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如果你对唐东杰布的面具怎么画和藏戏的开山鼻祖是谁唐东杰布不是很熟悉,那么你来对了地方。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唐东杰布的面具怎么画和藏戏的开山鼻祖是谁唐东杰布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唐东杰布的面具怎么画

唐东杰布的面具画法如下:

1、先在素描纸上用铅笔起型,画五官时要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适当添加线条或图案。

2、用蜡笔均匀涂色,白色的地方要用白色蜡笔涂色,挤好墨汁,加点水,用笔蘸上墨汁在纸上均匀涂抹。

3、这时我们能发现蜡笔涂过的地方墨汁很难上色,可以用纸巾擦拭画面,这样墨汁干得更快,等墨汁完全晾干,面具的模样就出来了。

唐东杰布(1385—1464)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的开山鼻祖。藏族人民历来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智慧、力量的化身。

人物经历:

唐东杰布高僧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唐东杰布(1385—1464)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创始人。历来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创造、智慧、力量的化身。

唐东杰布幼时家境贫穷,牧羊为生。成年后当过兵,做过生意,后削发为僧,僧名尊珠桑布。由于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博学多思,成为一名有造诣的学者和得道者,被众人誉为唐东杰布(意为“千里平原上的国王”)。

唐东杰布亲身感受到地域辽阔、山高水险,交通极不发达,给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于是,他不畏辛劳,跋山涉水,广泛地向民众讲明了搭桥的意图,赢得了许许多多的人信赖和政府官员的支持。终于于1430年在雅鲁藏布江上首次建成曲水铁索桥。

以后,唐东杰布为了募集更多的资金修桥造船补路,邀请了山南琼结县白纳家的7名貌似天仙、能歌善舞的姊妹,共同组成了歌舞演唱队,他亲自教授她们演唱自己创作的作品,把自己设计的各种款式不同的服装,装扮在这些美丽的姑娘身上,随处表演。

演戏化缘得来的钱,作为专用资金,调集了设计师和冶炼工匠以及大量民工,因地制宜,连年施工。在他一生中,共建筑了58座铁索桥。人们亲切地赞誉他为“铁桥活佛”。

返回目录

藏戏的开山鼻祖是谁?唐东杰布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被称为藏的“活化石”。那么,你知道藏戏之所以在藏族中有这么重要的地位是为何吗?正是因为藏戏在发展过程中有了创新和改变啊。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藏戏的开山鼻祖是谁。
藏戏的开山鼻祖是噶举派(白教)高僧唐东杰布(十四世纪)
在十四世纪,噶举派(白教)高僧唐东杰布(1385-1464)在云游途中于1430年主持营建了据说是的第一座铁索桥。在建桥过程中,他发现民工中有七个能歌善舞的姐妹(有说七兄妹),遂在白面具戏基础上,吸收佛经中传说和民间传说故事中带有戏剧因素的内容编排表演节目、设计唱腔动作和鼓钹伴奏,指导七姐妹演出,借以宣传宗教,为行善修桥募集资金(行善积德)。
七姐妹天生丽质、舞姿轻盈、歌声优美动听,观者以为仙女下凡,赞其为“阿吉拉姆”(仙女)。以后藏戏被称作“阿吉拉姆”,亦由此而得名。据《唐东杰布传》载,唐东杰布主持修建的铁桥、木桥数量达上百座,码头渡口也有一百多个。而修建如此之多的桥梁渡口,所需资金除靠其游说化缘所得外,主要靠组织募捐演出来筹集。
以后唐东杰布又将经其发展了的白面具戏带回家乡主庙迥·日吾齐寺,创建了迥·日吾齐戏班,将白山羊皮面具加以装饰改为蓝面具,在白面具戏表演艺术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各种歌舞和古老瑜伽功术、杂技等,编演了佛经故事《智美更登》。从此,蓝面具戏逐渐形成。
随着嘎丹颇章地方政权的建立,藏戏,特别是蓝面具戏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繁荣时期。以唱为主,唱、诵、舞、表浑然一体的戏曲表演艺术形式已经形成。出现了具有较高文学水准的戏曲文学剧本和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在民间,一些职业或半职业的藏戏戏班开始出现,在艺术风格上开始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到七世时,出现了藏戏演出的盛会--雪顿节。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