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对中美关系作出最新判断,认为中美关系还是保持竞争大于合作的态势,不过,双边关系仍有走向长期稳定的可能,这取决于三个因素,包括美国内部的经济压力、外部盟国配合美国制裁中国出现疲乏、中方在调停乌克兰战争所可能扮演关键角色。上述因素,都可能使得美国对中国减轻压制力道,增加美中之间务实交往的机会。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白宫气候问题特使克里相继到访北京。台湾东海大学通识中心教授潘兆民接受香港中评社访问表示,美高层接续访华,显示有意走缓双边关系。美国的需求相对中国来得热切,因为美国明年就要大选,美国总统拜登要寻求连任,需要在内政、经济上取得成绩,这都需要来自中国的协助,美中即使有强烈的竞争,但在经济上互有依赖乃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他指出,美中竞争涉及美国霸权的保卫战,因此可观察到,虽然美国有求于中国,但另一方面在半导体、科技领域上仍持续出手压制中国,中方同样祭出反制手段,可预见中美关系还是保持竞争大于合作的态势。
潘兆民认为,美中双边关系在“斗而不破”的框架之下,仍有走向长期稳定的可能,这取决于三个因素,除了前述提到美国内部的经济压力需要中国协助之外,第二是,盟国配合美国制裁中国可能出现疲乏,许多欧洲西方国家难以配合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围堵,因为这对经济发展而言并不健康,无疑是打出七伤拳,美国在面临盟国对中国制裁的不配合,或者疲乏的情况之下,或许也会被影响而降低对抗姿态。
第三,目前欧美都希望乌克兰战争能尽早画下句点,因为这场战争导致欧洲经济受挫,甚至美国获取的红利都因为战争不止逐渐被消耗,而中方在调停乌克兰战争则可能扮演关键角色,倘若中国后续能展现维护和平的能力,必然有助中国在外交事务上的影响力。上述因素,都可能使得美国对中国减轻压制力道,增加美中之间务实交往的机会,相关变化值得观察。

台湾学者对中美关系作出最新判断 认为中美关系还是保持竞争大于合作的态势 不过 双边关系仍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