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者:一生二2023
人心散了。孙子兵法说,上下同欲者胜。毛主席说,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一支没有纪律,各怀心腹事的队伍能有什么战斗力。
回答者:铁马冰河wu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亲率大军由西安出发 ,浩浩荡荡向明都北京进军。大顺军渡过黄河后,自成令悍将刘芳亮率左营十数万人马沿黄河东进,攻占晋南以及河北等地,一举截断崇祯帝南逃之路。他自己率主力接连攻克太原、大同、宣府等地,和刘芳亮的左营形成对北京的南北夹击之势。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各路大顺军开始进逼并围困北京城。崇祯拒绝了李自成提出的由朝廷出银犒赏三军、自己愿意率军撤围回西北称王的要求,大顺军开始攻城。明宫太监曹化淳等人开城迎降,北京陷落,崇祯皇帝于煤山(今景山)自缢身亡,结束了朱明王朝276年的统治。
此时的大顺军已拥众近百万,很多新加入的将士都是一路望风归降的明军和饥民,李自成基本占领了北中国,麾下兵多将广,又攻克了明都北京,俨然已经是一代开基帝王。
进京后,李自成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在表面上稳定了京师的社会秩序和惶惶不安的人心;接着,他对故明的旧官僚机构进行了清理,解决了新政权的财政难题;为下一步建立全国政权做进一步的准备。李自成在西安所建立的大顺政权的基础上,进京后又加以完善。他在北京设天祜殿,相当于明朝的内阁;同时他还设立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此举为加强并夯实新顺朝的中央政权。
在地方上,他每占一地都委派官员治理(大都是明降官)。据说他还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军事制度,并派军士赴各地屯田。
但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后,由于农民小生产者固有的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软肋暴露无遗,以及管理、策略上的失误,大顺军的军纪很快就涣散了起来,一些官员和将领也滋生了享乐须趁早的思想,他们大肆拘禁已经归顺了的前明文武官员,严刑拷掠,以追饷为名强取豪夺,致使本来渐趋稳定的局势又乱如鼎沸,人心浮动。
李自成麾下虽然号称战将千员、雄兵百万,但缺少元末帮助朱元璋扫平群雄、底定天下的刘伯温、宋濂、叶升、李善长那等登高望远的智士,牛金星还有些识见,但未受重用(李岩是姚雪垠虚构的人物,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其余的都是些目不识丁、骁勇寡谋的骄兵悍将,因此缺乏长远规划,不懂笼络人心,为后来的迅速落败埋下了重重隐患。
明朝将领吴三桂长期率军驻守山海关,他麾下的关宁铁骑剽悍善战,是明廷抵御满清入侵的主要力量。当他得知李自成攻占帝都、崇祯自缢身亡后,遂率军从关外返回驻地山海关,并密切关注局势的变化。李自成意识到了吴三桂的重要性,并为招降他做了些工作,吴三桂盘桓、斟酌再三,准备率部归降李自成。
由于大顺权将军刘宗敏为追饷捉拿并拷掠三桂父吴襄,还霸占了他的爱妾陈圆圆,正在赴京途中的吴三桂闻讯冲冠一怒,回师重夺山海关,致使自成的招降企图功亏一篑。
自成大怒,率十余万大军东击吴三桂。为了稳妥起见,他还将三桂父吴襄、明太子朱慈烺带在身边,随军同行。三桂拒降,他打着为崇祯复仇的旗号,率军袭击唐通部(明朝归顺李自成的降将)。李自成率大军袭来,人数处于绝对的优势,三桂料不能敌,遂派人出关致函多尔衮求援。多尔衮大喜,率5、6万满蒙骑兵昼夜疾驰,共急行13日,终于赶在李自成前面抵近山海关。
经一片石、西罗城两场恶战,在吴三桂、多尔衮的联手夹攻下,大顺军大败亏输,损失惨重,加上牛金星未能按约率军出京增援,李自成力战不支,被迫率残军撤回京师。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本就不稳的人心更惶恐不安,明朝的旧官们对大顺军崩坏的军纪早已不满,纷纷相率南逃。在这种极度不利的形势下,李自成仓促称帝后匆匆撤离北京,经山西渡黄河返回陕西。李自成在北京只待了短短42天。多尔衮乘机率满清八旗兵迅速进入北京,待社会秩序安定后,命阿济格、吴三桂等人率军马不停蹄地追剿李自成。李自成种树,多尔衮摘桃,捡了个大便宜。
