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者:大叔啊志日期:11月02日·优质vlog领域创作者

感统训练是一种针对个体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旨在帮助个体提高感觉统合能力,从而改善学习、行为和社交功能。虽然感统训练最初被广泛用于儿童,尤其是那些被诊断出有感觉统合障碍或其他神经发展障碍的孩子,例如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感统训练对于正常儿童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正常儿童进行感统训练的好处包括:

1. 提高感觉统合能力:感统训练可以帮助正常儿童提高对各种感觉信息的处理和整合能力,从而使他们在学习、运动和生活中更加得心应手。

2. 促进大脑发育:感统训练可以刺激大脑的神经元和突触发育,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

3. 提高社交能力:感统训练通常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可以帮助儿童在和其他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提高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增强自信心:通过感统训练,正常儿童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尊心。

5. 预防和改善感统失调:感统训练可以帮助正常儿童预防和纠正感统失调,从而降低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问题的风险。

总之,感统训练对于正常儿童来说是有必要的。当然,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是否需要进行感统训练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判断。如有疑虑,建议咨询专

业医生或心理学家。

回答者:问答观止日期:2017年05月08日

作者:润润妈妈

我的儿子性格活泼、好动。两岁送入后沙峪附近的国际幼儿园进行的美式教育,造就了儿子更加狂野、躁动的性格。儿子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各种早教培训机构都是成绩优秀、超强记忆力、创造力还有领导力的领军人物。由于家里老人的原因,在儿子三岁的时候我们搬回市区住,选择了另外一些离家近的幼儿园和教育机构,从这个时候我的噩梦开始了,儿子在不同的机构上学后不久,都遭到了婉言拒绝,明确的说就是 劝退 。作为家长有时我会力争说服他们留下我儿子,但是看到老师潸然泪下,请求我支持理解的时候,我也只能长叹一声签字同意退学啦。看到这里很多爸爸妈妈会想是什么原因让你儿子总被学校劝退呢?我长话短说的列举几个真实案列:

1、为了报复和他抢玩具的小朋友,在小朋友床上拉粑粑,再用枕头压扁,问其原因他说那个小朋友比他高,他抢不过,就只能如此。

2、全脑开发课程,老师问所有小朋友:“小朋友们,大家好,你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干什么吗?”儿子瞬间回答:“骗我妈钱。”旁听的所有家长大笑。

3、有个课程为全球领导力,课程中老师让儿子配合找出每个英文单词,儿子不屑的说:“老师骗人,这节课我是老板,我为什么听你指挥。”老师坚持让儿子完成任务,在主教老师回身写题目,助教发教具的时候,儿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蹬着小椅子打开教室里面的锁,把小朋友全部放出教室,由他带领一起在楼道里四散狂奔。整个教学楼道瞬间景象热闹非凡,小孩跑,家长追,老师逮。儿子在一边喊着耶耶耶耶。

4、儿子的动作超级快,能准确发现类似84消毒液、厕清一类东西,毫无声息的勾兑到老师喝水的杯子里。原因是老师总是玩手机,没有回答他的提问。

5、儿子上任何课程从来不坐着超过5分钟,然后会有各种新奇百怪的招数影响其他小朋友上课,或报复老师的恶作剧。

当这一切每天不停发生时候,我大哭过,大叫过,全部没有用。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 儿童感统训练课程, 这个对于一般家长都很陌生的名字。通过儿子进行感统训练的过程我慢慢开始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感觉统合训练的知识。

感觉统合简称SI, 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感觉统合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脑必须以灵活的,不断变化的方式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比较,选择,联系,增强或抑制,做出综合判断,形成可执行指令。所以感觉统合不只是感觉器官“感受刺激“的过程,而是脑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加工过程。

那么感觉统合失调是什么意思呢? 感统合失调简称SID,是指个体的某一感觉系统,感觉系统之间,感觉系统与运动系统之间等的信息组织与整合不协调,导致信息统合过程发生异常,出现对刺激的不敏感或过分敏感,行为顾此失彼的现象。

