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今天可以说是‘内外交困’,它推行‘北约亚太化’只会加速北约的走衰。”
“对于美国而言,欧洲比中国、俄罗斯要棘手得多。”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正在加速推进‘北约亚太化’,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北约是冷战时代的产物,但是一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地搅动国际安全局势。在东方卫视9月23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研究员宋鲁郑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
《这就是中国》第251期:对北约“亚太化”说“不”
张维为演讲
2024年7月,北约庆祝自己成立75周年。美国总统拜登决定还是要大肆庆祝一番,所以他召集北约成员国首脑来华盛顿开了一次峰会。
7月11日,峰会的最后一天,拜登向与会者介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时候,说成了“有请乌克兰总统普京”,全场都惊呆了。几个小时之后,在新闻发布会上,他又犯糊涂,把自己的副手哈里斯称为“美国副总统特朗普”。
这些戏剧性的场面使人产生一种感觉:北约的前景摇摇欲坠。
这次峰会发表了《华盛顿峰会宣言》,它竟然指责中国“持续挑战北约利益、安全和价值观”,“中国已成为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决定性支持者”。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也公开指责中国带来所谓“严峻安全挑战”,他提出北约需加大同印太国家接触,并计划同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海上演习等等。
7月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出席北约峰会的领导人参加合影仪式。
其实,北约今天的处境可以说是“内外交困”,它在这个时间点推行“亚太北约化”或者“北约亚太化”,只会加速北约的走衰。
从外部环境来看,各国质疑北约的声音日益增多。根据2024年1月欧盟范围内12个国家的一项民调,只有10%的人相信乌克兰能够打败俄罗斯,而预测俄罗斯将获胜的人是20%,多数欧洲人都期待以某种“妥协”的形式来解决这场冲突。
从北约内部的情况来看,多个成员国政坛正在发生动荡,其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美国,因为美国正面临大选。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公开表示一旦他执政,他想立刻结束俄乌冲突,他认为北约已经花了太多美国人的钱。虽然哈里斯已经取代拜登参加总统竞选,但这还是安抚不了北约成员忐忑不安的心。
至于北约这次峰会对中国的高调指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大概有这么几个。
一个是自从2017年美国把中国定位为“首要竞争对手”后,美国就在推动北约的反华转向。北约在2022年马德里峰会出台的“战略概念”文件中,已经把中国定位为“系统性挑战”。
此外,北约要为自己在乌克兰的困境甩锅,而甩锅最好的借口就是指控“中国支持俄罗斯”,甚至指责“中国不愿意因为俄乌冲突而放弃同俄罗斯的正常贸易”。中国和俄罗斯都是主权独立的大国,而且有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大力发展双边贸易从来都是中俄关系的重中之重。
北约还污蔑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所谓的“军民两用品”,这纯属无稽之谈。在国际贸易中,大家都应该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以“军民两用品”这一模糊概念来混淆是非,将破坏国际贸易规则。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回答西方对中国的这类指控时,他是这样说的:“俄罗斯进口武器的零部件和军民两用物资超过60%来自美国和西方国家,被乌克兰摧毁的俄方装备95%的关键零部件也来自西方,俄制武器72%的西方零部件来自美国公司,不知美方对此如何解释?”
