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相信很多人对奥巴马的夫人的资料和奥巴马夫人是谁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奥巴马的夫人的资料和奥巴马夫人是谁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奥巴马的夫人的资料

基本简介个人简介
随着奥巴马当选第44任美国总统,米歇尔亦随即成为第一位非洲裔美国籍总统夫人,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
以及个子最高的,身高达180厘米(5尺11寸)。完成学业后,她返回芝加哥为全美第六大律师行悉尼·奥斯汀律师事务所服务,是芝加哥戴利之直属雇员,也为芝加哥大学及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服务。米歇尔早于1980年代末期已结识同于悉尼·奥斯汀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奥巴马,两人于1992年结婚。根据美国传统,改为夫姓。1998年及2001年诞下长女及次女。米歇尔的父亲于1990年去世,母亲则仍于一女装直销公司出任秘书,米歇尔有一于俄勒冈州立大学任职篮球教练的兄长。由于她非常着重自己的形象、举止及衣着品味,因此经常被媒体评为衣着最佳之列,更将之与美国已故杰奎琳·肯尼迪比较。
学业及家庭
曾经由第一年班跳至第三年班的她于中学时代就读芝加哥顶尖的惠特尼·扬高中,并曾名列校内成绩最优等学生达4年。1981年中学毕业后升读普林斯顿大学,主修社会学、副修非洲裔美国人研究,1985年以一级荣誉毕业,1988年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取得法律博士学位。米歇尔邂逅奥巴马始于奥巴马1989年于悉尼·奥斯汀律师事务所行任暑期实习生,米歇尔则被指派督导他,由于他们是绝无仅有的黑人于该公司任职,因此两人工作上十分投契,最后两人于1992年10月结婚,婚后诞下两名女儿,亦由于奥巴马当选州参议员多年,因此奥巴马夫妇遂将两人送入芝加哥大学附属私立小学就读,以免传媒打扰。米歇尔2008年在全国广播公司(NBC)的清谈节目《艾伦·德杰尼勒斯秀》透露,两人无意诞下第三名子女。
工作
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
《名人周刊》将米歇尔与高贵见称的美国已故杰奎琳·肯尼迪相提并论:“政客一般个性刚强,但米歇尔在助选期间突显了自信及亮丽的形象,令人想起前总统肯尼迪夫人。”
博士毕业后,米歇尔于大型律师行工作,她负责市场营销及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工作,离职后,她转到芝加哥市政府任职助手,专责城市规划及发展。1993年成为一非牟利机构的执行董事,3年后离职,她为该机构筹得的款项足以维持机构的12年运作。1996年加入芝加哥大学出任学生事务处副处长,并设立了大学社会服务中心。2002年转到芝加哥大学中心,最初出任社区事务执行董事,2005年晋升为副董事长(社区及对外事务),直到目前仍为中心副董事长,但已转为形式,以便投放更多时间于家庭生活。随着奥巴马冒起成为全国性政治人物,米歇尔开始成了流行的一部份。2006年5月,米歇尔被生活杂志《元素》列为全球25名最激励人心的女性;2007年7月,《浮华世界》选出她为世界十大衣着最佳女性(翌年7月再度当选);2007年9月,哈佛大学旧生刊物《02138》将米歇尔列为哈佛第58名最重要校友,而奥巴马则被列为第4名最重要校友;2008年《名人》杂志的衣着最佳选举,她亦榜上有名,更被杂志称赞为“典雅及有自信”的外表。部份传媒更将她与已故杰奎琳·肯尼迪比较,表示不单止外表,连她的谈吐也大方得体。而《》则将另一位前芭芭拉·布什的举止及时装触觉与米歇尔相提并论。
米歇尔亦曾是纽约证券交易所一上市食品公司的董事局成员。根据奥巴马夫妇申报之2006年除税后收入,米歇尔任职芝加哥大学中心的年薪为27万美元;而奥巴马任参议员的全年薪酬则为15万美元。若将食品公司董事、投资及收益计算在内,夫妇的2006年总收入达99万美元。
