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0月的缅北战事算起,缅甸这一轮动荡已经持续了半年之久。印度开始担忧,随着缅军节节败退,军政府垮台可能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缅甸危机加剧,军政府处境堪忧】
印度前任驻缅甸大使高塔姆特意撰文,称在缅甸有可能迎来全新的政治格局,莫迪政府需要做好与中国竞争的准备。他强调,印度同样是缅甸的重要邻国,也有义务保护在缅利益,不能落在中国后面。
他还煞有介事地警告说,要是印度消极对待缅甸局势,自己的地区利益受到损害不说,还有可能会给中国做了嫁衣。
很显然,在这人眼中,莫迪政府对缅甸危机的应对,但无论是方式还是效果,都无法让人满意。而且我们也不难看出,缅甸危机延宕的这半年时间,中国和东盟各国都在积极斡旋,也发挥了相应的作用。
而印度这里,看起来表现得很上心,结果忙活了大半年,存在感却不是一般的稀薄。
在高塔姆看来,印度和缅甸互为邻国,莫迪政府如果不能有所作为,不仅不符合自身的大国定位,还很容易误判局势,走出昏招。
【印度前驻缅甸大使高塔姆警告,印度不能为中国做嫁衣】
他指出,一些在印缅边境活动的民地武,对印度有重要意义。首先是因为这些人在血缘和生活习惯上,与印度东北邦居民高度重合,共同构成了印缅交流的主力。
此外,印度在缅甸的基建项目,大部分都位于这些民地武的势力范围内,如果要想顺利推进,有必要与他们处好关系。
但在这方面,莫迪政府的表现很难让人恭维。高塔姆就承认,过去的几年里,这些民地武有部分对印度感到失望,转而与中国进行对话。
他强调,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这种情况日后必须避免。这要求莫迪政府更加积极地介入缅甸事务,而不能继续消极应对。要不然,印度与缅甸的合作项目,有可能会服务于中国的利益。
虽然高塔姆是从印度利益的角度出发去看问题,但他的观点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
【印度在缅基建项目进度不容乐观】
在这轮缅甸危机当中,如果我们将印度与中国的表现做个对比,就不难发现,中国的应对方式很灵活,通过呼吁全面停火、与各方沟通协调、斡旋缅北战事等方式,成功保护了自己在缅甸的利益。这一点也得到了高塔姆的承认。
而莫迪政府这边,就顾虑很多。先是取消了印缅边境的自由流动政策,还开始修建边境墙,理由是担心缅甸的民族矛盾向印度蔓延,冲击国家安全,同时东北邦的人口结构也难以维持。
但几个东北邦政府,都对这种做法持保留态度。更有甚者认为,这样一来只会破坏印度东北地区的稳定,让印度在缅甸局势中被彻底边缘化,制造出来的“影响力真空”,最后留给中国补上。
这是印度对缅政策的局限性决定的。印度一方面视缅甸为自己“东进战略”的重要支点,另一方面,又是有选择性地跟缅甸打交道。
【印度封闭印缅边境,明摆着是顾不上自己的在缅利益了】
此外,缅甸虽然战略意义突出,但内部环境谈不上稳定。这就导致,印度的“东进策略”,在缅甸这开了个头就无以为继。
比方说,印度在缅甸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基建项目,分别是实兑港和米佐拉姆邦之间的公路,以及印缅泰三边公路。
两者目前进度都十分堪忧,前者全长一百公里上下,结果搁置了整整两年,最近好不容易重启,又赶上了这一轮动荡,正式开工显得遥遥无期;
至于印缅泰三边公路,印度这边搞定了一大半,泰国也差不多接近完工,但缅甸这边,连一份确切的报告都拿不出手,也不敢给什么保证,只能模糊地表示,大概还需要三年才能建完。严重拖了印度的后腿。
另外,印度把缅甸当成一个潜在的能源合作伙伴,不过在这方面,中国已经捷足先登,建立了中缅油气管道。而现在印度连在缅甸修路都费劲,这时候讨论能源合作,似乎有些脱离实际。
【印度是有选择地与缅甸打交道,做不到面面俱到】
我们之前也说过,中国之所以能在缅甸局势游刃有余,主要是我们与各方都能说得上话,无论是军政府还是民主派,亦或者是民地武,这几方哪怕内斗打得头破血流,但都注重维护与中国的关系。
像是军政府当初在缅北,与“果敢同盟军”打得不可开交,最后还是中方出面调停,敦促两者达成停火协议。
而印度就没法做到中国这样。因为印度始终以“最大民主国家”自居,很在意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对缅外交存在偏向性,无法跟军政府进行有效的沟通,反而是刻意保持疏远。
印度以邻为壑,也许能在西方社会那里博取好的口碑,但口碑不能当饭吃,也解决不了印度的发展需求,更不要说维护自己的地区利益了。
说白了,印度对缅甸局势看起来上心,但大部分时间都游离在核心事务之外,发挥的作用聊胜于无。那么也不要抱怨说,印度在缅利益受到了损害,因为这是莫迪政府选择导向的自然结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