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炮台可以算城墙的话,那广东汕头是石砲台公园的“砲台”就保持完美。
我这里有份名单,欢迎收藏,也欢迎补充!
作为古代的城防建筑,我国的古城墙本来是遍地开花的。只不过,在上世纪中叶那股大拆大建的风潮中,绝大部分的古城墙都被拆毁了。
例如,见证了北京光荣与历史的古城墙,就遗憾地变成了二环路。当时,以郭沫若为首的一些人,认为城墙影响了北京的发展,应该拆除;而以梁思成为首的古建筑专家则认为古城墙是宝贝,不能拆除。最后,郭沫若赢了争论,北京城墙只剩下了少量残余。
如今,北京市政府把残余的城墙当了宝贝,岂不晚矣!一些专家又建议北京重建古城墙,恢复古都的城墙框架,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作为千年古都的北京尚且如此,那别的地方可想而知了。
如今,中国幸存的古城,其实非常少了。而且,这些古城墙,往往只有残余的一部分,完整的古城更是凤毛麟角。
西安古城墙
在古城凋零的今天,西安古城墙简直是个奇迹!因为它保存非常完整,几乎没有残缺。
西安古城依然矗立在西安市的市中心,呈长方形,全长达13.74公里,围合的面积达11.32平方公里。
西安古城墙底部宽15~18米(上部宽12~14米),高12米。
西安古城墙能“独善其身”,是有一些原因的。
在民国时期,就有人想拆除城墙来扩大城市,但当时的国立西北大学的师生们阻止了这一计划。
新中国建国之初,全国都掀起了拆毁城墙的风潮,西安古城墙“拆”、“留”争论再起,"拆"派一度占据上风,已有工人上城拆砖了。时任陕西文化局副局长的武伯纶先生联合一些老同志,越级给中央打报告,得到了中央的支持。最终,西安城墙躲过了“破四旧”。
其实,后来仍有一些对西安古城的破坏活动,但一直没有伤害到古城的根本,这才使西安保留下了这座无比珍贵的古城。
南京古城墙
南京古城墙虽然不如西安古城墙完整,但若只论规模,南京古城墙为中国第一,甚至可说是世界第一。
它是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动用几十万民夫,花费数十年修建的。有句老话叫“唐塔汉冢猪打圈”,所言确实不虚,明朝朱家皇帝、藩王都热衷于修筑城墙来保卫他们搜刮的民脂民膏,如今各地保存下来的城墙,大都修筑于明朝。
作为明朝都城的南京,自然更是了得。它包含了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城四道城墙,总规模之大,令人赞叹。
现存的南京古城墙,主要指京城城墙部分,现存全长达25.1公里(原长为35.3公里)。
若以外郭城墙论,它总长超过了60千米,围合的面积达到了230平方公里,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城垣。
南京明城墙能保存下来,也得益于当地的有识之士给政府官员上书,陈述利害,使它躲过了拆城运动。,
开封古城墙
开封古城墙也是保存至今的大规模古城之一,有人将其与西安、南京古城墙并列,称为中国最完整的三座古城墙之一。
它是清代开封府的城墙,保存全长14.4公里,在国内现存城垣中,仅次于南京城墙,比西安古城墙还长(但完整度不如西安古城墙)。
它高有11.3米,底部宽6.7米,上部宽5米多,用青砖包裹,上有垛口和炮台。
它在建国之初,也遭到了破坏,但好在没受到灭顶之灾,主体犹存,给现在的人们保留了修复它的机会。
平遥古城墙
平遥县古城墙也是一座保存非常完好的古城墙之一,属于县城的城墙。
只不过,平遥古城的规模并不大。它的周长有6163米,高8~10米,底部宽8~12米,顶宽3~6米,共有六座城门。
虽然完整,但它的保存情况一般,风化严重(因为它本身也无法和大城市的城墙相比,工程质量有限,堪称古代的豆腐渣工程)。2004~2006连续三年间,平遥古城都发生过坍塌事件。
荆州古城墙
它位于荆州市荆州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荆州古城墙在历史上也是屡毁屡建,现存城墙为清代顺治年间重建的,城墙、城门、敌台、垛口都保存得比较好。
它周长11.03公里,围合面积4.5平方公里,高8米多,厚10米。
兴城古城墙