林剑还指出,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的贸易也没有中断,对俄贸易去年高达1300多亿美元,占俄罗斯外贸总量的18%。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没有参与对俄的制裁,或者也没有中断对俄的贸易,所以美方的锅怎么甩也甩不到中国头上。
当然,北约这次发飙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与白俄罗斯进行了一场联合军演,这使北约有点尴尬。
大家知道,在白俄罗斯西南边境与乌克兰和波兰接壤的地区,北约在增加军事部署,直接威胁了白俄罗斯的安全,特别是敏感的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地区的安全。我们不妨看一下事件发展的时间轴:
7月4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阿斯塔纳参加上合峰会,白俄罗斯成为上合组织的正式成员。
7月7日,中国国防部网站发布消息,中国和白俄罗斯军队将举行“雄鹰突击-2024”联合反恐演练。这符合上合组织促进反恐合作的宗旨。演习从7月8日持续至19日,横跨这次北约峰会的会期。
在7月11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中国与白俄罗斯的军演,说地点距离白俄罗斯和波兰边界只有几公里,也就是说与北约边界也只有几公里。中方是否了解这可能被视为来自中国的一种挑衅或者威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已经多次阐明我们的立场,这是中白之间正常的军事交流合作,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从我们看到的公开信息,这场军演也是中白双方早在去年就定下的。
北约的反应显然过度了,更何况北约已经公开讨论针对中国的“亚太北约化”。一些北约国家舰支和战机也在中国周边海空进行活动,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
今年5月初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前夕,我去巴黎参加中法智库交流。在讨论俄乌冲突时,我说:
“俄乌冲突是一个悲剧,中国和俄罗斯、乌克兰都是朋友,特别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冲突。回望过去,国际上很多智者,包括像乔治 凯南、基辛格这样的人物,早就指出如果北约不停地东扩,一定会引起俄罗斯的强烈的反应。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欧洲主要国家还是选择支持北约的五次东扩,直至这场悲剧的发生。
我们中国非常明确:绝不允许北约东扩到亚洲,一次都不允许。我们的态度是坚决反对、坚决拒绝、坚决抗议、坚决抵制。”
这次北约峰会再一次公开染指亚太,但这种企图必将以失败告终。
原因并不复杂,一是有强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存在,我们说这个地区不能生战,就是不能生战。任何域内国家如果要配合美国搞乱亚洲,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二是它违背亚太地区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意愿。仅这个地区的中国-东盟这个板块,人口20多亿,一直坚持独立自主和和平发展的主线,使这个地区享受了四五十年和平、发展与繁荣。虽然菲律宾现政权想在南海问题上倚重美国,不时地挑起一些事端,但它的行为也违背了多数东盟国家的意志,
三是北约现在连应对一场俄乌冲突的力量都捉襟见肘,多数北约成员国更不希望与中国进行阵营对抗。
四是美国在亚太的盟友都有各自的算盘,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绑在美国的战车上的也是极少数。
比方说,日本的民调表明,大部分日本国民都反对直接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韩国对中国维持半岛和平的作用一直抱有期待,前年时任美国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后到访首尔,高度亲美的韩国尹锡悦总统也避而不见;澳大利亚政府公开表示不会因为购买英美的核潜艇就理所当然地卷入台海冲突,澳大利亚总理甚至找理由没有出席这次华盛顿北约峰会;至于印度,尽管QUAD(四方安全对话)经常被称为“印太小北约”,但印度反复表示自己奉行不结盟的政策,不是美国的盟国。
五是从历史经验来看,即使在冷战时期,美国曾按照北约模式在这个地区组织过一个叫“东南亚条约组织”,以遏制所谓“亚洲的共产主义势力”,结果也以失败告终。
总之,多重因素决定了“亚太北约化”更可能是美国的一场白日梦。亚太多数国家过去数十年,摒弃冷战思维,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赢得了长达四五十年的和平、发展与繁荣,这向世界昭示了什么才是人间正道。
宋鲁郑演讲
一说起北约,从咱们中国人的角度来说它比较遥远,在北大西洋;但是最近几年,我们发现北约在慢慢向中国走近。不过我个人认为,北约的前景不乐观,主要有三个理由。
