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对于你有听过这句成语吗 它是刘邦同萧何的故事和汗马功劳是什么典故,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你有听过这句成语吗 它是刘邦同萧何的故事和汗马功劳是什么典故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你有听过这句成语吗? 它是刘邦同萧何的故事--[ 汗 马 功 劳 ]

「汗马功劳」的出处:本指做战时,战马奔驰而大量出汗。语出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后比喻战功或工作的成绩与辛劳。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亦作「汗马功劳」、「汗马功绩」、「汗马勋劳」、「汗马之功」、「汗马之绩」。
参考:自已+成语词典
[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甚大的功劳!
他是问有/没有听过还是其他呢?
【汗马功劳】是由汗马之劳而来的。最早出自《韩非子‧五蠹》。原文:「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后《史记‧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亦有见。原文:「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这典故是在说:汉五年,击败项羽,平定天下,论功分封。群臣争功,一年后仍无法决定。高祖以萧何功劳最大,封为酂侯,所食邑最多。许多功臣都说:「我们身穿盔甲手拿武器上场战斗,有人多达一百多场,有人数十场,攻城掠地只是规模大小有差而已。如今萧何没有任何汗马功劳,只是拿文章发表意见,没有战斗,功劳却在我们之上,为什么呢?」高祖说:「你们知道打猎吗?」群臣回答:「知道」「知道猎狗吗?」群臣又答:「知道」高祖说:「打猎,追杀猎物的是猎狗的工作;而发送指示猎物在何处的则是猎人的工作。现在你们得到猎物,功劳如同猎狗一般;而萧何发送指示,功劳就像是猎人一样。而且各位都是单身追随我的,最多携带两三人。而萧何带领他的宗族数十人全都跟随我,这个功劳不可忘。」群臣全无声。萧何是谁呢?萧何出身于沛丰,因为最能公平处理事务而担任沛县考绩事宜的官职。当刘邦为平民时,萧何常袒护他。当刘邦为亭长时,萧何常帮助他。当刘邦要去咸阳赴繇役时,同事们给刘邦送盘缠,每人送钱三百,只有萧何送五百。当刘邦起义时,令何为助手,监督诸事的进行。刘邦初入咸阳时,他的部下皆争先恐后的跑到金帛银库中去抢东西。只有萧何先去收集秦朝的律令图书资料,并收藏起来。当刘邦为汉王时,以萧何为丞相。刘邦之所以能完全知道天下地势的险要、户口的多少、强弱的所在、民间的疾苦,就是靠著萧何所收集的各种资料。萧何推荐韩信,使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军。当汉王率兵向东平定三秦,以萧何为丞相留守巴蜀,安抚镇守、及提供后援。汉二年,汉王与诸侯一同攻击楚国,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治理栎阳。为了制订法律约束,建立许多制度,往往上奏刘邦。刘同意,让萧何去做;如果事情来不及呈报,只要萧何认为合适,就可以立刻执行,等到皇上回来,再当面报告。萧何从关中由水路向东方运送粮草,汉王打败仗逃走,萧何常从关中派兵补充。刘邦因此将关中之事全权交给萧何。诸侯受封完毕,再来是奏请地位,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创七十处,攻城掠地功劳最大应该位于第一。」高祖因多封萧何,使功臣受委屈。到奏位时不愿意再使他们难堪,但他仍认为萧何是第一。关内侯鄂君进言:「群臣都不正确,虽然曹参有战斗的功劳,但这只是一时的。皇上和楚征战五年,常屡次失去军队、打败仗。但萧何常从关中派兵补齐,如不是皇上的任命,在屡次的战争中就会缺乏数万的军队;汉被楚围守荥阳数年,军队无存粮,萧何从关中运粮于军,使得军粮不缺。陛下虽屡次失去山东,但萧何常保全关中以等待陛下,这些都是万世的功劳啊,现在就算失去了曹参等人,但对于汉有什么损失呢?但汉得到了萧何,一定要完整的善待他。何必要用一时的功劳而强盖于万世之功呢?所以萧何第一,曹参次之。」高祖说:「没错。」于是乃令萧何为第一,赐给他带剑穿鞋入朝、入朝不拜的权力。皇上曰:「我听闻最贤明的人获得最好的赏赐。萧何功劳虽大,因鄂君而更明显。」于是将鄂君以前所吃的关内侯邑封为安平侯。第二天,再分封萧何父子兄弟十余人,都有食邑。高祖多加封萧何二千户,因其赴咸阳服役时,萧何比别人多送两百钱之故。愿知识共享!
参考:萧相国世家列传第二十三
这是说一个人立了很多功劳
参考:爸爸

返回目录

汗马功劳是什么典故

《韩非子·五蠹》就有“汗马之劳”的说法。《战国策·魏策》也有:“张仪说楚曰:‘不费汗马之劳,不费十日。而拒扞关’。”(扞,扞关,地名。)
《史记·晋世家》叙述春秋时晋文公的一段故事时,也说过“汗马之劳”的话。晋文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所以又称公子重耳。他曾流亡国外达十九年之久,后来回国做了国君,而且称霸一时。当他回国之初,即位为晋文公时,对于随从他流亡的人员,一一论功行赏。有个小臣名叫介之推,没有提出自己有什么功劳,也不求赏赐,躲到深山里隐居起来了。另一个小臣名叫壶叙,见三次行赏都没有他的份儿,便对晋文公说:“君行三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晋文公当即把行赏的标准向他说明:“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箭矢炮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我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故且及子。”
《史记·萧相国世家》和《汉书·萧何传》也有一段有关“汗马之劳”的故事。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刘邦起兵反秦,萧何始终帮着他,筹谋划策,忠心耿耿,是刘邦最可靠的得力助手。秦亡以后,刘邦又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做了皇帝,萧何便担任相国。刘邦认为论功劳应以萧何为第一,所以首先封他为“酂侯”(酂,县名,今湖北光化县),食邑八千户。但是其余功臣多不服,他们说:“我们拼死拼命,多的经过百余战,少的也打过几十仗,而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只会耍笔杆、发议论,根本没上过战场,封赏反在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刘邦问道:“你们知道打猎的事吗?”大家同声回答:“知道。”再问道:“那么你们知道猎狗吗?”又是同声回答:“知道。”刘邦于是接着说:“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狗,而指示野兽的住处、去向,让狗去追杀的,却是人(‘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发踪指示者人也’)。你们只会追杀,不过是‘功狗’而已,至于萧何,能‘发踪指示’,他才是‘功人’。而且你们多数是单身跟随我,有同族两三人一起入伍的就算难得了,可是萧何,他叫全家族的几十个男子都参加了我们的军队,跟着我一同出力。他的大功劳是怎么也不能忘记的!”大家听了,便谁也不吭气了。
“汗马之劳”,一般都说作“汗马功劳”,形容辛辛苦苦立下的功劳,已不限于军事方面。
“发踪指示”,也成为一句成语,比喻指挥冲击。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