它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也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四座古城之一,但规模较小。该古城呈正方形,周长3274米,有四座城门。
它始建于明宣德年间。与前面那些古城不同,它是单纯的军事据点,边关重镇。明末的名将袁崇焕曾在此地,以不足两万人的兵力抗击后金6万人(号称13万)的进攻,取得“宁远大捷”。
商丘古城墙
商丘古城墙为明朝弘治年间,在前代城墙的基础上修筑的,现存长度4355米。
商丘古城墙高6米,下宽9米,上宽6米。经探查,明城墙下面,还叠压着几千年来多个朝代的古城墙遗址,证明了商丘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汀州古城墙
汀州古城位于福建长汀县,其城墙始筑于唐代,总长5000余米(现存不到3000米),共有12个城门(现存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广储门等数个)。不过,现存的只有一小部分,不到3公里。
长汀古城墙保存状况不佳,民国时期已大部分损毁。但近些年来,长汀县对古城墙的保护与修复一直比较重视,一些被毁的部分,经维修或重建,已重现人间。
襄城古城墙
襄城古城墙的历史也非常久远,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
而现存的古城墙,是明代修筑的,周长约5公里(现存2297米)。其中西门是一座保存完好的瓮城,在国内古城中较为罕见。
它能保存下来,得益于它的“多功能”,南部亦城亦堤,起着约束河水的作用;而西段成了县里几所学校的围墙,因而躲过了拆城运动。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国内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城墙,应该比较全面了。觉得有用的,记得收藏哦!
如果你还知道哪里有比较好的古城,欢迎在下方补充。
我来回答一下:
就像题主所说的那样,西安是必须要提到的,西安旧时又称长安和镐京,作为四大古都之一,地位不容置疑,据说在西安随便挖下地基就能挖出点前人东西,遍地都是考古发现,曾经为十三朝古都!当然目前西安也保留有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城垣,全长13.7千米,明朝修建,值得一去!
当然除了西安,还有哪些地方有古城墙呢?
1、南京古城墙
南京也是四大古都之一,旧时也称金陵、建康、应天、江宁、石头城等等我们诗歌和历史记载中常见的名字。作为六朝古都,也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没有被非汉族政权当都城的地方,满满的都是汉文化(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政权另当别论)。
南京古城墙是笔者杨角风曾经去过的景点之一,据导游说它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外廓据说有60公里长哦。由于是朱元璋时期修建的城墙,而朱痛恨贪官,整个城墙的每块砖都有刻字,知道是谁提供的,哪种工艺等等,便于以后追查,所以使用的砖都是最好的砖,南京城墙也最结实。
有一个典故说的是建城门楼的时候土不够了,有人建议去找沈万三借聚宝盆,商定的是五更还,结果朱元璋后来想耍赖不还,连夜把全城的鸡杀了,而且打更的只打到四更,从此南京只剩下鸭子可以吃了……
2、北京古城墙
北京又是一个多朝古都,也是目前我国的首都,政治文化中心,太多的历史在这里。
不过北京的古城墙由于近代原因被拆除了不少,不然绝对称得上国内第一。北京的古城墙原有4道,第一当属城中心的皇宫,再往外有紫禁城,其外又环以更大的城墙,称之为皇城,再往外面走还有周长24里的内城,有内城就有外城,要不怎么北京城是一环套一环呢?虽然古城墙环环相扣,但是其实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战争防护需要了,不然八国联军也进不了北京城!