第一,北约当时之所以能够创立,是因为它有一个外部共同的威胁——苏联;而现在,它们内部已经没有共识了。
美国要把中国当作一个主要威胁。这当然不是因为我们中国的和平发展威胁到美国的安全,而是因为我们的发展有可能让很多国家有别的选择,这会影响它的霸主地位。我们中国几十年来不搞集团对抗,也不搞对外输出价值观、意识形态,其他国家愿意学我,可以呀,只要符合自己的国情。
从欧洲国家来看,已经不再追求霸权,所以它们不认为中国的发展是威胁,恰恰相反,是机会。所以你看,欧洲和美国在“谁是它的威胁”这个认识上就有分歧了。特别是欧洲,觉得自己和中国相距遥远,本来就不存在地缘政治张力。
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法国坚决反对北约在日本设办事处,还多次重申北约的地理范围就是大西洋,不要搞到太平洋去。
法国总统马克龙资料图:新华社
第二个理由,就是北约内部有了重大的战略利益分歧。
对美国来说,二战以后,它最大的国家利益是什么?是维持住霸主地位——不管是对付苏联,还是今天的中国,它必须要号令整个西方。
但冷战结束后的欧洲,它的最高利益是什么?要一体化,要战略自主,要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存在。所以它既需要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还需要一个多极化的世界。过去有一个共同的威胁,可以服从一下美国;可现在没有共同的威胁了,自己的利益就会突出来。所以美欧在最高国家战略利益上的冲突就没办法妥协了。
当然了,对于美国而言,欧洲比中国、俄罗斯要棘手得多。它要遏制中俄,它可以以价值观为借口;而欧洲与它有一样的价值观,找什么借口呢?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俄乌冲突它要拱火,再借机破坏掉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联结。它用这种比较隐蔽的手法去破坏欧洲,说明美国明线是遏制中俄,暗线还是遏制欧洲。
第三个理由,欧美自身面临重大的挑战,政治衰败难以遏制,日益丧失支撑北约的经济力量。
北约的强大,必须得有同样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但是现在,欧美由于一些原因,经济实力在慢慢丧失。
我们看看二十一世纪以来,欧美发生了多少事情:先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然后是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再就是“阿拉伯之春”引发的难民危机,还有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以及现在的俄乌冲突,每一次都严重地削弱了欧美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特别是当下席卷欧美的民粹主义,直接对它的政治安全、政治稳定构成了挑战。
虽然欧美出现问题的原因有所不同,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它们的政治体制失能、失灵,解决不了问题,无法应对时代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各个成员国越来越难以承受北约的军费。
也就是说,今天的北约是个什么现状呢?第一,外部没有共同的威胁;第二,内部还存在着战略利益的重大分歧,一个要号令西方,一个要搞战略自主;第三,它们的经济实力在下滑。从结构性、历史性的角度来看,北约确实是没有前景的。
4月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北约总部拍摄的北约成立75周年敬献花篮仪式。新华社
圆桌讨论
主持人:北约这个组织迄今已有75年,光是冷战后的存续时间,就已经超过了冷战前的;冷战时对抗华约,但现在华约已散,北约还在。北约从冷战一直存续到现在,而且持续不断地扰动国际安全局势。它到底靠的是什么?它是怎么延续它的生命的?
张维为:北约是美国主导的,所以英文中有个说法——Keep America in,即把美国留在欧洲;Keep Russia out,把俄罗斯排在外边;Keep Germany down,把德国摁下来。这是北约存在的基本目标。
美国这样做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最害怕欧洲、俄罗斯再加上中国这个欧亚板块连成一片,然后美国、英国变成孤岛,英国变成孤岛,所以它无论如何至少要把俄罗斯和欧洲给分开来。这也是为什么它拱火北约东扩,最终导致俄乌冲突爆发,使欧洲、俄罗斯完全地分开。
从未来发展来看,美国的目的不会变的;欧洲自己独立自主的力量能够增长到什么程度,这是变数。
主持人:张老师说北约存续下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力就是美国,美国需要北约;但您刚才也说了这个是它的不变量,它的变量就在于欧洲是不是那么需要北约。然而问题就在于,因为北约它是个军事组织、政治联盟,对欧洲来说,它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防务自主问题,当它的防务自主不了的时候,北约对欧洲来说是不是就是需要的?
