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对于中元节是什么意思啊和文化百科中元节,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元节是什么意思啊和文化百科中元节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啊?
中元节,又叫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是中国一大传统节日。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俗称七月半、七月十四、吉祥月、施孤、斋孤,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
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传统节日,其核心是敬祖尽孝。
文化百科,中元节
超冷门古代节日——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民间称“七月半”、“鬼节”,道家将这一日称为中元节,佛家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同为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节日起源
俗
民间的“七月半“起源于早期的农作丰收秋尝祭祖。在上古时代,先民们往往会将丰收的愿望寄托在先祖和神灵的身上。根据《周礼》记载,周天子会在初秋时节举行“秋尝”大典,祭祀祖先亡灵,供奉时令佳品,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中国的岁时节令中有“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这“三元”其实是根据道家的“三官”而来,道家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其中,天官为上元一品九气天官赐福紫薇帝君;地官为中元二品七气地官赦罪清虚帝君;水官为下元三品五气水官解厄洞阴地君。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分别在“三元日”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
因此七月十五就定为了中元节,这种说法大概是东汉以后才有的。
佛
佛家将七月十五这天称为盂兰盆节,“盂兰盆”是天竺语,意为“解倒悬”(使倒挂受苦之人解脱)。这个节日起源于东汉初年,据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释迦牟尼有一位叫做目连(摩诃目犍连),他的母亲吝啬贪婪,不修善果,死后就进入了饿鬼道。
目连用自己的法力看到母亲在地狱中受苦,于是运饭给母亲吃,不料那些饭刚进嘴就化为了火炭。目连只好求佛超度。
释迦牟尼让目连在七月十五日那天准备百味果食,供养十方僧众,才使他的母亲得到解脱。
由于这个故事强调孝道思想,所以颇受者的重视。梁武帝于大同四年七月十五日,在同泰寺举办第一次盂兰盆会,从此便成为民俗传承下来。
三流合一
受佛、道两家节日的影响,世俗也开始对七月半有了不一样的解读,认为这天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会回家团聚,而孤魂亡灵则会来到人间,因此才有了“鬼节”之称。这三个各有特色与内涵的节日三流合一,共同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丰富的节俗活动。
节日礼俗
祭祀
民间中元节祭祀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供奉自己的祖先,在家里、祠堂里为先祖烧香、供奉、叩拜。二则是搭台设案,关照孤魂,让他们得以安宁。
盂兰盆会
盂兰盆会是佛家岁节仪规中重要的仪式,在汉化的过程中也逐渐被民间接受,成为我国岁时活动中别具特色的一部分。对于盂兰盆的形制、特点也是极为讲究。我国的盂兰盆会始于梁武帝。
到了唐代,每年皇家要送盂兰盆到各官寺,供奉种种杂物,宋代则以盆施鬼。唐宋以后,盂兰盆节会的内容极其丰富,除了供奉盂兰盆,还有放河灯、焚法船能活动。
在东瀛日本,孟兰盆节是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活动之一,至今仍非常盛行。
节日礼俗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底座用纸或木头做成莲花瓣的形状,放上灯盏或蜡烛,在中元节的夜晚放进江河湖海中,随波逐流,普度灵魂。
在民间的中元节仪式中,放河灯是一项尤为重要的活动。放灯习俗最早在宋代已有记载,到了清末近代,盂兰盆在民间已是十分少见,而放河灯的排场则大了起来。清代京师放河灯尤为壮观,会从七月十三开始连放三日,放灯数千盖。
佛门自恣日道家校籍辰
七月十五是佛道两家总结批评的日子,会举行相应的考籍讲评活动。道家讲地官对神仙、凡人,动物等进行考籍赦罪。佛家则举行,对自己进行反省和忏悔,这样的行为佛会非常高兴,因此又叫做“佛欢喜日”。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