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使莫斯科除了中国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贸易选择。因此,北京继续在双边关系中占据上风。在计划已久的西伯利亚力量-2(PoS-2)俄罗斯至中国天然气管道的谈判当中,情况也是如此。北京将决定谈判的节奏和结果,由于中国希望维持与美国,特别是欧洲的功能性经济关系,这个项目在乌克兰战争"冻结"之前完成谈判的可能性非常小。融资风险和缺乏互信也将继续制约该项目。

天然气,俄罗斯,西伯利亚

虽然PoS-2项目的谈判在短期内可能会处于停滞状态,甚至更长时间,但它并不代表俄罗斯和中国之间天然气合作的唯一甚至最重要的载体。莫斯科和北京有迹象表明,通过其他路线,包括通过中亚的间接路线和通过液化天然气(LNG)增加双边天然气流动。

西方国家不应该对PoS-2项目过于担心,但是,必须在中亚地区谨慎行事。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应该积极反对中俄的液化天然气合作,但是,时机上不要在2024年4月欧洲冬季取暖季的天然气高需求结束之前。

中国为何进口天然气

天然气,俄罗斯,西伯利亚

天然气改善了中国的城市空气质量,提高了政绩的合法性,为政府提供了关键的政治安全利益。从2013年到2019年,即新冠疫情之前的最后一个完整年度的数据,北京的颗粒物浓度下降了约38%。天然气在减少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从中国政府的角度来看,更重要的是制服了一场不断增长的环保运动。

对环境的关注,尤其是对城市污染等具体问题的关注,对任何政权来说都很危险。中国台湾地区的民主化斗争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密切相关,而波兰的团结工会运动则得到了环保团体的大力支持。中国在2010年代初期和中期经历了一场不断增长的社会环境运动,对中国政府来说也很危险。

根据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空气质量数据,2013年和2014年北京的污染水平实际上较高,而民众和精英对中国城市污染的关注可能在2015年初达到顶峰,当时极具影响力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出版,获得了超过1.47亿次的观看。这部纪录片最终被审查了。正如在针对疫情封锁的一些抗议期间,政府通过实施政策来应对骚乱,这些政策平息了公众的反对,却也导致了次要后果。

天然气,俄罗斯,西伯利亚

为了减少城市空气污染,中共采用了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控制技术,同时也用天然气取代煤炭,至少在北京等大都市地区是这样。虽然天然气会排放碳和其他温室气体,但它也比煤炭燃烧得更清洁。因此,从2011年到2021年,中国的天然气进口量翻了两番多,在减少城市空气污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还不清楚中国政府对清洁城市空气--以及天然气--的需求的看法是否正在转变。如下图所示,2023年北京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即AQI,在后疫情期间急剧上升,甚至超过了2019年的同期水平,表明空气污染已经增加。

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上升的背后有许多因素:中国北方今年冬天遭受了天然气短缺;北京经历了一个寒冷的冬天,这与更多的污染物有关;当然,中国后疫情时代的流动性热潮产生了更多的排放。现在说政府是否愿意永久遵守较低的空气质量还为时过早,或者说空气污染上升是暂时现象,但容忍更多的城市污染会降低中国进口天然气的意愿,并降低其对PoS-2的兴趣。

中国的天然气政策由能源安全决定,最重要的是,政府的政治安全需求,这需要减少可见的城市空气污染。然而,气候变化本身并不是中国政府的高度优先事项,对其天然气政策也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中国转向俄罗斯或特别是土库曼的天然气,实际上可能比煤炭更快地加速气候变化。

俄罗斯和(特别是)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生产属于高度甲烷密集型,就气候系统变暖而言,甲烷的效力是二氧化碳的80倍。不过,这种化合物的寿命比二氧化碳短。从煤炭转向俄罗斯天然气,几乎没有任何气候变化方面的好处。

天然气,俄罗斯,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之力-2项目不太可能达成协议

北京在不久的将来与俄罗斯达成新的天然气管道协议方面没有什么利益。在同等条件下,中国可能愿意容忍较低的天然气消费--以及较差的城市空气质量。北京还正确地认识到,与俄罗斯签署"西伯利亚之力"管道协议将严重损害与美国,特别是欧洲的经济和政治关系。因此,中国政府很有可能将任何轰轰烈烈、极具争议的俄中管道协议推迟到乌克兰战争平息之后。

中俄关于PoS-2的协议不仅会在象征意义上冒犯欧洲:它还会损害欧洲的物质利益。如果PoS-2建成,俄罗斯能够满足欧洲需求的天然气盆地也能够向中国输送天然气。因此,俄罗斯可以假设将这两个消费者对立起来,确保从欧洲获得更高的价格。此外,与中国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流动将加强俄罗斯的经济,并隐含地加强战争努力。

