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相信很多人对中国的别称有哪些和中国的代称还有哪些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的别称有哪些和中国的代称还有哪些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的别称有哪些

中国的别称有中华、华夏、九州、神州等。

1、中华

“诸华”皆处的“中国”,是历史悠久、发达、明德守礼、土地肥沃的中原之地,被称为“中华”,后来也演变成为整个中国的代名词。“中华”一词,最早见于南朝宋·裴松之《裴注三国志》。

2、华夏

虽然华夏民族的由来是否是“华族”与“夏族”结合,缺乏实锤史料,但毫无疑问,华夏民族正是汉族的前身。从“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句话来分析,孔子曾经视“华”和“夏”这两个字为同义词。衣裳华美,恪守礼仪,这也被认为是华夏民族古往今来的传统,“华夏”一词,传承至今。

3、九州:相传大再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充、青、徐、荆、阳、豫、梁、雍。西汉·刘安《淮南子地形训》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幽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4、神州:神州之称,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苟卿列传》。书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做邹行的人说:“中国名日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时候称为赤县或者称为神州。

“中国”的名称由来:

“中国”这个词,起源于商朝,别看商朝的国都迁来迁去,其实基本在现在的河南省(或山东省西南部挨着河南的地区)里面打转,这里是中华文明的中心位置,东南西北四方都有诸侯国,但商都却一直在中央部位被群星拱卫,处于各“国”的中间,那么自然就叫做“中国”。

但这时候的“国”字,不代表着现代意义上的“”,而是刚刚经历了从“城邑”到“封地”的转变。

1965年,宝鸡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从一处废品收购站里淘出了一件青铜器,它后来被正名为“何尊”,制成年代是西周早期,上面有这样的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其他的一些铭文,证实了这是周武王的口吻。在周武王攻克了商都之后,他在一次祭天仪式上庄严宣告:“我已经把中国给占据了,下面由我来统治这些百姓。”可见西周初期,从周武王个人的角度,商都附近这块地方,才是真正的“中国”,于是他的儿子周成王时期,在这附近营建了成周洛邑。

“中国”一词虽然创生了三千年,但是被正式用于国名,还是清朝统治被推翻之后,“中华民国”一词,可以被简称为“中国”,在此之前的三千多年里,“中国”一词主要是被形容黄河中下游这片中原大地。

返回目录

中国的代称还有哪些

中国的代称有华夏、九州、中华还有“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海内”、“赤县神州”、“丝国”、“四海”。

1、赤县神州:中国称为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包含了九个州。

2、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译文:神州,中国的代称。)

3、海内:《史记·高祖本纪》:“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译文: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

4、四海:《史记·高祖本纪》:“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王侯”:大王出身低微,诛杀暴乱叛逆,平定四海,有功劳的人就割地而封王封侯。

5、丝国:在世界其他对中国的称呼中,以古希腊、古罗马人为代表的欧洲人给中国起的名字最为独特——“Serice”,意为“丝国”。

九州的说法源自大禹时代。传说尧舜时,发大洪水,大地一片汪洋。大禹治水成功后,分天下为九州,也就是九块可以居住的陆地。

事实上,“州”从字形上看,是河流环绕着高地、山丘之形,每一个“州”,都是一个高于水面的可以住人的陆地板块。这样的陆地板块共有九个,也就是“九州”。

大禹采用“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高处凿通,低处疏导”的治水理念,疏通河道,让洪水快速通过,最终导之流入大海。经过13年的治理,洪水终于全部都向下游流入海中,江河从此畅通,中华大地上也就初步形成了“九州”。

“华夏”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朝,用来指代当时的疆域。“华夏”一词中的“夏”与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国号有着直接的联系。

而“中华”一词,自古有之,现在更是纳入国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中。依据现有文献记载,“中华”一词产生时间应在魏晋以前,是天文用语,指的是浩瀚星空里的中华东门、中华西门。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