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个新词可以表达同样的意思了:“躺枪”,主角是猫。
在心理学上,“踢猫效应”是这样说的: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这就涉及到一个“风度”问题。
古人云:克己、复礼。克己,就是遇事从容,能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与人为善,给周边疲倦的心灵以慰籍与鼓励。有位高僧在外出云游前,把自己酷爱的种了满院子的兰花交与弟子,并嘱咐悉心照料。谁知一天晚上弟子忘了将兰花搬回室内,恰巧风雨大作,原本开得正艳的兰花被打得七零八落。弟子忐忑不安等待着师傅的责骂。僧人云游回来,得知缘由,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我不是为了生气才种兰花的。”弟子从中得到启发,幡然悟道。
的确,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时时保持豁达的姿态,很具挑战性。然而,在压力下还能保持风度,就意味着对自己心理弱点的克服,意味着人格魅力的提升。
“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一位家庭主妇在她的房门上挂了这么一块木牌。在她的家中,男主人一团和气,孩子大方有礼,一种温馨、和谐,满满地充盈整个空间。询问那块木牌,女主人笑笑,解释说:“有一次我在电梯镜子里看到一张充满疲惫的脸,一副紧锁的眉头,忧愁的眼睛……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于是,我开始想,孩子、丈夫看到这副愁眉苦脸时,会有什么感觉?假如我对面也是这副面孔,又会有什么反应?接着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这些在我原来认为是他们不对的事实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竟是我!当晚我便和丈夫长谈,第二天就写了一块木牌钉在门上提醒自己。结果,被提醒的不只是我自己,而是一家人……” 主妇不经意间的一句平白朴实的话,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家庭又焕发出生机。如果我们稍稍用心,把这种豁达和体恤用于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踢猫”这条恶劣的传递链就能被截断了。
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犯了错误之后有人能及时地提出批评意见,这是犯错误者的福气。如果没有人及时地提出来,我们也许就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因此,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毁了自己的一切。有人提出了批评,不管我们接不接受,至少批评让我们知道了自己犯了错误,会使我们引起警觉。只要我们注意,那么,我们在今后的生活里就会少犯或不犯同样的错误。其实,批评,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里是少不了的。亲朋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都需要有相互的批评指正。我们生活在一个多诱惑的社会,一失足就会成千古恨。批评能让我们警钟长鸣,即使批评错了也能让我们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因此,我们无须因为受了批评而生气。批评是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我们应该善待批评。
一个人能接受批评,就能从善如流,少犯错误;如果善听批评,就能做到虚怀若谷,工作、学习、生活中就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若听不进批评,一听到批评的意见就生气,或者暴跳如雷,刚愎自用,固执错误,这样的人,早晚要摔跟头。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应该记住,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虽然让我们一时生气,但只要我们能冷静下来思考,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批评中受益前进。生活中有人批评,是一个人的福气。
在现实的生活里,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人在受到批评之后,不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受批评,而是心里面很不舒服,总想找人发泄心中的怨气。其实这是一种没有接受批评、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的一种表现。受到批评,心情不好这可以理解。但批评之后产生了“踢猫效应”,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激发更大的矛盾。
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小明的爸爸在公司,被主管狠狠地骂了一顿,小明的爸爸很生气,但是又不能骂回去,只好忍气吞声的回家了。一回到家,看到了小明的妈妈还没做晚餐,想到在公司被骂,现在又饿肚子,于是狠狠的骂了妈妈一顿。妈妈当然觉得很莫名,看到小明回家不做作业,在那边看电视,于是又把小明狠狠地骂了一顿。小明满腹委屈,没地方发泄,看到他家养的虎斑猫在睡觉,就狠狠地踢了他一脚。
这就是踢猫效应。
孔子曾经赞美颜回不迁怒的美德,但是,正因为不迁怒很难,所以它才会是一种美德。为什么我们会迁怒,会踢猫呢?其实最早解释这个现象的,是我们所熟知的心理学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踢猫效应,其实是佛洛依德的自我防卫机制(Self-defense Mechanism)当中的置换作用(displacement)──将能量从不可触犯的客体,转移到其他可以触犯的客体之上;简单来说,就是把脾气发泄到对自己比较没有威胁的人身上。
弗洛伊德会提出心理防卫机制,其实谈的是关于人们如何处理焦虑的议题。
(・ิϖ・ิ)っ前方知识来袭O(∩_∩)O
在谈焦虑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
本我指的是生物性的我,食色性也属之,遵守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满足自我需求才是第一要素。
超我指的是“我们内化的社会规范”,这个社会规范不一定是合理的,例如有一个女生小时候,爸妈一直跟她说,在外面随便和男生聊天打屁是很不检点的行为,那么她就有可能把这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因而不敢和男生有太多的接触。
自我指的是现实的我,受到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所支配,也就是现实世界人格的执行者,它协调了本我与超我的运作。
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种──现实焦虑(reality anxiety)、神经质焦虑(neurotic anxiety)、道德焦虑(moral anxiety)。
所谓的现实焦虑,就是指外界危险所引发的焦虑,例如考试引起的焦虑、亲密关系争执引起的焦虑、比赛引起的焦虑等等。
神经质焦虑指的是,害怕本我会失去控制,而导致自己做出不当行为所引起的焦虑。例如有一个人,因为一时冲动,讲出了一句伤人的话,失去了一个朋友,从此以后他讲话都变得很焦虑,很害怕会去伤害到别人。
道德焦虑指的是,害怕良心受到的谴责,所引起的焦虑,而这个良心谴责,其实可以说是超我和本我冲突的一种展现,而就如同前面提到的,这里的超我有可能是非理性、不合理的道德价值。
面对我们无法应付的焦虑时,我们会采取自我防卫机制来化解压力。自我防卫机制本身不是绝对好或绝对坏的,因为它的出现,是为了让我们能够适应焦虑,所以才在演化上被保留下来。但是,如果一个人每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时,都采取自我防卫机制来躲开它,那么,他就没办法真正的去面对、处理问题。
逃避性防卫机制:压抑(repression)、否认(denial)、退化(regression)。
自骗性防卫机制: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仪式与抵消(ritual and undoing)、理想化(idealization)。
攻击性防卫机制:置换(displacement)、投射(projection)。
代替性防卫机制:补偿(compensation)、内摄(introjection)。
建设性防卫机制:认同(identification)、升华(sublimation)。
心理防卫机制并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在你每次都不愿意面对问题,长期下来都用心理防卫机制来处理问题时,那它才会成为一个问题。读完之后,你可以试着觉察看看,自己在什么时候,会采取怎么样的防卫机制。然后,如果可以的话,试着想想看,如果不采用防卫机制,又该怎么样去面对、处理问题。
“踢猫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感到失落、挫败、沮丧或愤怒时,他们会找一个比他们更弱小的对象来发泄情绪,通常是指虐待或欺负宠物,例如踢猫、打狗等行为。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lfred Adler在20世纪早期提出的,他认为这是一种掩饰性的心理防御机制,用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在现代社会中,“踢猫效应”这个词汇也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受到挫折或压力后,会把自己的不满情绪转嫁到家人、朋友或同事身上,甚至对无辜的陌生人产生攻击行为,这也被称为“情绪传递效应”。
总之,“踢猫效应”是一种不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会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寻找更健康的方式来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
剃毛踢猫效应,你是否用了你的坏脾气伤害了最爱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