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笔者认为康熙晚年的确存在对擒拿鳌拜一事的后悔,但他并没有平反鳌拜,反而通过收回其封赏,使其政治影响力降至最低。
这件事情的背后,有着多重原因。
首先,康熙在位期间,始终坚持的是“祖宗法度”。
他认为维护朝廷制度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关键。而鳌拜作为权臣,通过控制朝政,长期干扰朝廷的正常运作,威胁到了祖宗法度的权威性和统治地位。因此,当康熙听到鳌拜的勾结满洲贵族、发动叛乱的消息后,他做出了出手制止的决定,这是符合其维护朝廷正常运转权威和维护国家稳定的目的的。
其次,康熙对鳌拜的想法也存在误判。
鳌拜手中掌握的兵权和官职,让他的权势几乎无法被挑战。然而,鳌拜却在康熙有所怀疑的情况下,立下了效死的誓言,让康熙产生了些许的后悔情绪,他希望鳌拜可以改邪归正,为国家做出贡献。
最后,鳌拜被擒后,康熙通过了解到鳌拜的历史和追问其罪证,得知了鳌拜在官场上的黑暗面,对他的想法产生了转变。尽管康熙对鳌拜产生了些许后悔,但他并没有平反鳌拜,而是纠正了,甚至取消了鳌拜的荫封。
综上所述,康熙晚年的后悔情绪确实存在,但他并没有平反鳌拜,而是始终对维护祖宗法度和国家利益保持了高度警惕。康熙的态度也反映了他治理国家的理念,以“国家利益”为主要导向,注重制度的维护和合法性的保证。
暗无天日的牢狱里,一个须发横眉、蓬头垢面的老人正歇斯底里地嚎叫着,他的手脚被厚重的镣铐锁住动弹不得,只有一个脑袋可以稍微活动一下。
对这个看似疯癫的老头,把手在监牢大门两侧的狱卒议论纷纷。
三朝元老、一身武艺的鳌拜鳌中堂竟然落得这般田地,想当年他带领大军在战场上厮杀,皇太极亲自敕封他为“大清第一巴图鲁”。当皇太极死后,他的弟弟多尔衮专权擅政,大有另立朝廷的野心,是鳌拜站出来与两黄旗的索尼、谭泰等大臣联手,才让嚣张跋扈的多尔衮有所收料,最终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才得以顺利登基。
从鳌拜这些事迹来看,他无疑站队成功,顺治帝为了表示感谢,不仅将鳌拜提拔为议政大臣,更是在即将退位时将顾命辅政的大权交给了他。
放眼当时的朝堂,新皇帝康熙年仅8岁,虽然少年老成、但在如何治理国家上毕竟是个新手,所以满朝文武都以四位顾命大臣马首是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鳌拜虽然排在四大辅臣最末端,但他的实力却是最强的,很多人都称那一时期为“鳌拜辅政时期”,直接抹杀了索尼、遏必隆、苏克沙哈的存在感。
索尼虽然年轻时骁勇善战,曾是努尔哈赤得力的左膀右臂,可是现如今早已昏昏老矣,早就放下了那颗争权夺利的心,或者说是“老谋深算”,在危机四伏的朝堂上不肯轻易表态。苏克萨哈虽然是四大辅臣之一,但他早先是多尔衮手下的人,说得通俗点就是出身不好,索尼、鳌拜等人对他都看不上眼。
算来算去,最后也只有遏必隆有那个实力和想法、去和鳌拜掰掰手腕。
遏必隆的父亲额亦都是“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早早就占下了大清帝国的“原始股”,无论是资历还是功劳都首屈一指,凭借这一点遏必隆的仕途起点就是一等侍卫,并且随着战功的积累,慢慢晋升为议政大臣、太子太傅。遏必隆家庭背景最恐怖的是,他的母亲名叫爱新觉罗·穆库什,努尔哈赤的四女儿,也是小皇帝康熙的亲姑祖母。虽然朝堂上二人以君臣相称,但私下里康熙还是要规规矩矩地喊遏必隆一声姑内祖父。
无论是背景、声望、还是实力,遏必隆都有希望压鳌拜一头,可惜的是遏必隆虽然生于将门,战场上也见识过不少大场面,可这也无法炼化他骨子里的懦弱。当康熙和鳌拜矛盾激化到极点的时候,胆小怕事的遏必隆自然充当起了墙头草、两不靠。
如此看来,年幼的康熙在当时简直堪称孤家寡人,没有任何一个人肯出手相助,那他又是如何擒拿鳌拜的呢?鳌拜伏法之后,康熙的初心是先杀之而后快,甚至列出30条罪状做铺垫,可为什么却又动了恻隐之心,仅仅把他丢尽大狱里自生自灭呢?鳌拜死了四十多年之后,康熙帝为什么又要不断地给他追加封赏、来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意呢?
