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外界披露有关福建舰的相关消息可谓是层出不穷。一方面,福建舰进行电磁弹射器测试的画面已经在互联网上流传许久。另一方面,外形高度类似攻击-11的国产隐身无人舰载机现身武汉航母电磁兼容试验平台的消息也吸引来大量的关注。
【武汉航母电磁兼容试验平台卫星照片】
再考虑到福建舰的甲板上早早就出现了一架疑似是歼-35战斗机的等尺寸模型,这些迹象无不表明,福建舰有很大概率会在进行舰载机上舰测试工作时,同步测试有人舰载机与无人舰载机。
而这也顺势引申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被坊间称为歼-20S的歼-20双座型战斗机已经在央视官方宣传片中被曝可以作为无人机指挥机的当下,目前只有单座型号的歼-35是否也会根据国产隐身舰载无人机的测试情况,适时发展对应歼-20S、具备无人机指挥能力的双座版本。
【双座型歼-35想象图】
因为尽管从美国测试X-47B隐身无人舰载机的经验来看,现代无人舰载机已经具备了自主进行起降的能力。但在作战性能上,无人机到底能有多“自主”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尤其是考虑到像攻击-11、X-47B这类隐身无人机大多采用了强调隐身性能的飞翼构型,只能在机体上安装类似B-2轰炸机那种专职对地的侧视雷达,对空探测主要依赖电子侦察与光电设备。以至于在进行对空作战时,无人舰载机高度依赖由有人舰载机或预警机经数据链传输的火控数据,并不能实现完全的自主作战。
【美国海军的X-47B无人舰载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无人舰载机就像科幻作品中的浮游炮,主要作为一种携带了各类弹药的可消耗单位,在补充有人舰载机火力、加强机组在高危空域态势感知能力的同时,替有人机分摊受击风险。
而这也意味着,有人舰载机能够同时操控的无人舰载机越多,自身的火力与态势感知能力就越充沛,被对方发现击落的概率也会更低。
然而问题在于,现代空战的交战环境过于复杂,并不是说只靠数据链提供火控数据就能协调无人机与有人机协同作战的。
【美国的空战无人机想象图】
与此同时,随着各国不断重视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潜在威胁,未来战场势必会充斥着敌我双方的电子干扰,而由此产生的复杂电磁环境也会严重影响地面或舰载控制端对无人机的实时操控。
可以说,想要在未来空战中实现良好的无人机与有人机协同作战,有人机自身就得承担起指挥控制无人机的职能,尽可能降低敌方电子战对己方无人机的影响。
这无疑会大幅提高有人机的工作量,而对于单座战斗机来说,一旦飞行员无法合理分配在操控座机与无人机之间的精力,把自己搞得手忙脚乱,那么整个有人机+无人机的作战机群战斗力就很有可能出现不升反降的趋势。
解放军会着手研制歼-20S,就是为了让后座机组成员专职处理与无人机有关的工作,以便前座的飞行员能够专心操控战机作战。
【歼-20S指挥攻击-11无人机作战想象图】
因此,在福建舰有望同步装备有人舰载机与无人舰载机的当下,歼-35作为福建舰的主力隐身舰载机,完全有可能研制一种双座型号来协调隐身无人舰载机作战。
不过,虽然歼-35有研制双座型的可能,但想要看见它也并不是什么易事。毕竟歼-35在尺寸上属于中型机,延长驾驶舱增加一个后座操作端的改装势必需要对整个机体结构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改,机体的气动数据、飞行性能指标也会随之改变。
这些变化都需要双座版本的歼-35重新走一遍试飞测试的流程,而在现阶段这种歼-35基本型都还没有官宣列装服役的情况下,哪怕是乐观估计,我们也得再等3-5年时间才能看见相关机型曝光。
【网友绘制的歼-35隐身舰载机想象图】
好在对于解放军来说,组织无人舰载机部队这事虽然是大势所趋,但也并不是很着急。毕竟在可见的未来,无论是南海、台海还是东海,这些解放军最有可能与外部敌对势力爆发冲突的海域都处在解放军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的覆盖范围内。
这意味着海军的水面舰艇部队将在战斗中得到充足的陆基支援,舰载机部队对于态势感知能力与火力上的需求并不明显。而无人舰载机部队最能发挥出效果的环境,恰恰是远离陆基支援的远洋海域。
所以在解放军进一步“走出去”之前,我们仍然有充足的时间去完善双座版本的歼-35以及配套的隐身无人舰载机。
更何况,在X-47B项目下马后,中国已然成为了唯一一个在研制具备战斗能力的隐身无人舰载机的国家,美国的MQ-25只是一个无人加油机。这让中国在这一领域占据了领先优势,哪怕还需要3-5年才能具备实战能力,这也不是什么等不起的时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