之后,在清军的犀利攻势下,李自成的大顺军早已不复往日之勇,屡战屡败,狼奔豕突,成了名副其实的“流寇”。潼关惨败后,他被迫放弃关中,转战湖广。在此期间,大顺军虽然击败了兵强马壮的南明悍将左良玉,袭夺了武昌,但由于清军进军神速,自成在武昌只逗留了两天,便匆匆顺江东下,向江西逃窜。在武昌城外,刘宗敏被清军俘杀。
在九江富池口(湖北、江西交界处)一带,清军再次追了上来,两军随即展开了一场恶战,大顺军不敌战力凶悍的清军,伤亡惨重,损失甚巨。
当李自成率残部退至湖北通山县九宫山一带时,清军再次尾随而至,并立即展开大规模围攻。1645年(大顺永昌二年)5月的一天,李自成在九宫山中遭乡民突袭,被人用铁铲击毙(还有失联后出家为僧一说),年仅39岁。至此,这位戎马倥偬一生、灭掉明王朝的农民枭雄退出了历史舞台。
李自成农家出身,他的部下不是农民就是明朝边兵,因此小农意识严重,和几乎所有的农民起义领袖一样,他也有挥之不去的帝王思想。一旦攻进北京,他便称王称帝。同时,他和大顺军的主要将领都有严重的流寇主义思想,始终没有好好经营过一块稳固的根据地,致使一招不慎,就满盘皆输。
当然, 李自成之所以兵败山海关,除了大顺军占领北京后领导层迅速腐化,将领们享乐思潮滋生外, 还有许多后来新加入者素质良萎不齐,导致顺军战斗力与战斗精神迅速下降的因素,当然不是如狼似虎的清军以及报仇心切的吴三桂之对手,加上过于轻敌,对清军参战的情形一无所知 ,被其一举击溃也是不难预料之事。
和一切草莽英雄一样,李自成没有始终如一的约束军纪,致使大顺政权很快就失去了民心。另外,李自成等人平均主义思想严重,他所提出的“均田免粮”的口号过于理想化,事实上也很难做到,或许正是这不切实际的决策导致了李自成的最终失败。李自成的一生,既有波澜壮阔的一面,也有波谲云诡的另一面,历史造就了他,他也影响和推动了历史,但他最终还是被历史无情抛弃。
【写作不易 请勿搬运】【网络配图】
回答者:置身黑白的精彩
远看雄兵百万,近看破衣烂衫——似匪、似农、似乞丐的,占大多数
乍一听上将千员,可惜全部都只会打打杀杀,要说排兵布阵运筹帷那真是外行
所以,从闯王李升级为皇帝李的自成,在面对军备整齐、实力不俗的清军和大量明朝降军,终于成不了了。
李自成的硬实力——天时+地利,只是还远远不够
潼关南原是李自成的伤心地,他曾手握不少的精兵强将,却被孙传庭打的满地找牙,扒光了所有的家底,只剩下18个小弟。躲在大山挖野菜、喝山泉的李自成,愣是没被彻底搞死。等到故地重游,反手就干掉了孙传庭,走上溜光大道,奔赴北京城
也就是这一仗,给李自成打出了信心、打出了风采,一路上势如破竹(人海战术),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兵临北京城。看起来这一次是李自成的人生巅峰了,而北京城的由内而开,也让李自成感慨——终于成了!
崇祯自尽、主力未还、快速膨胀、迅速跌落神坛,这就是李自成的成败四部曲,群龙无首的明朝军民选择投降,手握重兵的左良玉、吴三桂又没来勤王,原本思想就很有局限性的李自成,自然选择当一个土皇帝——捞地捞钱捞美女
自上而下的一股烧杀掳掠风吹起来了,大将刘宗敏当仁不让,分分钟扛起了抢劫大旗
原本就不是很坚挺,还一个劲儿的透支——结果只能是虚了
李自成的百万农民军,实际上有战斗力的只有10万人左右,而且这十万人马也不是看起来的那样又大又好。没有系统的训练,没有严格的军纪,这帮劳苦大众出身的屌丝们,在逆袭之后立刻就找不着北了。
就像是现在的人一样,本来连酒吧的门都没见过,自从暴富以后点酒都点一排。李自成手底下的这帮人,就是这么玩的,但问题是这些钱来自于哪里?不是明朝的降官就是平民商贾。本来大家对闯王还是抱有幻想,是拥戴他的,这么一搞——臭了
以刘宗敏为首的贪污派,快速的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与此同时也加速丢失了各阶层的支持热情。李自成败退北京之时,虽然仍握有大量的财富和不俗的兵力,只是此时无论是凝聚力还是战斗力都十分弱,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士气
打天下为了什么?不就为了捞钱捞好处么,现在好处和钱都有了,谁还想卖命打仗呢?