编辑本段政治活动为丈夫助选
米歇尔·拉沃恩和奥巴马
尽管米歇尔在奥巴马出选参议员时已协助他筹款及建立助选团,但起初并不积极参与其中。当夫婿参加2000年美国众议院选举时,芝加哥大学上司问她如何能尽情投入助选,她回应探访了许多家庭,当中收到很多宝贵意见。2007年5月,丈夫宣布角逐总统选举后3个月,她开始减少80%公职以全力为丈夫助选。竞选初期,她开始教导两名女儿独立,然后增加出席竞选活动日数。2008年2月初,她于8日内出席了33场竞选,而奥巴马出席的里,最少2场邀请了美国著名节目主持奥普拉·温弗里增加声势。2007年,米歇尔开始协助丈夫作全国性巡回演说拉笼选民。《芝加哥太阳报》指她是一名斗士,坚决热诚为丈夫助选,显示出发自内心的口才与智慧。米歇尔则雇用了全女班的助手团以迎合她的政治角色,她表示曾协商出丈夫不再吸烟来换取她倾力为丈夫助选。关于她作为总统参选人之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
配偶的角色,她表示:“我的角色并非资深顾问。”在美国民主党未甄选出最后2名候选人之前,她被视为最低知名度的候选人配偶。她于竞选起初展示出讽刺性的幽默及细诉家庭生活的趣事,但传媒开始质疑她的讥讽式幽默不能在印刷媒介诠释清楚,她因此转为低调。《》则访问她假如前希拉里·克林顿最终取得党内提名,她会否支持及为她助选?米歇尔表示要视乎希拉里的政策、态度及语调。她又补充“你要知道,无论谁取得最终提名,所有党员均需努力。”尽管2008年竞选活动中,她对希拉里有批评,米歇尔2004年曾被问及最敬佩哪位领袖配偶,她当时的答案正是希拉里:“她是一位聪明、亲切、团结的人。”2008年10月6日,米歇尔则被著名节目主持人拉里·金问到布拉德利效应是否已经过去,她强调奥巴马胜出了党内提名已显示他有一定实力。就在这个周末,米歇尔为竞选活动及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筹得巨额款项。
批评
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
2008年2月18日,米歇尔在威斯康星州最大城市密尔沃基发言时提到“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为感到自豪,因为希望已重临。”傍晚,她转抵威斯康星州第二大城市麦迪逊补充说“这是我人生中最为国自豪的一次,因奥巴马实在做得很好,我亦感到民众非常渴望‘转变(Change)’。”事后不少评论员批评她的言论,而这句话亦立即引起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西德尼·麦凯恩妻子辛迪的抨击,辛迪回应自己一直以为傲,但原来对手妻子才首次为国自豪,奥巴马的竞选办随即发声明指“她的言论只是发表意见,奥巴马本人则为妻子解困及对这些无理抨击“感到沮丧”。2008年6月,劳拉暗示米歇尔言论被传媒歪曲:“我认为她是指更加自豪……你知要兼顾总统选举活动及候选人配偶的身份会相当困难。”
竞选过程中,传媒经常将米歇尔标签为“易怒的黑人女人”,部份网站更企图散播这些观念,导致她要作出回应:“奥巴马与我已成为公众人物多年,我们已习惯了这些批评,所以不会理会它们。”当2008年8月的美国民主党全国党代表大会进行期间,传媒观察到米歇尔的表现较竞选初期温和,开始集中关注实质性议题及与观众打成一片,而并非反驳挑战她的人。她亦较多接受电视台清谈节目及女性刊物专访,而并非出现于电视报道上。她的转变亦反映在衣着上,较多穿背心裙,以予人随和的形象。
演说
米歇尔非常重视自己在全国竞选活动首场的公开演说,2008年8月25日,美国民主党举行全国党代表大会首天,她传递了施政方针:将自己与丈夫及女儿扮演为美国梦的化身。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和女儿