宋鲁郑:北约能存续到现在,我觉得和前南斯拉夫发生的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的战争,还有伊拉克的战争这三场战争有关系,其中有两场战争都是美国捏造证据。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俄罗斯的复兴,使得北约又有了新的目标,开始挤压、反击它。
张维为:现在的欧洲是非常狼狈的,它的利益受损严重,但它的军力不够。你看2021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时候,它都没有通知欧洲的成员,自己就走了。我们当时跟荷兰智库有个对话,他说“我们非常狼狈,自己连大型运输机也没有,所以只能听美国的,它派飞机,我们才能撤走。”欧洲小国林立,尽管马克龙说北约“脑死亡”了,但最后他还是不得不和美国合作。
这是欧洲今天狼狈的地方,它们有强烈的无力感,但这也是美国造成的,美国就是希望它们无力。而且,美国在主要的国家——除了法国,像德国、意大利等——都有大量的驻军。
主持人:所以,冷战后北约仍能存续至今,并持续发挥作用,一方面是美国主导,还有一方面是它的那些盟友们实在没有办法以同等实力跟美国对话。就像欧洲防务,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有北约的存在,欧洲的防务才很难自主。
张维为:北约的许多成员现在有一个很大的担心,就是万一美国大选特朗普上台的话,他公开说过要停止俄乌冲突;另外还有一种可能,他们也在分析,就是特朗普会说“俄乌冲突是你们欧洲的事,我不管了,你们掏钱,你们自己去解决”。要真是这样,欧洲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经济遭受巨大的损害。我们去法国,不少加油站经常没有油,在华人的微信圈里,谁说这个地方有加油,大家就都加油去了,而美国的加油站全有油,但是价格贵。
2022年10月4日,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克里希市,一处道达尔加油站前摆出“没有油了,谢谢”的公告牌。新华社
宋鲁郑:对,俄乌冲突,包括法国、欧洲也承认,本质是俄美对抗。但为什么是欧洲承担了代价?因为没有战略自主能力。
主持人:从冷战前一直到冷战后70多年,美国牢牢地掌握北约、推动北约向前走,它从中获得了什么?
张维为:美国背后是强大的军火工业利益集团。特朗普虽然说要结束战争等等,实际上他也是帮军火集团,包括他希望北约成员的国防开支要达到GDP的2%,提高军费买美国武器。所以即使特朗普上台,恐怕北约也不会一下子就没有了。
主持人:所以美国是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的、军事的、政治的多重利益。刚刚我们说欧洲失去了很多,其实有北约介入的地区局势非常地多,所以对于世界上不少的地区来说,失去的是和平发展的机会。
宋鲁郑:美国统治世界,和以前的欧洲国家不太一样。它不是直接占领你的领土、搞殖民化,而是搞一些国际组织,军事方面就是搞北约。这实际上是它统治世界、维持自己霸主地位的一种“工具”、一种方式。
至于欧洲,在冷战时期它的安全确实得到了保障,但它丧失了主权的完整。因为美国倡导的和平是零和游戏,美国拥有的和平是以牺牲别人的和平为代价的,给别的国家带来更多的混乱。
张维为:但是现在的欧洲内部,你仔细观察,包括法国、德国,甚至波兰,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也在讨论,能不能以这些国家为核心,借机把欧洲自己的军工业也恢复、发展起来。因为法国有相对完整的军工产业,德国的相关基础虽然弱一点,但是也有相当多的产业。
所以你看这次红海危机,胡塞武装用导弹袭击过往的一些商船,欧盟说“我们不参与美英的红海行动,我们自己组织行动”——它也想显示某种独立的存在,并且借这个机会把一部分军火工业发展起来。
主持人:所以别看欧洲这么多国家,可能军事没有自主,政治的自主性也受到挑战,但它们也在做一些准备。像马克龙,他对北约是一直有比较多的批评的,但是在很多军事行动上,他还是会配合的,这个就是现状。
我们刚才也分析到北约已经面临许多结构性问题。比如说它没有共同的敌人,所以它得塑造一个,于是把中国给推上来;同时,它在价值观方面可能也遇到很多挑战。尽管存在结构性难题,但并不代表着有这些难题挑战,北约就会分散,它依然还会修修补补又三年,持续发挥作用。
张维为:对中国来说,就是你在欧洲,我们管不了——欧洲你自己有智慧、有能力,你就独立自主;没有能力,你就听美国指挥,结果就是你自己的利益受损害。但是,要想染指亚太,不光是我们不允许,绝大多数本地区国家都不允许。
观众提问
观众:当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正在加速推进“北约亚太化”,妄图利用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等所谓战略关系,想要对中国形成一种岛链包围态势,那么我们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张维为:你讲的这个实际上是“奥库斯”集团,此外还有由印度、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组成的QUAD(四方安全对话)。但实际上,这些国家都是各有各的打算,很难真正整合起来。