家长们应该何判断孩子是否感统失调呢?感统失调的孩子一般会有什么症状呢? 判断孩子,是否感统失调,方法非常简单。人的感觉统合系统分为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前庭觉与本体觉七大感官。

1、视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在阅读时候常出现跳行,多字少字,颠倒顺序,写字出格,偏旁部首颠倒,有的甚至不愿意认字,计算时候常把结果写颠倒,题目阅读书写错误,在生活中经常丢三落四;时间长了,必然会造成学习成绩下降,跟不上学习进度,从而产生自卑,厌学情绪。导致旷课逃学。

2、听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则多数表现为把老师,家长的话充耳不闻,同时这样的儿童由于注意力不够,进而记忆力也减弱。不喜欢和别人说话,认为听别人说话是与自己无关的。

3、触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往往对别人的触摸非常敏感,总是担惊受怕的样子,不合群,孤僻,表现出不安,缺乏自信,自言自语,无法和人沟通,抵触和外人沟通,甚至怕理发,洗澡等等日常生活的活动。挑食厌食,拒绝改变环境,害怕陌生环境。咬手指,爱哭,爱玩弄生殖器。脾气暴躁,不喜欢他人触摸,反应能力快。

4、平衡统合失调的孩子做事协调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易将鞋穿反,晕车,没方向感。在游戏中也无法控制方向。距离观测不准,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做事情协调能力差,对事物兴趣总是逐渐减少。

5、本体统合失调的孩子,肢体不协调,多数不会跳绳,跑步跳跃动作不协调,容易受挫,笨手笨脚,甚至口吃。有些孩子甚至表现为语言发展迟缓,表达能力极差。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务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精细动作不会做,或做不好,比如系鞋带扣扣子,用筷子,手工能力差。由于孩子总是顾忌身体如何行动,手脚不灵活,因此心情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长期就会表现出自卑。

6、前庭统合失调,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小动作不断。比一般孩子更能给家长老师添麻烦。逻辑能力陷于混乱中。如此这般的学生一旦幼升小,会是困难重重的。

原因如下:

A、不能安静听讲超过5分钟。

B、小动作,恶作剧,扰乱课堂纪律不断。影响其他小朋友上课。老师无法进行正常教学。

C、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可能会冷处理,就是不闻不问,放弃不管。久而久之孩子感觉到被孤立,没老师注意自己,就会变本加厉的出新恶作剧种类以引起老师同学的关注。恶性循环的后果就是孩子自卑,痛恨学习,痛恨学校,很早会逃学和社会闲散人员混迹一起,寻求帮助,认可,一起返回学校报复同学,报复老师。

像我儿子这种偏重于平衡能力感统失调,前庭统合失调的孩子,给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活泼,可爱,好动。这样的孩子智力测验和各种学习成绩都不错,但是他们却存在在不同程度的学习能力问题。比如注意力缺陷,对各种刺激来者不拒,缺乏有效的甄别和过滤,难以集中精力投入当前的学习中,习惯游离在学习活动的边缘,或学习活动时断时续。学习过程中易受到外界轻微的影响,即刻脱离学习活动,脱轨易入轨难。上课玩耍任何自认为有趣的但是和学习无关的物品,时而会起身拿起蜡笔在墙壁上乱画,时而突然大展歌喉带领全班小朋友载歌载舞一起脱轨学习状态。

自从感统训练后儿子的各个方面大有改变。因为我看到了效果,因为我爱儿子也开始痴迷于对感统教育的学习。儿子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专注力提高了,能静下心看书学习,画画了。儿子从开始不能独立走平衡木,到现在双脚弹跳力让我欣喜若狂。体重没变,身高增长了。不挑食了吃肉吃菜,还不用追着喂饭了。因为看到儿子的变化过于开心,所以有点语无伦次了。有些家长可能会说你怎么证明你儿子专注力学习能力提高了,那我就说个简单的例子:儿子以前上任何课程绝对不会在坐位上坐过5分钟,现在每周陪我去上《心理学测量与统计》如此乏味的课程,居然能坐到一个小时之多。而且现在自己看书学习热带雨林的植物为什么没年轮、软体动物的起源、单细胞动物和多细胞动物的区别、火山形成的过程、极地大陆的形成。我真的想说与其让孩子不停的学习各种学科,不如让孩子掌握了学习能力,自觉主动快乐有效的学习。不说了,儿子迷的毛病又犯了。