发言的还包括众议员小杰西·杰克逊,与及患上脑癌的著名资深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他们的出现均抢去米歇尔不少风头。米歇尔形容丈夫以家庭优先及自己与一般家庭主妇无异,演说中亦提及自己与丈夫的背景与成长历程,她俩均深信“一分耕芸,一分收获。即使你不认识或不认同某人,但只要坚持信念,及以谦虚与尊敬的心去对待别人,便会最终得到别人接纳。”米歇尔亦再次强调自己一直以来的爱国心,以回应传媒早前曲解她“人生中第一次为自豪”的言论。演讲完毕,两名女儿上台接受大家的鼓励及与大萤光幕上进行视像直播的父亲打招呼。
演说后得到的回响普遍为正面,政治评论员安德鲁·沙利文形容这是他出席的所有大会中“最感人、振奋、谦卑,及最动听”的一次演讲;论政月刊《美国视野》的助理主编埃兹拉·克莱因则赞赏这段演讲“表达良好、构思巧妙”。,并形容米歇尔“有活力、坦率及亲切”;美国双周刊《新共和》则认为米歇尔“应着重强调她的专业及学术成就”。
编辑本段其他相关争拗
米歇尔曾牵涉奥巴马与福克斯相关的3个报道争议中的其中2个。事缘2008年6月11日,福克斯在专访保守的亚裔美藉专栏作家米歇尔·马尔金时引用一幅图片,图中的标题指“冒犯自由主义:选民勿投未婚妈妈米歇尔”,后经福克斯查证,该公司承认错误引用《论政报》的不实报道,事实上两人已在法律上完婚。另外,奥巴马夫妇在6月3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党内初选结束当晚深情地用拳头碰拳头的方式互相祝贺,但竟被福克斯说成“互相拳击”,事后福克斯彻销有关报道。
侮辱
美国总统夫人应该是受众人敬仰的。然而,2011年2月,美国米歇尔·奥巴马却受了相当“恶毒”的礼遇。她的形象被反对国民减肥计划的漫画家,丑化成了嗜吃汉堡包的发福暴食者。
据国外媒体报道报道,美国保守派博客网站刊登的这组漫画是对米歇尔·奥巴马女士的减肥计划的挖苦和讽刺。据悉,米歇尔·奥巴马一年前提出的减肥计划的主要内容为让孕育期的妈妈以母乳喂养孩子,以达到减少肥胖儿童数量的目的。
另外,美国保守派人士还不时对她的这项活动进行冷嘲热讽,骂她是虚伪的女人。有人甚至直言,她没权利来指挥美国人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什么。
据科学网了解,在网站上刊登的漫画中,米歇尔对其丈夫奥巴马总统说:“我正让餐馆减少餐品量,以此来控制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同在画中的奥巴马总统,身材修长,一边小口吃着沙拉,一边反对她说:“米歇尔,我想要连任总统。你的这种举动会惹恼许多人的。"
居首
美国《福布斯》杂志2010年10月6日公布“最有权势女性”年度榜单,美国“”米歇尔·奥巴马荣膺榜首。米歇尔评为全球“最牛”女性是因为她极具个人魅力,不仅在民众中人气颇高,还在政治等事务中发挥作用。她还在全美推广“让我们动起来”的活动,倡导民众应对儿童肥胖。可口可乐等公司已经承诺,在2015年前降低产品内热量。[1]
上榜理由:相比前,米歇尔·奥巴马更多地关注中小学学生营养问题和军人家庭事务,远离棘手的政策问题。54%的支持率说明了其受欢迎程度。
二手裙
据香港《文汇报》2010年12月19日报道,美国米歇尔在华盛顿一个圣诞庆祝会,穿了一条二手黑色长裙。她应该是第一位穿二手衫出席公开场合的。此举在美国时装界引起回响。长裙价值约2500美元,在纽约一间二手店购入。该店店主表示,米歇尔亦订购了其他服饰,打算稍后穿着。米歇尔的衣着品味有时引起争议,虽然如此,月初她仍被时装杂志《Vogue》选为全球衣着品位最佳女性之一。
遭遇威胁
米歇尔·奥巴马在录制一个节目展示“舞姿”
据美国媒体报道,2012年7月13日,华盛顿一名警察在早上点名时发出针对奥巴马夫人米歇尔的威胁性言论,因而被解职并转入行政部门工作。但是美国特勤局没有重视这名警察所谓的威胁言论,称没有构成任何实际的威胁。这名涉案的警察是华盛顿警方汽车队的一名警察,一名警方副官说,他听到这名警察说出针对米歇尔的威胁性言论。《》报道称,这名警察威胁要枪击米歇尔,然后从手机里找出一张手枪的照片。熟悉此事的一名官员说,这只是一个恶作剧的玩笑。美国特勤局一名官员说,他们知道了这件事,正在采取适当的措施。[2]
权势夫妻