满清的硬实力——经营多年,实力雄厚,政策得当
一直躲在后方闷声发大财的满清,在优秀领导人多尔衮和第一铁杆汉奸范文程的经营下,硬实力快速提升,精锐骑兵数量虽然只有数万,但能一个打三个,从纸面实力上来说,还是干不过李自成的。毕竟人海战术在古代还是很有效的,没有加特林,也不能冒蓝光分分钟秒掉一排人
所以,是多尔衮非常需要一支力量去打破这种胜率较低的局面,于是吴三桂率领的辽东系,成为双方都非常想到的牌面。而且,在这场争夺战中,李自成一度处于优势,因为李自成知道,一旦吴三桂降清,对他来说是将致命的打击。
手握精锐重兵的吴三桂,加上同样能打的满清八旗,只要拉拢一批明朝降军,对付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将十分有底气。而且,满清打出了为崇祯报仇的旗号,这又为这场博弈增加了获胜的筹码。暂且不说吴三桂是因为什么倒戈满清,就单纯的从结果来看,李自成输的彻底、输的没有任何脾气!
实际上,不是满清打赢了大顺和大西,是吴三桂及几十万明朝降军打赢了这两支农民军。也可以说,是李自成玩火自焚,打的了天下却坐不住!
一个闯字,似乎贯穿了李自成的一生。从一开始起义,他就是因为没有饭吃,要出去闯一闯,而有幸跟着高迎祥这样的大佬级农民义军领袖,也让他见过了市面,积累了经验。等到高迎祥一死,他顺利接班并一闯再闯,无数次失败无数次爬起来,倒很有点韧性和骨气
只可惜,缺少大局观和战略眼光的李自成,不懂得什么叫谋篇布局,不知道什么叫稳固发展。没有地盘、没有根基,也没有足够多的精兵良将,自然难逃最终结局
所以,跟他推翻的明朝建立者贫农朱元璋不一样,他们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点;跟一手送他上路的多尔衮比起来,也差的十万八千里呢!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回答者:深度工场
有网友问:李自成手握百万雄兵还有上将千员,为何在山海关一战而溃? 我们知道在1640年,李自成率领1千人重新起义,当时中原大旱,李自成开仓而赈饥民。“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到1644年,李自成已经拥兵百万:“籍步兵四十万、马兵六十万。”在4年时间,李自成大军就从1千人,急速扩张到100万大军。基本上来说,除了少数精锐部队以外,就都是各地灾民为了讨口饭吃组成的乌合之众了。
他们随着李自成也是希望,可以到有粮食的地方去。在与明军战斗当中,李自成大军人多势众,一般明军确实打不过,毕竟100万人要活命的人,而且已经武装起来的人。真打起来,虽然是乌合之众,但是,也不是随便谁都可以挡得住的。
因为李自成军队扩张太快,在训练,组织,足够数量的合格中低级军官上必然存在着很大问题。而明朝本身武器配备就比较差,在萨尔浒大战,半岛人就多次直言不讳“天兵”缺员严重,兵器窳朽。
李自成靠缴获明军武器库得到了装备,可想李自成大军在武器装备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李自成部队的真实战斗力并不强,在李自成1640年重新起义的时候只有700士兵,300孩儿兵,还有一些家属。到了河南以后,数万灾民加入李自成,随后到了洛阳。
洛阳明军是缺乏军饷哗变,这才让李自成进了洛阳,受降明军数千人,所谓,“精兵不过三千,胁从之众不过三万”。特别是得到了明军在洛阳的各个武器库。随后李自成联合罗汝才打败了明朝傅宗龙,杨文岳的数万官兵。
这期间,李自成、罗汝才联军每次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歼灭官兵少数部队的办法,又陆续收编了大量明军。战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直到朱仙镇大捷,受降明军数万人,但是这些主要是明军的卫所兵。
连同不断投靠的灾民,到1642年,李自成已经有40万大军。随后李自成杀死了自己的盟友罗汝才等人,吞并了他的部队。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的大军来到了山海关,“自成怒,亲部贼十余万,执吴襄于军,东攻山海关,以别将从一片石越关外。”
这些部队已经是李自成的核心精锐力量,但是主要是明朝卫所兵,农民军老兵,特别是吞并的罗汝才所部老兵居多。结果就是清军一个冲锋,全垮,战良久,我兵从三桂阵右突出,冲贼中坚,万马奔跃,飞矢雨堕,天大风,沙石飞走,击贼如雹。自成方挟太子登高冈观战,知为我兵,急策马下冈走。
要知道,明军边军强于明朝卫所兵,明朝关宁军又是边军最强,八旗军又强于关宁军。而过去,在关内关宁军打农民军是百战百胜的,经常是千把关宁军追着上万农民军跑。现在,农民军精锐十多万,对关宁军和八旗军十万,是一对一,战斗力差距太大,必然农民军是瞬间崩溃。
回答者: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李自成确实有实实在在的百万大军。
而关外的清军,满、蒙、汉八旗兵总共不过20万;山海关的吴三桂部兵力5万(吴三桂自宁远率4万精兵进入山海关,山海关本有高第1万余人);合起来不足25万。
然而,山海关之战中,自成却在八旗的冲击下一战而溃!其后,李自成更是无法组织起像样的抵抗,连战连败,直至灭亡。
这是怎么回事呢?