很多人也对北京老城墙的拆除耿耿于怀,这些典故也频繁的出现的相声和评书中,比如西直门、东直门、宣武门、安定门、永定门,名字是留下了,只是这个现实意义上的门再也找不到了……
3、洛阳古城墙
洛阳也是四大古都之一啊,只是晋朝以后,它的地位直线下落,再没有像样的城墙修建,跟其他三个古都实在没有办法比较。跟它的历史地位的变化也有很大的关系。
时间到了1939年,民国政府为了修路原因,将洛阳城城墙全部铲掉,只剩下一点点遗迹。到了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侵占洛阳后,把剩下的那点城墙又给毁了个七零八落,如今的洛阳,已经难觅曾经的城墙踪迹了。
不过如果感兴趣的话是可以找到遗址的,或许考察一下,能了解晋朝以前的历史……
4、其他古城墙
除了四大古都,还有一些保存完好的古城墙,比如荆州古城墙、开封古城墙、赣州古城墙、苏州古城墙、平遥古城、丽江古城,我读书的时候在合肥,合肥也保留有一段古城墙。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长城也算古城墙,它可是曾经中原王朝的北大门,只是现在的古城墙早已失去了原来的战略保护意义,成为了一个个屹立着迎接人们参观的历史物件。
如果去参观古城墙,去一个便可,其余的城墙基本千篇一律,建议去西安或者南京吧,这两个比较雄伟壮观,更有时代的沧桑感,其他的就近选择吧!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
苏州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多处城墙几经修缮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
苏州古城,曾经是吴国“阖闾大城”,有过八座城门,即平门、齐门、娄门、匠门、蛇门、盘门、胥门、阊门,现如今保存较好的城门、城墙主要是盘门、阊门、胥门等。
值得一提的是盘门位于苏州古城西南角,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水陆并列双城门。相传建城时刻木制蟠龙置于门上,以示震慑越国,初名蟠门。因其水陆萦回曲折,改称盘门。
“金阊门银胥门”是苏州百姓对阊门、胥门这对相邻城门下,商市的繁华而作的形容。
苏州最年轻的城墙城门金门位于城西,阊门之南。1922年始辟,城门系罗马式,设三门。是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城墙是冷兵器时代的重要防御工事,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终结,城墙的防御作用逐渐萎缩乃至消失。在现代人口不断膨胀和交通不断更新的发展过程中,城墙便成了城市发展和城市交通的一个瓶颈。民国之前的历朝历代是不断的修城,民国以后,拆城则成了一种历史进程。
苏州城墙博物馆位于苏州相门段城墙南段城墙的中空部位。 苏州古城墙博物馆分上下两层,面积达900多平方米,由苏州文旅集团负责实施,主要定位于构建苏州的精神家园。
寿县古城平面呈棋盘式布局,城墙周长7141米,高8.3米,底宽18-22米,顶宽4-10米。墙体内为夯土,外墙下由2米高条石砌基工上以大青砖加固,从外看上去,城墙整体向内倾斜,形式巨盆之状,下宽上窄,固若金汤。城外濠沟环绕,宽约60米,东迎东津渡,北连北淝水,西接寿西湖,南通安丰塘,四水通达,气象万千。
寿县古城共有四门,东为宾阳门,南曰通淝门,西称定湖门,北名靖淮门。四座城门均有护门瓮城,四门构造不一,各有特点,西门的外门朝北,北门的外门朝西,东门内外两门平行,而左右交错,虽有有“歪门斜道”一说,但在古代若遇外敌攻城,可图“关门打狗”之利。无论军事防御还是防汛抗洪,寿县城墙的双重功能,都是古城墙建筑中的杰作。
寿县古城墙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了军事防御,寿县古城的防洪功能堪称天下一绝。城内东北、西北两角各有泄水涵闸,一为“金汤巩固”,一为“崇墉障流”。当城内积水过高时,可由此涵向外排水,畅通无阻,而当城外洪水暴涨之季,城内两个涵闸自行关闭,外水不得倒灌。1991年,淮河流域发生百年未遇特大洪灾,水困寿州,城水人可坐在城墙上洗脚,而城内十余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然无恙。
自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迁都于此,寿县曾10次为郡、五次为都,积淀着丰富的楚汉文化,这里不仅是淮南王刘安炼丹故地,也是淝水之战古战场,许多历史佳话广为流传。特别是与城墙密切关联的“舐犊情深”、“刘仁赡死节守城”、“当面锣对面鼓”、“人心不足蛇吞象”等传说,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过寿县,留下两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