉时期的政治中心在长安,武汉只是长江边上一个城池而已。

战国地图

到了东汉末年,开启州牧制度后,武汉所在的江夏郡属于荆州七郡之一,在刘表主政荆州的时期,武汉所在的江夏郡屡次遭到孙策与孙权的攻击,最终孙权夺占了江夏郡长江以南的部分,经过赤壁之战后,武汉地区所在的江夏郡归孙权,孙权在公元229年称帝,定都在当时的武昌,今天的鄂州,不久后迁都到建业(南京),这算是武汉最靠近都城的一次了。

晋室衣冠南渡之前,中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都在北方的黄河流域,都城也在北方,直到五胡乱华,西晋灭亡,晋朝皇室成员渡过长江,在当年孙权的都城建业(南京)建立了东晋的都城,原因很简单,北方汉族待不下去,只有逃到长江以南建立政权,因为长江是天险,北方胡人不容易南下,而建业(南京)作为当年东吴的都城存在了51年,很多设施都能用现成的。

三国荆州地图

东晋选建业(南京)作都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江东地区是当时南方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多,士族力量最强大的地区,司马睿又得到了当地士族的支持,所以晋元帝司马睿将建业(南京)作都城。东晋将都城定在长江以南的建业(南京)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头一次,非常有政治意义,也是汉族主体政权第一次在南方建都,而当时的武汉虽然有所开发,但是条件远远比不上建业,而且当时武汉地区属于云梦泽,周边有着大片的湖泊、沼泽、河流、树林,交通没有建业方便。

东晋选择了建业作为都城,从后世的南北朝时代影响很大,南北朝时期的南方政权都城无一例外都在建业,北方政权则在陕西、河南、山西、内蒙、河北都有定都,隋朝统一天下后,都城先在长安,后迁洛阳,唐朝也是定都洛阳,华夏政权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再一次回到北方,南方的地位随之下降。

五代十国时期,又是天下大乱,南北方定都的都有,主要看政权来自哪里,曾经有一个南平政权甚至定都江陵,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要知道在当时,荆州都比武汉地位重要,到了北宋,都城在开封、商丘和洛阳之间迁移,北宋灭亡后,华夏政权再一次被逼到长江以南的南方,南宋定都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

南宋地图

南宋灭亡后,天下归元,元朝来自蒙古,把都城定在了中国最北方的城池,当时叫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明朝灭亡了元朝,朱元璋把都城定在了南京,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南京离朱元璋家乡不远,而且交通便利,本来也想迁都,但因为长子朱标去世,作罢,靖难之役后,朱棣将都城定为北京,清朝也承袭了明朝的都城北京。

武汉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开发由于其处于南方的位置而滞后,因为华夏族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有几千年是在黄河流域,直到东晋,第一次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在南方,但却是在南京,不在武汉,直到两宋,南方的经济头一次在历史上超过了北方,但最终还是被蒙古灭亡。

两宋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武汉的发展,但同时武汉地区也是宋元对抗的前线,武昌在元朝头一次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武汉的地位大大提升,明朝时期,武汉开始蓬勃发展,并且由于交通、经济、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形成了汉口镇这样的经济中心和水利枢纽中心, 到了明末清初时,汉口镇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并称为天下“四大名镇”、“楚中第一繁盛”、“九省通衢”

清朝疆域

武汉地位真正开始发展就是在明朝和清朝,由于南方经济远超北方,虽然政治中心在北京,但全国经济中心实际上已经移到了南方,四大名镇除了朱仙镇之外,其他都在南方这本身就说了问题,但经济再强,也不能作为政治中心,所以武汉一直没有被选为都城。

清末,辛亥革命是在武汉发生的,成功后并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武汉短暂成为军政府驻地,也可以说是临时都城,但不久就被南京取代了,北洋崛起后,都城选在了离北洋更近的北京。

武汉,号称九省通衢,地理位置如此重要,所以经济非常发达,再加上地处中国正中间,四通八达,良好的地理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所以武汉经济一直在华中是最强的,但在封建社会,武汉的发展在整个华夏来看,由于历史发展原因来看,开发是比较晚的,到了明清时期经济才发展起来,可是经济再强,也不是政治中心,因为政治是需要氛围和底蕴的,比如西安、洛阳、南京、北京等等,所以武汉没有做过封建王朝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