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总算过去了,三年,整整三年啊。多少本就活得跟走钢丝一样的人,疫情三年间差点被彻底打趴。
7月16日,日本朝日电视台播出《“真撑不下去!”因疫情辗转换了4次工作,单亲妈妈崩溃的瞬间》。主人公是一名单亲妈妈,朝日电视台追踪采访了她三年。
最后的反转,猝不及防中,又有些可悲……
朝日台的记者第一次见到这位单亲妈妈,是2020年6月,一个面向单亲妈妈免费派发食物的救助活动上。光看外表,丝毫察觉不出她正身陷困境。
几个月前,她还在一家旅游大巴公司当随车导游。虽然只是契约社员,但自儿子1岁时,和丈夫离了婚就进了那家公司,已干了五年。每月收入大约20万日元左右,和儿子的生活不宽裕,却也不用过得紧巴巴。
新冠疫情开始后,当年4月,旅游公司暂时歇业,不是正社员的她失业了。
单是房租,每月就得支出7万日元,所以即便领到歇业津贴、单亲家庭补贴等,钱还是不够花。很快用光积蓄,又不好意思跟双亲开口。
记者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在一家餐馆找了份午餐时间的零工,每月能挣3万日元左右。当时,她儿子刚上一年级,学校受疫情影响停课。她早晚要在家陪儿子,只能利用白天,把儿子送去学童保育的时间去餐馆打零工。
她有些无奈地自嘲,几个月前怎么都想象不到自己竟然有一天会来领免费的救助食物。
为了能有个相对稳定的生活,她努力寻找“正社员”的工作。给20家公司投了简历,最后只有两家给她面试机会。
单亲妈妈要照看孩子,不方便加班,休息日必须放在周六周日等等。求职的选择面很窄,很多公司也不愿意雇单亲妈妈。
两家公司里的建筑公司录用了她,普通文员,月薪20万。公司对单亲妈妈的种种困难表示理解,释放了最大善意。
她充满干劲地去上班,幻想着通过这次的新工作,学到更多。
工作逐渐上手了,加班的天数也多了起来。尽管公司同意她不加班,可每次需要加班,尤其是遇到开会的时候,次次都“缺席”,她很过意不去。
如果去加班,不缺席会议,就得拜托亲戚或朋友去学校托管班替她接儿子。次次麻烦别人,她很过意不去。
最终,这份工作只干了半年,2021年1月,她选择辞职。
5月,她又找到一份工作。记者去她家采访,记录下她的一天。
早上7点,儿子去上学。她在家洗衣服打扫卫生,8点出门上班。这一个小时,看起来匆忙,但也是一天里唯一属于她自己的时间。
儿子正是精力旺盛,顽皮的年纪。下班回来后,做饭,催儿子做作业,她变得越来越容易动怒。
夜深人静后,想到自己天天都在冲着儿子发火,儿子以前活泼了。明白儿子很可怜,可到了第二天她又控制不住易怒的情绪。她甚至想过是不是把儿子带去儿童保护中心比较好……
那是追踪采访三年里,记者见她最疲倦的阶段。当时她处在精神焦虑失眠的崩溃状态,靠着精神安定剂、助眠药物度过低谷。
她后来又换了三次工作。每次都因为差不多的难题:公司招聘时不明说加班问题、星期天上班问题,等入职后,发现必须面对这些问题。有些是她不好意思给公司添麻烦,有些是公司以工作态度有问题为由扣钱。
2023年夏天,记者去采访她的近况。她的生活终于发生大的好转。
年初,儿子过生日,母子俩外出旅行庆祝。看情形,单亲家庭的经济状况改善很多。
三个月前,她再婚了。带着儿子,随新婚丈夫搬去附近的另一座城市定居。以此为契机,她在一家旅游公司找到新工作,算下来,已经是“第五次换工作”。能重新干回老本行,她很高兴。
她选择了“时短”勤务模式,工资要比全勤的少不少,但能兼顾到孩子。不过,因为是双职工,实际上家庭经济仍然宽裕了很多。
有时间陪儿子,心情不像之前那么焦虑。连儿子都高兴地夸妈妈变温柔了。
一个生活艰辛的单亲妈妈,一边顽强向上,一边被现实鞭打。如果是影视剧,观众希望看到女主凭努力摆脱困境的大结局。然而,纪录片不是影视剧,现实生活里的这位单亲妈妈,最终助她摆脱困境的,是再婚,给自己找一个新的经济支柱。
再婚,成了终极救星。这样的反转,该相信光,还是不该相信光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