从地缘结构上来看,它们是破裂的板块。破裂的板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互相整合的交易成本非常高,比方说军队的协调、各种各样武器弹药的协调、防务系统的协调。
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前)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出席联合记者招待会。新华社
此外,经济上,它们也是相对分裂的,各自有各自的利益。比方说这次华盛顿峰会,澳大利亚总理就不去,他找了个借口,派了个副总理去。对澳大利亚来说这很不容易的,因为它的新总理不愿意跟中国把关系搞僵。这个所谓“第一岛链”,早就是名存实亡了。
宋鲁郑:张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就是澳大利亚、日本和菲律宾三国的利益诉求和美国是不同的——美国是想利用它们作为自己和中国博弈的工具,而它们是想利用中美博弈,谋取自己的利益,比如说军事现代化,比如说在和中国谈判时再多点筹码。我们和这三个国家的矛盾是利益性的,是可以谈判的。当然,中美之间是战略博弈,中国还有很多可以做工作的空间。
比如2018年的时候,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就说了,“我们绝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这其实一直是它的战略,因为这最符合它的利益,它的经济是依靠中国的,而且中国和澳大利亚又离得这么远,双方之间没有地缘政治冲突,谁也不是谁的威胁;它是因为美国的安全利益要求澳大利亚和中国发生冲突,现在澳大利亚也在纠正这些错误。
张维为:实际上“包围圈”这个概念原指物理空间上把你封锁起来。随着武器的迭代,现在这个概念已经很落后了。
观众: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北约会不会解散?解散之后又会对国际产生哪些影响?
张维为:我觉得您的这个题目可以作为一个议题设置。我们现在经常讲国际话语博弈、认知战等,这些都需要设置议题,因此我们可以提出“北约什么时候解散”这个话题。
其实北约现在已呈现出很多分裂的迹象,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我估计北约还会存在一段时间,只不过会逐步走衰,经过一段名存实亡的时期,再慢慢地散去。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它会不会染指亚太地区,这是一个底线问题。
宋鲁郑:北约的核心确实是美国,所以美国国力的变化确实对北约有着根本性的影响。5月份张老师去巴黎的时候,有一场和法国社会的研讨会,当时我就带了一本法国学者的书,那本书的书名是“这会不会是美国最后一次大选”,法国学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所以说,美国衰败的程度确实是关键。此外,欧洲一体化的速度和战略自主的步伐,确实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利于北约的。
观众:由于北约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不同,因此每个国家的军费支出其实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也导致它们之间长期存在着矛盾。我想知道这种矛盾对于北约内部的凝聚力以及它接下来的发展战略有何影响?
其次,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更关心的是北约接下来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对我方会产生哪些具体的可预见的不利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张维为:如果从大的面来看,北约基本上就是原来美国一些分析家讲的“老欧洲”和“新欧洲”。所谓“新欧洲”,就是从苏联、东欧那里脱胎出来的反共的政权,苏联崩溃之后,它们的特点是高度反俄。除了匈牙利、保加利亚以外,其他国家几乎都有比较严重的反俄倾向,它们容易听美国的话。所谓“老欧洲”,就是法国、德国、意大利这些,它们相对有点独立性,也有一定的独立的传统,另外工业基础也比“新欧洲”要好,也更富裕一点。
美国经常挑动“老欧洲”和“新欧洲”的矛盾,然后分而治之;也就是玩弄整个欧洲,损害它们的利益。确实,北约的成员,包括欧盟的成员,大家的经济体量差别太大了。欧洲有些人主张欧洲要独立自强,他们感到非常心痛的地方就是欧洲老整合不起来。
宋鲁郑:为什么冷战的时候不存在军费问题?因为那个时候大家对“谁是我的威胁”有共识。现在北约内部已经没有共识了,所以对提高军费本来就没有动力。现在它是被美国逼着要加军费,这就变成了双方矛盾的一个体现。
另外,21世纪以来,欧洲的经济一直在下滑,不断地遭遇危机冲击。它如果要增加军费,就必须减少民生开支,这对它们的政治稳定、社会稳定是很大的威胁。军费大量投入,那得砍掉多少民生支出?从欧洲的历史来看,很多帝国之所以毁灭,就是因为过度扩张。从亚历山大开始,迅速地崛起、迅速地崩溃,它仿佛是一个宿命,是文明基因。现在北约如此迅速地大规模东扩,其实也埋下了它自身毁灭的基因。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