百万大军的命门
李自成确实有百万大军。
这百万大军,不是上下嘴唇一碰“号称”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定额。
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建国号大顺。
其后,李自成对政权、军队,进行了比较正规的整顿。
其中,经过整顿编制,去弱留强,全军员额为百万。
也就是说,在李自成西安称王,尚未进军北京时,其部队就有百万之众了。其后,加上沿途收纳的明降军,兵力又有增长。
仅就兵力而言,自成可谓有压倒性优势。
然而,李自成的军力却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强大。
李自成的部队,分为两大部分:负责机动作战的中央直属部队,以及负责地方保卫的地方部队。
其中,所谓中央直属部队,主要就是五大营,总兵力在6万人左右。(《国榷》卷九十九)
一个政权的军事力量,虽与总兵力有关,但机动兵力是其中的决定性力量。
当年老蒋号称有八百万匪军,但实际上,打起仗来,咱们主要盯着的就是他那几支主力部队,打掉了他的主力部队,后面就是传檄而定,有时候连打都不用打了。
所以,李自成的兵力看起来雄厚,但机动作战部队的兵力是很有限的,甚至少于八旗军。
胜负关键
与八旗相比,李自成的优势是总兵力大,劣势是机动兵力不足。
如果是消耗战,那么,依托庞大的预备队优势,李自成可以牢牢把握主动,占据优势。
但如果是主力野战,那么,李自成机动兵力不足的劣势将充分暴露,处于被动的局面。
立刻决战,对清军有利,即便吴三桂不降清。
掌握庞大预备队,与敌打消耗战,有利于大顺。
胜负关键,大致在此。
对于这个胜负关键,清军看得很清楚,而大顺军则完全蒙圈。
把握战略关键的清军
清军很快就意识到了胜负关键。
三月初六,清军得知吴三桂放弃宁远南撤,判断李自成已经迫近北京,立即下令“修整军器,储粮秣马,四月初大举进讨”。
四月初四,清军拟定南取中原的战略方针:集结满、蒙、汉八旗十余万人,从“蓟州、密云近京处,疾行而进”,直趋京师,立刻与大顺军主力决战!
清军,就是要在京师附近打一场速战速决的主力决战!
背向强敌的李自成
八旗总共不过20来万,集结10余万南下,可谓倾举国之力。
而李自成,却选择“背向强敌”。
虽然打下了北京,但大顺军仍然决定以西安为政治中心。
因此,李自成虽然在全国有百万大军,但多分布于西北、湖北、河南、陕西等地,在北京附近的,总共也就10来万人。
不仅如此,李自成依然将明朝残余势力,甚至张献忠作为主要对手,调遣兵将南下作战。
比如,当吴三桂归附大顺后,李自成调三桂率军进京,准备调其与黎玉田部西征四川,进攻张献忠,却只以唐通率8000兵接防紧要的山海关。
可以说,李自成没有将战略重心放在对清作战上,完全没有对清作战的准备。
这就决定了: 尽管李自成有庞大的军队,但由于没有对清作战的准备,一旦开战,他根本来不及集中兵力,他在总兵力上的优势也就根本无从发挥!
出师迟缓,贻误战机
尽管大清早有准备,但其原本的目标并不在山海关。
此后,由于大顺军在政治上的失误,原本已经归降大顺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再次与大顺为敌。
此时,如果在山海关开战,大顺军仍然拥有时间上的优势。
此时,吴三桂虽已与大顺决裂,但他尚没有与大清完成“合流”,相反,清吴双方仍在相互猜忌的阶段。
如果李自成迅速出兵,是有相当时间先破吴三桂,占据山海关,取得“先处战地”优势的。
然而,李自成似乎忙着追赃助饷,准备登基,没有急着出兵。
吴三桂决裂后半个月,李自成才出兵,又经过了7天才到达山海关。
给了吴三桂、多尔衮这么多时间,自然,人家就完成“合流”了。
如此,山海关之战,大顺军连兵力也没有什么优势!
