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您是否对亭林先生是个怎样的人_亭林先生怎么来的感到陌生?别担心,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亭林先生是个怎样的人_亭林先生怎么来的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顾炎武为什么被称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字亭林)先生从小到老都手都没放下过书(形容极爱看书,学习勤奋)出门就带一两匹瘦弱的马随身.有时候到了边塞亭障(障、城、亭、燧,都是古代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就找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对它们的注释文.(对经典的解释叫"注"或"疏". )即使遇到亲朋好友也不打招呼(默颂经典太投入,没有注意到其他事),有的时候因此(太专心的辄据鞍默)从马上跌落,也不后悔.认真仔细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亭林先生指的是谁?
顾炎武初名绛,别号亭林,字宁人,后世称为亭林先生。明朝灭亡以后改名炎武,号蒋山佣。他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祖先世代明朝为官,到了他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然中落。顾炎武从十岁起,就跟随祖父读书并受到过比较严格的儒家 ,特别是他的嗣母王氏和他讲过很多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故事,深深熏陶了他的心灵。这些对于他以后人格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顾炎武14岁正式入学,性情耿介,很有志向,与同乡归庄最为要好,并与他一起加入了政治性学术团体“复社”。两人性情特异,为乡里俗人所不容,被一并称为“归奇顾怪”。顾炎武苦读14载,在科举上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对于功名举业逐渐淡薄,于是日益发奋读书,研究实用之学,这为他以后的学术方向奠定了基础。
甲申(1644年)之变(即大顺军攻占北京,明崇祯帝自杀,后清兵入关)后,顾炎武积极投身到当时的江南抗清斗争当中。公元1645年,清兵南渡长江,攻陷南京,大肆屠杀。江南各地爆发了激烈的抗清斗争,顾炎武与归庄、吴其沆等在苏州、昆山起义。后起义失败,昆山城陷,死难者4万余人,顾炎武的生母何氏被清兵砍去右臂,两个弟弟遭杀害,好友吴其沆也被捕蒙难。顾炎武的嗣母王氏闻讯后绝食15天死节,临终时给顾炎武留下遗言:“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国恨家仇,嗣母遗言,使顾炎武终生保持了不与清廷合作的态度。此后5年中,顾炎武辗转于太湖沿岸,联络各地抗清志士,屡经磨难,甚至蒙受牢狱之灾。在这种情况下,他已经不可能继续待在江南了。
顺治十四年,顾炎武变卖家产,只身北上,开始了终其后半生的漫游生活。在25年间,他遍历大河上下,所到之处,即考察山川形势、风土人情,同时广交师友,砥砺学问。后人记载顾炎武在旅途当中往往用骡马载书随行,每到一处,都会访问当地故老,将所见所闻与书中的记载相参照,一旦发现不同之处就记录下来,详加考辨。他一生学问的结晶《日知录》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完成的。
在后半生的羁旅生涯中,顾炎武坚守他的遗民身份,终生不渝。康熙十七年,当时朝议以撰修《明史》,特开博学鸿词科,征举海内名士。顾炎武的同乡叶方霭等人联合举荐他,遭顾炎武回信严词拒绝。第二年清廷还不死心,让主持编写《明史》的大学士熊赐履派了两个差人来到华阴,请顾炎武到北京做他的助手,顾炎武以死自誓,绝不仕清。顾炎武不与清政权合作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他不与清朝的名公巨卿有所交往,即使与自己的亲外甥、当时担任清廷 的徐乾学兄弟,也很少走动。有一次,徐乾学坚邀舅舅到家中做客,他无奈去了,但拒绝饮宴,以表示不食清禄之义。后来徐乾学兄弟在江南替他买田置地,多次请他回故乡养老,顾炎武始终不肯南归。1680年,顾炎武原配王硕人于昆山病故,顾炎武吩咐仆人买来香烛等祭品,布置好妻子的灵位,他恭恭敬敬地拜了几拜,痛哭失声。“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地下相逢告父姥,遗民犹有一人存。”这是顾炎武悼念妻子的诗。大意是:妻子逝世在遥远的江南小镇,送妻子入土为安的仅有6岁的长孙。在地下你见到年迈的父母,请禀告二老吧:明朝的遗民还有我这个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作为一个江南文人竟然留寓北方达20多年,游历北方大地,无非是为了乘机而起推翻清朝统治,其民族气节一直以来激励很多志士仁人。他的政治思想,特别是他的民族性,对于后来的晚清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引导性作用,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在反对清朝政府的时候,自署名章绛,同顾炎武初名,可见顾炎武思想的影响力之深远。
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初四,顾炎武在山西曲沃韩姓友人家,上马时不幸失足,初九丑刻与世长辞,享年70岁。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