鳌拜虽然权倾朝野,但也有阴沟里翻船的时候。
前面我们说过,鳌拜虽然排在四大辅臣最末尾,但因为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各自的原因,导致权力最终向鳌拜偏流。起初的时候这种状况不是很明显,鳌拜也不敢在明面上作威作福,只能在私下里搞点小动作,但在康熙登基的第三年,他的不臣之心暴露无遗。
此时的鳌拜已经开始飘飘然了,他早已不把索尼那个老家伙放在眼里,康熙年纪又小,整个朝廷简直就是他的一言堂,所以鳌拜决定找个契机来宣示自己在朝中的威望,就像“指鹿为马”那样考验一下大臣们的心思。
很快契机来了,康熙的贴身侍卫倭赫竟公然顶撞自己,于是鳌拜决定拿他开刀,绕过康熙、直接以擅骑御马的罪名判他死罪。辅政大臣竟然绕开皇帝、把皇帝最亲信的人杀了,这摆明了是要谋权,虽然满朝文武看透了鳌拜的心思,但每个人都装作若无其事,他们知道如果此时站出来反对鳌拜,将成为第二个开刀待宰的羔羊。
鳌拜得逞了,他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康熙似乎成了他手里的提线木偶、任由摆布。尤其是在索尼病逝、苏克萨哈被杀之后,就算康熙已经开始亲政,鳌拜仍然不肯交出大权。
这时候,康熙已经忍无可忍,杀鳌拜成为当务之急。可是鳌拜在朝中苦心经营了几十年,门生故吏、党羽众多,想要一击击溃他们谈何容易,如果他们得到了风声、先下手为强,那么跪在断头台上的将是自己!
想到这里,康熙惊出了一身冷汗,必须找个绝妙的办法。
于是,康熙从皇室子弟中挑选了一队身强力壮的人马,偷偷在皇宫里练习着一种叫做“布库”的摔跤技巧,而他自己只要有时间也参与其中,整个皇宫里无时无刻不在传出一群小孩子的嬉闹声。
这让鳌拜放下了警惕,心想康熙毕竟还是个孩子,沉湎于玩乐不足为奇,这反而对自己更加有利。可是直到1669年的春天,鳌拜才知道自己小瞧了年轻的康熙。
1669年5月,鳌拜收到了皇帝要他入宫觐见的口谕。这倒是没引起鳌拜的猜疑,自己经常在宫中行走,出入每座宫殿如入无人之境,这次召见肯定像往常一样,君臣二人互相寒暄几句罢了。
当鳌拜只身一人进入皇宫之后,探子立刻禀报给了康熙,康熙面色沉重地转身对一旁的十几名少年说道:“你们都是朕的肱骨亲信,在朕和鳌拜之间,你们听谁的?”
面对这个问题,众人没有丝毫犹豫,脱口而出道:“唯陛下马首是瞻!”
统一战线之后,他们唯一要等的就是鳌拜现身。
不多一会,鳌拜就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康熙朝着藏在石柱后面的十几人一挥手,他们一拥而上,将平时练习“布库”的技巧全部用上,有人缠着腰、有人按着手脚、有人勒着脖子,就算鳌拜天生神力,也是寡不敌众只能任凭摆布。
想他堂堂鳌中堂,竟然被一群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制服,实在是阴沟里翻船。
列出30条罪证,鳌拜必死无疑,可是康熙最终为何留下这个后患?