福布斯发布2012全球最有权势15对夫妻眷侣,米歇尔与巴拉克·奥巴马排名第一。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高达15.3万亿美元,人口也达到3.13亿,排行世界第三——的总统和,奥巴马夫妇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夫妻档之一。[3]
红艳白宫
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米歇尔在白宫前等待胡锦涛主席的到来。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
(MichelleObama)身着红色的花瓣打印丝纱质的礼服。红色,并不惊奇,因为众所周知,在中国里象征着吉祥和幸福。不过选择了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McQueen)的礼服让人出乎意料,因为很多人猜测,美国应该会选择华裔设计师的作品。
早在奥巴马的就职典礼上,米歇尔便身穿华裔设计师吴季刚的礼服,尽显米歇尔眼光独到,体现了奥巴马政府不分种族的理念。
当晚这件礼服由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McQueen)的继承人SarahBurton操刀设计,为麦昆品牌2011度假系列。时尚编辑罗宾·吉芙汉(RobinGivhan)这样评价:过于张扬的礼服,似乎不适合外交。这也何尝不是一次突破?相比传统的定制,夫人的选择似乎显随意,实际更具心思。[4]
幽默之处
2012年10月25日,米歇尔在洛杉矶参加了《吉米·基梅尔现场秀》,为火热的选情再添一把柴。节目中,主持人吉米问米歇尔,“要是有人忘了投票,怎么办?”米歇尔胸有成竹地说,“我有应对计划”。
没想到的计划非常“简单粗暴”——清晨5点40分,米歇尔踮着脚溜进了吉米的家。她轻轻打开卧室的门,蹑手蹑脚地走到吉米的床前,随后从身后“变”出了小喇叭和扩音器,对着睡梦中的吉米大喊:“选举日!选举日!行动起来!穿上鞋子!动作快点!”在她这一连串聒噪的催促下,吉米手忙脚乱地摸下床,还没站稳就被米歇尔催促着一路小跑去投票了。终于把“懒骨头”赶下床后,米歇尔带着胜利的笑容补充道,“早餐别忘了吃点胡萝卜”。
在19日的另一个《凯莉和迈克尔现场秀》中,米歇尔也鼓励人们去提前投票。穿着白色印花连衣裙和橘红色高跟鞋的她,起先优雅地坐在高脚凳上接受凯莉和迈克尔的“盘问”。谁知10分钟后,问题风格急转直下:“你喜欢总统穿平角内裤还是三角短裤?”米歇尔于是用手挡着脸,做出羞涩的样子回答“两者都不是”,现场立刻响起一片欢呼和尖叫声。[5]

返回目录

奥巴马夫人是谁?

奥巴马夫人是米歇尔·奥巴马。

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MichelleLaVaughnObama)1964年1月17日生于美国芝加哥,曾就读普林斯顿大学及哈佛大学法学院,她本身是一名律师。

1992年米歇尔与奥巴马结婚,在奥巴马竞选总统时给予了很大帮助,是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夫人。

2018年12月,当选2018年美国最受尊敬女性。

扩展资料:

早年经历

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生于1964年1月17日,出生并成长于芝加哥南部,父亲弗雷泽·罗宾逊是一位水管工,米歇尔母亲玛丽安·罗宾逊重视子女,每晚只允许米歇尔和哥哥看一个小时的电视。米歇尔兄妹的童年主要在读书、下国际象棋中度过。米歇尔还具有运动天赋,喜欢玩棒球、足球和篮球。

中学时代的米歇尔就读芝加哥顶尖的惠特尼·扬高中,并由第一年班跳至第三年班,并曾名列校内成绩最优等学生达4年。1981年,米歇尔升入普林斯顿大学,主修社会学、辅修非洲裔美国人研究,1985年以一级荣誉毕业,1988年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取得法律博士学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米歇尔·奥巴马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