最后我想说很多妈妈不知道其实大脑的学习有赖于身体感觉的输入,感觉统合正常发育发展,其大脑才能有效的指挥身体及感官应对环境需求做出适应的反应。感觉统合发育正常的孩子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力,而感统失调的孩子您给报再多的学科培训也是孩子痛苦,您纠结。

回答者:育儿行动派日期:2017年07月18日·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

许多爸爸妈妈们关心,我的孩子是否要报班、去某些机构做感觉统合的训练吗?先给出一个总体意见:

要不要去机构训练,这是因人而异的。

但行动派认为,只要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感统,了解感统失调的症状和训练办法,你就会发现,许多训练在家中、户外都可以进行。如果爸爸妈妈没有时间陪孩子进行相关运动,或者是宝宝情况较为特殊,需要加强训练,也是可以选择一些正规机构进行训练的。

首先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统”是指将 人体器官 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在人类遗传基因中,都有 感觉统合 的基本能力,每个宝宝生下来,就拥有此能力,但是这种本能必须在婴幼儿时期和环境的互动中,在大脑中身体不断地 顺应 反应下才能高度健全地发展。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无法发展。人类从婴幼儿时代到老年的整个生命过程中, 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感觉统合的过程。如果大脑对身体感觉器官输入信息的统合能力不足,身体感官与大脑的学习便会协调不佳,造成混乱,出现 感觉统合失调 现象。

那孩子们为什么会出现感统失调呢?

1.生理原因(先天性的)
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
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
因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幼儿造成的伤害。
2.环境及人为的原因(后天性的)
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
父母太忙碌,辅导少而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
出生后,没让孩子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
父母或保姆不准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脏,从而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
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严,人为地造成孩子压力太大,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太少造成精神上的伤害,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等等 。

所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运动和锻炼的时间,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在家庭中进行简单的感统训练,如果爸爸妈妈没有时间带孩子训练,那给孩子一些专业的训练也是不错的选择。

回答者:Carrie萌育儿研习社日期:2018年04月25日

市面上好多早教中心、教育机构,都开展了“感统课程”。那各方面都挺正常的小朋友,有没有必要去上呢?

首先,“感统”对任何小孩子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比起发现孩子感统失调后再去着急的找医生,孩子从小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练习才是正解。

我们接下来就分步骤详细说说:

感觉统合是啥意思?

感统失调是怎么回事?

市面上的各种感统课程,到底有没有必要带孩子去上?

先说说“感统”是怎么回事。

通常来说,我们可以把感统理解为:人通过感官来获取外界信息,并处理做出积极的反应的一种能力。

没有感统,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就无法协调,无法及时的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而感官就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平衡感、空间感等等。

感觉统合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任何幼儿期的孩子,都必须经由感觉学习,大脑才能有效地发展出完整的思考能力,产生自发自动的学习效果。

这也就是为啥孩子看见任何东西,都想 抠抠、摸摸、甚至舔舔 的原因。

然而,大脑分了100多万个感觉区,对同时输入的许多感官信息,必须迅速、完整地协调和整合,否则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就会收到影响了。

也就是说, 孩子不仅需要感觉学习,还需要感觉统合的学习

对感觉的教育与对感觉统合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 正因为人有感觉统合的能力,所有的学习和动作才能顺利进行。

可是你知道吗,感统也是会失调的。

据调查,目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人数大约要占到学生总数的 5%—10%

除了先天性的,比如:胎儿胎位不正、早产或剖腹产、怀孕期间吃药或打针等原因,孩子出生后没有得到足够的感官刺激也有可能会造成孩子的感官失调。

一旦大脑无法有效的整合我们身体各个感觉器官所传达的信息,就会导致孩子产生一些列的问题。

感统失调的表现

见下图↓,可收藏慢慢观看

如何预防孩子感统失调?

