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25日报道英国《泰晤士报》网站1月23日发表题为《为何印度可能“未富先老”?》的文章,作者是阿姆里特·迪隆,内容编译如下:

印度总理莫迪大肆吹嘘印度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寻求与中国竞争,成为挑战西方的超级大国,但预兆并不好。

在印度的14亿人口中,失业现象普遍存在。莫迪第三次担任印度总理已有八个月时间,民众对他未能兑现前两个任期内的承诺感到越来越沮丧。

许多没有工作的人做了莫迪鼓励他们做的事:获得学历,加入有资格获得高薪工作的劳动力队伍。

有些人——比如现年26岁、有商科学位的拉凯什·库马尔——整天填写申请铁路行业空缺职位的表格。库马尔说:“什么空缺职位都没有。我来自一个贫困家庭。但找不到工作的不仅仅是我,比我富裕、受教育程度比我高的人也找不到。”

阿米特·索兰基是个有钱且受过良好教育的求职者。他是新德里的数字用户体验设计师。他说:“对于我申请的任何初级职位,我都要和有十年经验的设计师竞争。大家就是这么绝望。”

这场愈演愈烈的危机的根源是,印度经济增长相对迟缓。2024年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当年7至9月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放缓到5.4%。

对印度来说,这不足以让数以百万计的人摆脱贫困并改造其农业经济。本月早些时候,印度政府估计,截至2025年3月的财年的经济增速为6.4%,为四年来的最慢增速。

再加上股市的麻烦和卢比下跌,莫迪似乎无望在2050年前实现他的目标。

这一形势也让人们对莫迪的目标产生了怀疑。莫迪想让印度自力更生并成为亚洲最大制造业强国(尤其是在芯片制造领域)。

社会发展委员会的特聘经济学教授比斯瓦吉特·达尔说,新兴中产阶级的停滞令人担忧。他说:“问题是经济正在放缓,所有增长指标都在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印度需要让GDP增速达到每年约8%才有希望在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达尔说,这似乎还遥遥无期。

印度65%人口的年龄在35岁以下——该群体通常被称为印度的“经济红利”。但人们还是担心这个国家可能“未富先老”。麦肯锡咨询公司警告说,除非经济加速增长,否则印度将面临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挑战。该挑战将导致印度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在10年内下降。该公司说,这可能标志着红利时代开始落下帷幕。

印度央行前行长拉古拉姆·拉詹说,虽然经济继续增长,但它掩盖了一个根本性问题。他说:“印度的人均收入需要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以便为其人口提供就业岗位。这是个挑战。”

现实是严峻的。印度年轻人的口袋里没有钱。除非提高收入,否则民众对物资和服务的需求就不会增加。如果没有更多投资,这个国家就无法创造它需要的就业岗位。

政治研究员阿西姆·阿里认为,年轻人对他们74岁的领导人感到失望。

阿里说,莫迪似乎已经没有新点子和动力了。就连他著名的人格魅力都在减弱。(编译/葛雪蕾)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