山海关之战:兵力相当的决战
对于李自成此战的兵力,各类史书记载不一。但绝大多数史书记载兵力在10万左右(目前主流意见采纳《国榷》的说法,即:李自成率6万兵出京,后增至10万,另外在一片石还有唐通2万人,总兵力在12万左右)。
此时,山海关中,吴三桂所部为5万人,后又募兵7千人。
而大清的参战兵力,大致在5-7万之间。(清军并未全部参战。《国榷》记载多尔衮中军3万,左右两翼各1万;《明季北略》记多尔衮中军3万骑,左右两翼各2万)。
也就是说, 山海关之战这场主力决战中,双方的参战兵力都在10-12万之间,总体相当。
而且,在最后决战前,清军已经击破驻扎在一片石的唐通所部2万余人。所以,决战日,大顺军的参战兵力可能还要少于对方!
李自成在全国的总兵力有绝对优势,但在决战战场上却只与对方兵力相当,这是双方战略优劣的结果。
布阵
决战日,李自成将10万农民军自北山至海滨,摆成一字长蛇阵。
李自成的意图很明显:拉开架势干一场!
多尔衮不打算跟李自成这么玩。
他没有将军队一字排开,而是作纵深配置:吴三桂率军居前,自率八旗在后“鳞次布列”。
多尔衮告诫将士:“毋得越伍躁进,此兵不可轻击”!
多尔衮的意图,是先保存实力,让吴三桂与李自成自相残杀,然后择机猛击!
吴三桂部精兵4、5万人,多为百战精兵,李自成并不容易歼灭。
一旦出现有利时机,八旗可以迅速出击,猛击大顺军薄弱环节,一举取胜。
而如果没有有利时机,或者战事不利,隐伏未发的八旗亦能轻易脱离。
同时,李自成“一字长蛇阵”一览无余的展现在多尔衮眼中,而隐伏的八旗军,无论规模、动向,李自成却不能完全掌握。
两军未交,多尔衮已处于进退自如、敌明我暗的主动地位。
软肋暴露
开战后,李自成发现战机:由于敌军纵深部署,阵列宽度不够,未能横及于海。
于是,李自成发动两翼,围攻处于敌军前部的吴三桂。
大顺军的战斗力确实不容低估,围攻之下,吴三桂几乎不支。
然而,此时,大顺军已经陷入连续厮杀状态,开始疲劳,而八旗则养精蓄锐,隐而未发。
李自成登上高冈,密切注视局势,看起来,似乎仍有准备。
然而,战至日偏西,大风忽起,飞沙走石。
清军主力突然从吴三桂左翼出击,猛攻农民军阵尾。
飞沙走石,本就是军阵混乱之时,忽遭痛击,农民军无法支持,混乱加剧。
李自成见状,策马下冈而走。
老大在高处,本是全军的定海神针,老大下山而走,全军自然崩溃!
如此,农民军崩溃,伤亡惨重。
决定命运的山海关之战,由此以农民军的失败而告终。
一败涂地
此战,李自成损兵数万。
仅从数字上来说,这对拥兵百万的李自成来说似乎不算决定性的损失。
然而,如前所说,李自成的基干力量,其实就是五大营的6万人!
此战,李自成的基干力量损失惨重,大将被斩12人!
如此,李自成虽然表面上仍然拥有庞大的军队,但与清军一战的能力却已不足了。
此后,即便依托潼关天险,李自成也不足以抗拒清军一路之兵,连战连败,直至灭亡。
李自成确实拥兵百万,然而,他的基干部队的数量并不比对手多。
如果扬长避短,悉心准备,充分发挥总兵力的优势,李自成是足以与大清抗衡的。
然而,如果是迅速进行主力决战,那就是扬短避长,毫无优势了。
在总体兵力上拥有绝对优势的李自成,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与清吴联军决战于山海关,这本就是战略失误的结果。
李自成不但在战略上“背对强敌”,在战术上依然“北对强敌”,决战日,未对清军的突然进攻进行足够的防范,发动大军陷入与吴三桂的鏖战,结果被人所趁,一败涂地。
讽刺的是,当李自成连续兵败之后,却生出进攻南明,夺取东南的心思···他始终都在“背对强敌”。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工作的首要问题。
反明时,李自成对这个问题有着清晰的答案。因此,即便只剩下18骑也能复振,最终取得推翻明朝的胜利。
抗清时,李自成在战略上、战术上都一直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虽有百万大军,其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