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与巴勒斯坦抵抗武装的冲突之后,以色列突然发现,自己曾经引以自豪的军事力量强成笑话,截止10月14日,双方的战争才打了7天,以军已经被摧毁了一个装甲师。根据现有不完全的信息,基于照片、视频等开源数据统计,以色列损失了至少101辆军事装备载具,包括: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运兵车等,大体相当于3个机械化营失去了战斗力,几乎等于一个装甲师失去战斗力,或者说,相当于一个轻装甲师没了。对于一个轻型装甲师级单位来说,损失超过100辆各类装甲车辆,部队已经失去再战能力,需要撤回后方休整,才能再次出战了。
梅卡瓦被炸,是以军装甲部队损失的序幕
这次冲突之初,巴勒斯坦方面猛烈进攻,突然出乎意料的行动,造成以色列损失惨重。仅人员来说,10月13日,以色列国防军发布了最新的7名阵亡以军官兵的信息,包括:1名少校和2名尉官。至此,以色列军方承认266人被打死,至少120名人被俘虏。
车体被炸,人员被俘
这个数量可能是有意压低,根据各种不同数据,以军可能有约150名被俘,被关押的平民人数可能更多。以色列对于人员损失,依然在采取隐瞒状态,现在是一个阵亡人员,一个阵亡人员的批准公开,向阵亡者家属承认,实际许多人早已阵亡。以军中军官阵亡比例真是高的有点过分,到底是有多虚弱,还是在隐瞒什么呢?
初期“哈马斯”攻入基地时,以军大量装甲车被摧毁,所以损失不会少
如果再了解,具体的阵亡情况更不容乐观了,前几天公布了旅长阵亡,在10月13日,又确认了,以色列国家反恐局下属的中央特种部队战士马尔科维茨基在一处非法的犹太人定居点内被击毙。这事的重点不是阵亡者的级别,以及他是否为东欧犹太人,而是阵亡地点-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也就是说,冲突已经扩散到了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不再局限于加沙地带。以军损失这么大,后面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都开始不稳定了。
被“哈马斯”无人机炸毁的“梅卡瓦-4”坦克
现在人们也发现,以色列的装备损失也相当惨重,101辆战车被摧毁,或许有人会质疑,而且这只是基于各类照片和视频等研判出来的数据,还有很多可能没有被拍摄到的损失,因此只多不少!
以色列轻装甲车被毁
从损失原因看,最初以军有不少装备是被缴获的,在停放地点被缴获,属于很丢脸的事情,比战损更严重的问题。现在发现,战斗中的损失也不少,根据10月14日的最新画面,以军有三辆轻型装甲车被摧毁情况。明显不是在军事基地被巴勒斯坦抵抗武装缴获,再被放火烧毁的,而是在双方的激战中被炸毁的。可见巴勒斯坦抵抗武装的反坦克火力加强了,如果以军贸然进攻加沙,很快将迎来巷战噩梦。按说加沙地区的环境,轮式防雷反伏击车在巴勒斯坦抵抗武装火力面对,如同纸糊的一样,以军需要重新审视存在的必要性和使用作战场景问题了。
跟不要提在停车场被摧毁的以军战车和坦克了
不管怎么计算,这回以色列损失太惨重,相关的数据让以色列丢尽面子,巴勒斯坦大胜,让人不敢相信地居然胜利了,只因巴勒斯坦抵抗武装完全依靠派出敢死突击队,实施轻步兵突袭,最初只派出1500人,可是拿下这么大的战果,真是挺离谱的。如果再看一下战斗视频,可以感觉以军被吊着打,无人机投弹可以摧毁以军的坦克,轻步兵可以围攻以军的装甲车,使用反坦克武器进行定点清除,以军的表现完全就是业余级别的。
“哈马斯”公布的各种摧毁以色列目标的视频
直到现在以色列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将原因归结为:“一切都是伊朗指挥的”。“袭击的许可是由伊朗授予的,资金是由伊朗提供的,想法是在伊朗形成的。”以色列现在退步的厉害,不检讨自己的过失,只知道甩锅!如今以色列除了发怒之外,似乎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已经叫喊:“彻底摧毁整个巴勒斯坦抵抗武装哈马斯基础设施和所有巴勒斯坦抵抗武装哈马斯成员”。
以军发动猛烈空袭进行报复
如今以军正在准备对加沙地带发动进攻,前期火力准备已经开始,在10月13日。以色列空军司令巴尔表示:已经投下了6000多枚炸弹,4000吨弹药。并表示:“这将是一场漫长的战争,我们才刚刚开始。”同时,以色列已经发布了通知,要求加沙地带北部的居民撤退到南部去。美国也已经开始撤侨行动,显然对前景表示了非常悲观的心态。
战争初期,哈马斯突击势如破竹,打得以色列措手不及
以色列明摆着要了心铲除巴勒斯坦抵抗武装“哈马斯”,为此已要不择手段,直接对“哈马斯”武装领导人居住过的居民楼下手,已经炸死了“哈马斯”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的兄弟哈米德·辛瓦尔,根本不加区分,直接区域性毁灭,已经够得上株连九族的意思。
被焚毁的以色列装甲车
现在巴勒斯坦抵抗武装组织面对以色列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地面进攻,以色列军队能否达成目的实在是问题,加沙地带将面临着非常血腥的战斗,或许对于以色列也将是一场灾难的开始,中东局势太过于复杂,而且复杂连带的太多关系方,即便有美国支持,以色列也不能为所欲为,或许这将是一场大规模冲突的开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