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拒止战略

美国智库提出的“主动拒止”战略标志着美国军事和外交政策的显著转变。

传统上,从2011年开始的“亚洲支点”战略中,美国试图通过海军、空军和陆军的前瞻性部署来维持或恢复其在西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

但是这样的战略不仅导致美国国防预算剧增,达到2022年约7700亿美元,还引发了与中国和其他地区国家的紧张关系。

主动拒止战略作为一个新的框架,更注重防御性和合作性。

首先,它强调经济的可持续性。目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已经使得国防预算在2021年达到7405亿美元,对比2019年增长了近8%。

这样的增长在长期内是不可持续的。主动拒止战略旨在通过优化军事支出和与盟友合作来实现更有效的资源分配。

美国智库提出主动拒止战略:不追求颠覆中国,而是防守反击

其次,这一新战略重视与盟友的合作,尤其是在地区安全环境中。

以台湾为例,战略提议台湾从高度依赖昂贵的战机和导弹系统的传统防御策略,转向更加侧重于地面防御和游击战的战术。

这种转变有多个好处:

首先,它使台湾能更有效地阻止或迟滞潜在的侵略行动,这样的战术相对更难以被迅速和完全地压制。

其次,这种战术也更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这种重新定位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美国长期以来的一个问题,即盟友在安全责任方面“搭便车”。

2019年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开支超过了600亿美元,而与之相比,同年台湾的军事开支仅为110亿美元。

这种不平衡一直是美国内部辩论的焦点,批评者认为这样的安全责任不平衡对美国不公平。通过主动拒止战略,美国实际上是在鼓励地区盟友承担更多的安全责任。

日本和韩国也在调整自己的军事策略以适应这一新的安全环境。

日本近年来加强了与美国在导弹防御方面的合作,并开始研发一系列新的远程打击能力。

韩国则是在近年来逐渐减少对美国军队的依赖,转而发展本土的高级武器系统,如K9自行火炮和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

也就是说,主动拒止战略能够通过鼓励台湾和其他盟友进行战略和军队改革,不仅降低了美国的安全负担,也为地区安全构建了一种更加均衡和可持续的模型。

美国智库提出主动拒止战略:不追求颠覆中国,而是防守反击

2019世界主要国家军费

防止军备竞赛和核升级

主动拒止战略的另一个出色之处在于其强调防止军备竞赛和核升级。

考虑到从冷战结束以来,像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紧张关系,这种关注是非常必要的。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军费开支在过去十年内均有所增加,而这种增加往往是相互作用的,即一方增加军费会促使另一方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这样的背景下,主动拒止战略提倡采用更具"韧性"的军事布局。这种布局强调多样化、灵活性和快速部署能力,以减小在大规模冲突中因单一失败点而产生的风险。

具体来说,美国海军可能会逐渐减少对超大型航空母舰的依赖,而更多地投资于潜艇和较小型、多功能的舰艇。

从数据角度看,一个超大型航空母舰的造价通常超过100亿美元,且需要大量的维护和人员支持。相比之下,潜艇和小型舰艇通常成本更低,更容易在全球范围内部署和维护。

此外,这样的战略调整也能让美国更灵活地应对各种规模和性质的威胁,从非国家组织发起的“灰色地带”冲突到与大国之间可能出现的全面军事冲突。

美国智库提出主动拒止战略:不追求颠覆中国,而是防守反击

各国持有核弹数量(估计)

这种多样化和灵活的军事布局更加的经济实惠还与主动拒止战略的核心理念相吻合,即在维护美国和盟友的安全时,也不追求打垮其他大国,而是通过强有力的防御来实现战略目标。

并且,这种转变在理论上能够减缓核升级的脚步,因为它弱化了零和博弈的动态,即“我必须比你强大”的心态。

更重要的是,它也有助于降低意外或非计划性核升级的风险。如果双方都持有更分散、更难以被一次性摧毁的军事力量,那么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激进选项就变得相对不那么吸引人。

因此,主动拒止战略在其核心上是一种以防守反击为导向的策略,旨在通过稳健、灵活和多元的军事力量来维护地区和全球稳定。它不追求颠覆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而是着眼于创建一个更加可持续和平衡的安全环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