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自称汉中王,有以下几个原因:
● 政治需求:古代强调忠贞不二,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刘备打出汉中王这块牌子,会带来不可思量的政治影响力和政治利益。
● 避免冲突:汉献帝还在位,刘备立马称国王不合适,自称汉中王,显示自己没野心,符合当时的政治需要。
● 自保需要:汉王是君,汉中王是臣,完全是为了自保。
需要注意的是,《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其内容并不完全等同于历史事实。
汉中王的称号不是刘备自称,魏王、吴王的称号也不是曹操和孙权自称,进王位是由群臣奏请的结果,这三位雄主不会傻到自己称王,只会按示群臣是时候劝进了。而群臣也会审时度势的向主公提出进何种王位,这也是群臣商讨的结果。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为“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这里的群下排列为马超、许靖、庞羲、射援、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赖恭、法正、李严等一百二十余人。而在劝进表里着重说明了刘备在汉中之战里的丰功伟绩,因此劝进为汉中王。
自操破于汉中,海内英雄望风蚁附,而爵号不显,九锡未加,非所以镇卫社稷,光昭万世也。奉辞在外,礼命断绝。昔河西太守梁统等值汉中兴,限于山河,位同权均,不能相率,咸推窦融以为元帅,卒立效绩,摧破隗嚣。今社稷之难,急于陇、蜀,操外吞天下,内残群寮,朝廷有萧墙之危,而御侮未建,可为寒心。臣等辄依旧典,封备 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
纵观刘备戎马一生的战绩,也就是汉中之战才是刘备御驾亲征并取得全面胜利的战争,那么吞并汉中之后,以汉中王劝进是最为恰当的称谓,也是刘备心里最想要的称谓,为何呢?
群臣奏表里写到了“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夫权宜之制,苟利社稷,专之可也。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矫罪,虽死无恨”。这样的奏请套路完全是当年汉高祖刘邦走的路数,首先被封为汉中王的刘邦,也是以汉中、巴蜀为根基才统一全国的,这等奏请不是正合刘备心意么?
后来在沔阳设坛场,陈兵列众,群臣陪位,读奏讫,御王冠于刘备。这是一场群臣带着功利之心,迎合刘备之意的演出,刘备用一场大胜赢得劝进加冕的机会,群臣用一场劝进赢得官职爵位的提升,双赢之下,刘备就成了“汉中王”。
大概有两层意思。一是宣示战绩和主权,向曹操示威。
汉中之战前,刘备单挑曹操,从没赢过。
打一次输一次,打十次输十次。
刘备倒是不怕曹操的部将。夏侯惇、李典等人都曾被他击败过。但只要曹操亲征,刘备就只能跑路了。每次都是溃败,或是还没碰见曹操就提前跑路了。
当时人都知道,知道刘备见了曹操,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
虽然此前的赤壁之战,曹操输了,且刘备也有一定贡献。然而谁都知道,周瑜才是孙刘联军总指挥。赤壁首功之臣是周瑜。
因此,汉中之战可以说是刘备一生,唯一一次单挑打赢了曹操。而且还是大胜,打得曹军异常狼狈,灰溜溜的退出了汉中。
既然是一场罕见胜利,那就值得宣传了。
需要大力宣传,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件事。
而刘备自封汉中王,显然就是最好的宣传方式和恶心曹操的手段。
相比于汉中王,蜀王就差点意思了。
一来,蜀郡偏居西南,离中原太远。称蜀王缺乏进取之意。只会让世人认为刘备是个偏安西南的庸人。
二来,蜀地之主曾是刘璋。刘备称蜀王会让人联想到他此前吞并同宗地盘这件事情。起不到宣传作用。
甚至于,在宣传上会起副作用。
对于当时刘备的而言,维持一个良好名声还是十分重要的。
不管怎么说。就算刘备再怎么洒脱,不稀罕别人夸他。他也必然不希望被别人揶揄自己曾经抢刘璋地盘的丑事。
第二层意思是打擦边球,效法刘邦,以示自己的正统地位。
刘姓宗室,占据巴蜀和汉中,这个表述会让世人先想到谁?