方法一: 尽可能多让宝宝爬行

爬行可以促进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从而有效预防感统失调,所以妈妈们可别着急着让宝宝直接学走路,而漏掉“学爬”这一重要环节,要尽可能地让宝宝们爬行。

方法二: 多抱抱宝宝

妈妈经常和宝宝保持肢体接触,可以促进他的触觉功能发育;

妈妈们经常抱摇宝宝,可以促进他的前庭平衡功能发育;

妈妈们经常和宝宝说话,可以促进他的语言功能发育;

而这些功能是感觉统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法三: 多让宝宝“做事”

平时可以多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事。

比如搬搬小椅子、自己刷牙洗脸、尝试搓搓小袜子、和妈妈一起给花浇浇水等等。这样,不仅能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还能够锻炼他们手部精细动作,预防感统失调。

方法四: 不要过多的限制宝宝的行动

允许宝宝吸手指、咬玩具,不要过多限制孩子的活动,可与宝宝玩游戏,积极参加户外活动。鼓励宝宝多看、多听、多接触、多尝试。

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抠抠、摸摸、舔舔、甚至扔扔,都是值得鼓励的探索行为。

如果孩子平时是托付给老人或保姆照顾,那就更需要注意这个问题。毕竟出于体力和精力上的原因,老人可能相对来说比较保守,而且让老人家频繁带孩子进行户外体能活动,也会比较吃力,于是很可能不自觉地限制了孩子的活动。

市面上的感统课程值不值得上?

其实上面已经介绍了4个方法,来预防孩子出现“感统失调”。如果想把这些方法实践好,在家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孩子选择一家专业的早教机构,确实是挺有帮助的。

首先从环境上 ,孩子能享受到比较清洁安全的 攀爬设备 、各种丰富的 玩具教具

而且,课堂上专业的老师,在孩子一岁之前,可以通过课上的游戏来刺激孩子的感官体验,两岁左右通过课堂上的游戏促进想象力、三岁左右通过课堂游戏强调规则感以及社交技能的培养……

这样的丰富环境,不仅仅是在帮助孩子学习“ 感觉统合 ”,更能给孩子提供一个 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

但如果家长能够 在家、或者家的附近,利用自己的社交圈 ,给孩子提供 早期成长所需的丰富环境 ,又是个善于汲取新知识的 学习型家长 ,能给孩子带来 高质量的陪伴 ,那你当然可以不报任何班,即便你身边的朋友都报名了,你也不需要焦虑的。

不管是在家,还是在“早教班”,只要都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好。我们之前也说过,比起发现孩子感统失调后再去着急的找医生,孩子从小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练习才是正解。

孩子“好像”有点感统失调,要赶紧报“感统课程”吗?

任何的 “感觉统合”课程只是辅助的治疗手段 ,对孩子的肢体协调确实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 感统失调 ”是一个 医学上 的概念,还是需要听从专业医生的诊断。

而且, 并非所有“感统失调”的孩子都适合训练。

例如视觉、听觉较差的孩子,可能就会出现认字困难;有学习、书写障碍的孩子,可能就无法在上课时候理解老师的意思,这些都没有办法通过感统课程训练达到治疗效果,需要听从专业医生的治疗建议。

因此,建议家长在选择课程前,先到医院的儿童专科进行诊断,确实需要进行感统课程训练时候再去参加。

感统失调是不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消失的,所以一定要及时矫正。

回答者:Leon56099日期:2018年08月02日

正常的孩子也是可以有必要进行感统训练的。

感统训练是脑功能的训练,对孩子的注意力、语言表达、社交等方面都有提升,正常的孩子这些方面都是需要提升的。

为什么有的孩子听一遍就能吸收知识,有的孩子要听四五遍才能理解呢?不能说听四五遍才能理解的孩子是特殊儿童吧。其实这个就是感统能力在作祟。因为孩子听一遍就能吸收老师讲的内容,大脑的脑神经比较多,处理的比较快。而脑神经比较少的老师讲到下一个知识点了,他还在回味上一个,自然就不能跟上进度了。

通过感统训练激发脑神经,对孩子的理解,社交,情绪控制、情商等方面都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