然而,PoS-2的物质风险虽然很大,但对欧洲的影响不如入侵前那么大,因为欧洲大陆似乎越来越愿意并能够减少对俄罗斯碳氢化合物出口的风险。此外,俄罗斯曾为第一次西伯利亚之力的融资发愁,很可能会再次被迫承担费用。因此,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出口商Gazprom可能不会从该项目中看到任何收入,直到其建设完成-可能要到2030年甚至更晚。

然而,西方国家将深刻感受到另一项中俄管道交易的政治反响。虽然任何PoS-2协议的物质后果可能没有一般假设的那么重要,但协议将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并震惊西方。宣布与克里姆林宫达成挑衅性的基础设施大交易,就会表明中国政府正从"亲俄中立"转向公开支持莫斯科,严重损害中国与西方在一代人时间内的经济和政治关系。

天然气,俄罗斯,西伯利亚

虽然北京希望普京在乌克兰取得胜利,但没有迹象表明它想在这个问题上冒险与西方决裂,在它看来,这个问题的优先级远远低于国内经济稳定和台湾等问题。

总之,在短期内就"西伯利亚之力2"达成新的协议似乎非常不可能。北京不想为了一个次要的优先事项而拿与西方的经济关系冒险。重要的是,融资将是双方的一个棘手问题。PoS-2项目很可能至少在7年内都不会投产,因此,最初的投资将承担相当大的技术和地缘政治风险。北京不想承担前期融资成本的风险;它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长期轨迹有真正的担忧,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对欧洲天然气出口的限制表明它可能在未来与中国的争端中使用同样的策略。

就莫斯科而言,它也不愿意为该项目提供资金,因为它担心如果中国能够长期部署足够的可再生能源和热泵来取代天然气需求,那么新管道将成为"搁浅资产"。如果双方就管道达成协议,他们可能不得不共同为该项目融资。然而,目前还不清楚北京和莫斯科是否有这种程度的信任,或者是否会有这种信任。

中俄天然气合作可能采取其他形式

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管道协议似乎不太可能很快达成,但是,莫斯科和北京已经在探索其他更安静的方式来促进双边天然气合作。俄罗斯正试图向中亚地区出口更多的管道天然气,使该地区能够向中国输送更多的天然气。此外,中国的设备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正在为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综合体提供便利。

俄罗斯发现向欧洲运送天然气越来越困难,导致它考虑将天然气量转移到中亚。11月,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提议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建立"天然气联盟"。这一倡议旨在提高俄罗斯对中亚的直接出口,并通过满足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自然需求,让这些国家向中国出口剩余的天然气,间接建立起俄罗斯到中国的天然气连接。此外,它还将使用现有的管道,确保俄罗斯能够更快地获得收入。然而,关于天然气联盟的谈判仍在进行中,莫斯科在乌兹别克斯坦达成协议时面临困难。

中国对天然气联盟的谈判基本上保持沉默,至少在公开场合是这样。不过,《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还是赞许地引用了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的话,他否认该联盟是一场"地缘政治游戏"。北京很可能悄悄地支持这些谈判,但是,由于涉及西方制裁和俄罗斯在中亚的传统领导作用的敏感性,它宁愿不引起人们对其作用的关注。

蓬勃发展的中俄液化天然气合作则更加公开化。中国船厂正在为俄罗斯的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组装模块,而两家中国公司正在为同一项目建造涡轮机。液化天然气行业对俄罗斯在没有西方技术的情况下能否完成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持怀疑态度,而一些分析家认为俄罗斯甚至将难以维持其现有设施。然而,中国的工程援助和制造支持可以使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公司克服这些挑战。

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应如何应对?

北京和莫斯科不太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西伯利亚能源2号管道达成协议,甚至可能永远不会。如果宣布达成协议,西方应该做出反应,但由于融资困难、项目经济性差以及有可能成为"搁浅资产",该管道很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中俄关系的一个刺激因素。

俄罗斯通过中亚向中国的出口带来了更多的复杂问题。西方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极其有限;中亚确实存在天然气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冬季;莫斯科沿着这条路线增加的出口量将是有限的。因此,虽然西方国家应该试图加强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本土天然气生产,包括提供技术援助(可能还有资金),但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应该认识到其区域能力的局限性。

最后,西方在反对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长期发展方面也有利益。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些民主国家正在高效地生产液化天然气,而且,比俄罗斯要干净得多。虽然西方应该通过用替代资源取代甲烷密集型的俄罗斯天然气来加强其能源和气候安全,但还是需要一些耐心。然而,在欧洲明年的冬季供暖季节结束后,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应该开始向中国企业施压,使其放弃对俄罗斯液化天然气项目的支持。

《外交官》2023年6月16日约瑟夫-韦伯斯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