肯定就是刘邦了。
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握有法统。刘备此前在法统方面一直都被曹操压着。
别看他姓刘,是汉室宗亲。但要论法统,曹操才是汉相,刘备和孙权一样,都只是不服朝廷命令的叛贼。
在刘备看来,自己肯定要与曹操争夺话语权和法统。此前,他没能力争。
但当夺取汉中,他几乎获得了与刘邦在楚汉相争前,一样的政治资源后(只是限定于本方实力而言,如果算上大环境,也就是算上对手的实力。刘备的资源远不如刘邦),他也就有实力与曹操争法统了。
这种时候,刘备称“汉中王”,很容易让人想到刘邦的“汉王”。
无非只是朝廷的国号是“汉”,刘备还不敢明目张胆的称“汉王”,只能是称“汉中王”而已。
刘备自立为王,没经皇帝确认,确实不符合汉朝封王的规矩。但曹操封王时,就已经坏了刘邦定下的“非刘氏不得封王”的老规矩。
规矩早就被毁了,刘备也就不忌惮了。
因此刘备称汉中王,不仅在当时拥刘反曹的人当中,能掀起巨大的影响和号召力。而且对于欲图篡汉自立的曹操集团来说,也是一场巨大的政治攻势。
这场政治攻势影响到了后来的襄樊之战:很多人相信刘备有可能复制当年刘邦故事,从汉中入关中,然后消灭群雄。故而在关羽北伐襄樊时,很多人都起兵响应关羽。而曹操也就是因此而彻底打消篡汉自立的念头。
值得一提的是。
曹操的魏王,刘备的汉中王,孙权的吴王。
王号都不是乱取的。
汉朝封王,本有规章。
西汉王国,同州。东汉王国,同郡。
曹操、刘备、孙权的王号,都是按东汉郡名而命名的。
比如曹操的封地在邺城,邺城属于魏郡。所以曹操的爵位便是“魏公”、“魏王”。
不是说曹操觉得“魏”听起来霸气,直接给自己挑的王号,让汉献帝在诏书上盖章确认。
刘备打下汉中郡,在汉中称王,其自称爵位便是汉中王。
同理,孙权的吴王,“吴”不是指长江下游南岸一带的地域概念。而是“吴郡”的意思。
吴王就是“吴郡的王”。这一点要弄清楚。
其实孙权可以称“长沙王”。
因为长沙是郡,符合东汉封王规章。且孙坚也曾担任长沙太守。不过孙权把长沙王的爵位追封给大哥孙策了。(成都当时只是县,属于蜀郡管辖。所以刘备不能称成都王)
总的来说。汉中之战对刘备的意义很大,堪称是蜀汉的立国之战。刘备自称汉中王,而不是蜀王,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政治上造势,帮助自己下一步拿下关中或凉州地区。
刘备称汉中王不称蜀王,是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对自己最有利的一种称王方式。在汉中之战结束之后,刘备的地盘得到了巩固,占领了一个州的领土。这时候刘备的身份仅仅是汉朝的左将军,曹操手下的于禁都做到了左将军的职位,刘备自己官职过低,将领们也得不到比较好的分封,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扩大。 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为以后称帝做基础,刘备在众人的拥戴下自立为王。
因为刘备是自立为王,想要称什么王,只是刘备一句话的事情。 像曹操称魏王,是因为曹操的统治中心是战国时期的魏国,孙权称吴王是因为东吴的政治中心是吴郡,也就是春秋时期的吴国。曹操和孙权称王都没有太多的讲究,直接采用了历史地名。 可是刘备不一样,他是皇叔,是汉朝的宗亲,刘备在称王的时候肯定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在汉中王和蜀王的对比上,蜀地是古代的蜀国,比较符合封王的标准。况且古代对于单字王比较尊崇,自立为王都是单字王居多。 而且蜀地是刘备的统治中心,刘备的首都在成都,属于蜀郡地区。汉中则是属于蜀汉的边境地区,容易发生战乱,随时可能会被曹操再一次夺走。而且汉中地区的人口密度也不如蜀地,汉中之战时期,曹操把当地的百姓都迁移走了8万户,留给了刘备一个荒无人烟的空城。
如果仅仅看地理位置和人口经济,蜀王似乎更适合刘备,但是刘备称王并不一定非要在那里建都。刘备称汉中王之后,统治中心依然还是蜀地。 而且汉中王的政治意义巨大,远胜于蜀王的政治意义。汉中和汉只有一字之差,刘备称王的时候,汉朝还存在,所以不能称汉王,只能在其中加了一个中字,为以后称帝的时候打下了基础。
如果按照避讳的标准,汉中王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刘备是自立为王,也就没人能够管他了。除了汉中王和汉朝有一个字相同之外,汉中王还和刘邦的封号比较像。刘邦第一次攻占关中的时候,就自立为关中王,和汉中王只有一字之差。等到项羽军队攻破了关中之后,刘邦被迫取消了这个称号。后来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故意把刘邦分封到了巴蜀两地。为了不留下话柄,项羽把汉中封给了刘邦,让刘邦做了汉王。当时刘邦的实际称号也是汉中王,只是为了表示尊敬简称单字汉王。
刘备取名汉中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刘备称帝的时候,直接把中字去掉,国号依然是汉朝。蜀汉只是后人的习惯称谓,实际上刘备和刘禅时期,蜀国对内都是自称汉国。刘备虽然自立为汉中王,却在称王后再也没有去过汉中。从刘备称王到刘备称帝,刘备一直都在成都地区准备东征。东征结束后,刘备就病死了。这样看的话,汉中王只是刘备的政治口号,能给刘备带来很多政治利益,远比蜀王更加实用。
谢谢邀请!刘备一生戎马,命运多舛。在六十岁时,公元219年7月,在汉中自立为汉中王。汉朝未灭,自立为王,按说是大逆不道的,可是当时曹操把住了汉朝的权利,曹操也早就称魏王了。是刘邦的白马之蒙后第一个异性王。刘备自称汉中王,可以看出他的雄心壮志。当年刘邦就是被项羽封为汉中王的,刘备自立汉中王,一是告诉天下,他代表的才是汉室正统,是刘姓王。而曹操是国贼。在一个是要曹操明白,早晚是要征讨中原的,他要像高祖刘邦一样,征讨曹操!可见刘备用心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