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一篇深度报道指出,澳大利亚对于中国的了解和认知,在过去这些年不仅逐渐下滑,而且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匮乏的地步。
多名澳大利亚学者认为,这样的局面如果持续下去,只会损害澳大利亚自己的利益。
可为什么澳大利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给出了两个原因……
从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报道来看,导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认知和了解持续下滑的核心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澳大利亚各大学府中研究中国的学科得到的研究经费正变得越来越少,另一个原因则是前些年澳大利亚的部分政客制造的敌视中国的舆论环境,导致很多只是想踏踏实实研究中国话题的学者,害怕被卷入澳大利亚的民族主义政治漩涡中去。
(截图来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报道,下同)
在经费方面,其中一位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采访的华裔学者就表示,在2017年之前,由于当时的澳大利亚政府很鼓励大学与中国接触,澳大利亚官办的顶级科研组织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更会出钱推进这些工作,所以他所在的墨尔本大学当时不仅会积极雇用像他这样的中国话题专家来任教,还会经常组织澳大利亚的学生们去中国进行田野调查。
该学者还说,他曾在2017年时拿到过一笔大约50万澳元的经费,供他带着学生们去研究中国水资源管理工作,尤其是南水北调工程,因为中国的这些项目对于澳大利亚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粮食安全也很有意义。
然而,自2017年之后,随着澳大利亚对华态度的急转直下,那笔50万澳元的科研经费,竟成了他从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拿到的最后一笔涉华研究的经费了。如今,这位学者只能靠一些金额很小的拨款艰难地推进着一些小规模的中国研究项目。甚至于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一些原本研究中国议题的澳大利亚学者,都不得不转行去研究其他地区了。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作为资助澳大利亚的学府开展涉华研究的主力军,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在过去10年里提供的经费不仅显著下滑,而且在2023年全年,该机构甚至没有资助过任何一项涉华研究。
而更让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感到反差感十足的是,中国对澳大利亚的研究兴趣却在逐年增加,中国各地的院校和学术机构如今已经建立起了近40个澳大利亚研究中心。
虽然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并没有回应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关于其涉华研究拨款为何下降得这么厉害的提问,但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采访的另外两名从事中国研究工作的学者提到,除了经费的严重下滑,澳大利亚自2017年起开始愈演愈烈的敌视中国的情绪,也极大地影响了澳大利亚的涉华研究工作——尤其是部分政客乃至政府机构不断炒作的“中国渗透”论。
有学者就表示,这种氛围导致从事中国研究工作的学者人人自危,因为只要他们的研究不是狠批中国的,就有可能会被怀疑对澳大利亚不忠诚,被人拿着放大镜找茬,这名来自悉尼科技大学的学者还称,他自己就曾因为客观的涉华学术研究遭到过网暴,被扣上过“叛徒”的帽子,甚至还受到过死亡威胁。
这些学者认为,这种政治和舆论环境,也是导致过去这些年涉华研究的经费越来越少的原因,因为除了官方给的越来越少,澳大利亚企业等民间渠道的出资人也因为害怕这样的风险而退缩了。
一位来自悉尼大学的学者更是感叹说:“民族主义取代了15年前我们曾经秉持的国际主义”。
结果,在经费不足和政治风险的双重挤压下,澳大利亚的中国研究领域已经陷入了困境之中,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年轻学者放弃了去学习和了解中国的打算,而这直接导致澳大利亚对于中国的认知和了解不断下滑,误解和偏见不断增加。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还提到,尽管这两年,随着澳大利亚现任政府开始积极调整对华关系,澳大利亚对华的政治和舆论氛围有所缓和,但经费的问题还是没有太积极的变化。
于是,在去年5月,60多名澳大利亚的中国研究学者就联署了一封公开信,呼吁澳大利亚政府重视涉及中国的研究,并提供经费给高校改变这一局面。
最后,前文提到的那位悉尼大学的学者表示,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崛起中的超级大国,只有更多地去研究中国,才能让澳大利亚更好地去和这样一个大国打交道,并做出真正符合澳大利亚国家利益的决策。
而那位墨尔本大学的华裔学者则认为,缺乏对中国足够的了解和认知,只会增加澳大利亚的决策者做出“愚蠢和冒险”决策的风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