鳌拜被捕之后,康熙对外秘而不宣,他知道一旦走漏了风声,鳌拜的党羽既有可能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举兵逼宫也不是不可能。
如此紧要的关头,康熙的思路却显得异常清晰,必须先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把鳌拜的罪名坐实,如此一来自己就占据了法理。
这可把那些议政王大臣为难坏了,到底该怎么审呢?罪名判重了,鳌拜和他的党羽不愿意,可要是罪名判清了,皇帝又不高兴。
就在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康熙坐在正当中的龙椅上清了清喉咙,言简意赅地说了四个字:“秉公处理!”
嗓音虽然稍显稚嫩,但这四个字的穿透力无疑震动了在场每个大臣的心。这个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君要臣死哪有臣不死的道理。他们想清楚这一点后,纷纷拿起笔来疾书,不一会写得满满当当的一张纸便呈到康熙的面前,仔细数来足足有30条罪状。
像什么欺君擅权、结党营私、滥杀无辜、违背先帝遗诏倒还说得过去,的确是鳌拜的所作所为,可是其中还有擅自骂人、破坏风水这样的罪行,实在是让人有些忍俊不禁,大臣们为了迎合康熙的心意,实在是煞费苦心,就算绞尽脑汁也要多给鳌拜强加几条莫须有的罪名。
最终,会议得出的结果就是革职、斩首,可是等到康熙御批的时候,他却踌躇了起来。
对于大清国而言,鳌拜是有巨功的,这位大清第一勇士浑身伤疤,都是跟随太宗皇帝打天下时背负的。而且平心而论,他真的有篡位之心吗?鳌拜是权臣不假,但要说他是奸臣、康熙绝没有这个胆量,他们二人的矛盾在于康熙帝亲政后想要收回皇帝应有的权力,而鳌拜掌权上瘾了,不愿意交权罢了。
而现在,鳌拜落马,权力自然收回到康熙囊中,还有杀他的必要吗?
康熙思虑再三过后,心头一软,将死罪改成了监禁,留了鳌拜一命。
时隔数十年,康熙竟向鳌拜“致歉”,也算是给他罪名的洗脱。
公元1713年,已经60多岁的康熙在一次上朝时,对着文武百官说了一句掏心掏肺的话。
“忆及数事,朕若不言,无敢言之人,非朕亦无知此事者……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鳌拜功劳显著,应给世职。”
从原本的十恶不赦、罪大恶极之徒,居然瞬间转变成为国为民的正面人物,还许诺他生前的爵位世袭,康熙究竟是幡然醒悟、还是老糊涂了呢?
在我看来,康熙在擒鳌拜之后一路走来,平三藩、收台湾、挫败沙俄、三征噶尔丹,每一步都走得胆战心惊,其中的每一个对手都想置自己于死地,而唯独鳌拜没有。
经历了几十年的沧桑蜕变,年近古稀的康熙终于能够心平气和地说出这些话,这也就证明他心中有了悔恨之意。可是后悔归后悔,如果让历史重演的话,我想康熙还是会想方设法地扳倒鳌拜,因为有鳌拜在,康熙永远无法真正亲政。
因为,鳌拜不是真反康熙。如果是真反,想想,一半的兵力都在他手里,要是真反了,谁能挡的住。主要是他有点骄傲自大,把谁也没放在眼里。权势滔天,谁不听他的,他就想把谁办了。所以才让康熙起了杀心。才把他办了,关进来大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把这个事情说清楚,还是要把来龙去脉理一下。
四个辅政大臣能够走到政治的核心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是倒多尔衮的核心力量,而鳌拜和索尼二人又有拥立之功。
索尼本是四大臣中最站得直的人。多尔衮当摄政王之后,清算两黄旗,两黄旗中拜音图、何洛会、谭泰和冷僧机倒向多尔衮,唯独索尼誓死不从。多尔衮也没杀他,就把他打发回沈阳守陵去了。
苏克萨哈的功劳来自于多尔衮死后,对多尔衮的检举揭发。说白了,他就是一个政治投机者。虽然正白旗在顺治时期被升为上三旗,但另外三个辅政大臣均是出身于两黄旗,多少是有些瞧不上苏克萨哈的。在圈换土地的问题上,同样是两黄旗出身索尼和遏必隆是支持鳌拜的。
遏必隆是后金开国五大臣额亦都之子,图尔格之弟。图尔格是反对多尔衮为帝最激烈的人,皇太极死后,就是他立即派了三个牛录来拱卫核心,防备多尔衮。多尔衮得势之后,将其贬为庶民。图尔格平反之后,遏必隆继承了图尔格的地位。
鳌拜自不必说,大家都很熟悉。自身有拥立顺治之功,有反抗多尔衮的加分,自然是位列四大臣。
所以,四位辅政大臣的出现,并不是他们能力最强,而是他们站队正确,他们是顺治和孝庄的人。
这里还要再说远一点。
努尔哈赤时期,实行的是贵族共和制。大事都是几个大贝勒说了算,连继承人都是几个贝勒商量着来。到了皇太极时期,四大贝勒还坐在一起议事。
这个时候,有大贝勒,有小贝勒。基本上他们政权、军权一把抓。这些人主要是是努尔哈赤的血脉,也有少部分是舒尔哈齐的血脉。
这股势力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到顺治年间,亲王这个群体已经很庞大了,好几百人是有的。虽说这批人打仗肯定比不上代善、多铎、岳讬这些老一辈,但也不乏英杰之辈,如 岳乐、尚善、杰书等。而如罗可铎、杜兰、喇布、富绶、兰布、多尔博等一大堆人还在翘首以盼。
那为何用不用他们来做辅政大臣呢?
核心的问题还是打压贝勒的权力。这个从皇太极时期就已经开始。皇太极贬低了阿敏,收拾了莽古尔泰,代善也学会适时变通。多尔衮时期,济尔哈朗半隐退,豪格被杀,得势只有多尔衮三兄弟。多尔衮死后,这批努尔哈赤的后代们仍然很强大。在审判阿济格的时候,仍然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在发挥作用。
这个时候需要抑制他们的权力,四大辅政大臣就适时出现。这四个大臣都不是努尔哈赤的后代,用他们掌握来掌握权力。
那么是谁决定的辅政大臣人选呢?不是顺治,是孝庄。从顺治的遗诏由孝庄一手安排来看球,顺治的身后事都是由孝庄一手操办。顺治和母亲的不和,让母亲在其去后,用顺治的口吻写了遗诏,而这遗诏其实就是一篇罪己诏。
孝庄为自己的儿子和孙子操碎了心。历史上君王多爱玩出生时“天生异象”的把戏,到后期,明清时期高度中央集权,也很少有君王玩了。清朝出现过两次“天生异象”,一次是福临,一次是玄烨。孝庄太后真是操完儿子的心,还得操孙子的心。
玄烨是大清历史上第一次由“上任皇帝”定下的接班人。而孝庄利用这四个人来对抗努尔哈赤的子孙们,以稳固玄烨的帝位。
四大臣得到辅政权力之后,又开始他们几个内部的争斗。
鳌拜独揽朝政是有可能的,但他要谋夺皇位,想掏了爱新觉罗的家底,只怕他自己都不敢想。不要说汉八旗和蒙古八旗,就是满族黄旗,有几个人能跟他一起造反。更不要说这个时候宗室诸王都还不完全是饭桶。 鳌拜可以扳倒两白旗出生的苏克萨哈,但两白旗的宗室多尔博、董额他能扳倒不?
说玄烨用一些摔跤手就把鳌拜擒拿,一举定乾坤,真是少年英雄。
你说鳌拜有罪吧,那遏必隆为何也有罪?哦,原来他是鳌拜的同党。
按理说,这鳌拜的罪行杀头十次也不为多,那为何又不杀呢?那是因为皇上仁慈啊。
少年玄烨,真是予取予求。
事实的真相是,当玄烨成年之后,辅政大臣也是时候交出手中的权力了,大清的事,只能一个人说了算,完成了这一步,孝庄才是真的可以颐养天年了。
鳌拜真正的问题在于他的权力影响到了皇权,如果他的罪行是真的,不要说平反,死十次都不够。
由于清朝统治者对于清前期史书的修改、删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我们今天已经很难再去完全还原那段历史真相。但从蛛丝马迹中,我们仍然能找到一些痕迹。
有一句话这么说的:如果你觉得岁月静好,那么背后一定有人负重前行。而为玄烨负重前行的那个人就是:博尔济吉特氏的布木布泰。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