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之作,要不多试试?双边科学合作可缓解南海紧张局势。长期以来,南海地区一直因领土和资源控制权争端而紧张不安。该地区决策者应在科学合作的基础上加强双边关系。一项新的调查显示,在各国共同关注地区经济稳定和环境管理的基础上,可以找到一条缓和紧张局势的道路。
台湾问题以及假想的中国入侵将带来的国际稳定危机已引起广泛关注。这种关注理所应当,但是,鉴于南海领土和经济争端对地区和全球稳定的潜在影响,它们也同样值得关注。
2023年8月,一艘中国海岸警卫队船只拦截了菲律宾向南海争议岛屿之一进行的再补给任务,这更加凸显了南海争端的重要性。对于包括中国、越南和菲律宾在内的各声索国来说,缓解南海紧张局势的努力应是优先事项。
一项针对南海问题专业人士和学者的调查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潜在途径。调查显示,通过加强双边科学合作来应对共同的环境威胁可能是一条大有可为的道路。
虽然大多数受访的地区专家都认为中国与其东南亚邻国之间的领土争端是首要关注问题,但绝大多数调查参与者也同意,这些争端加剧了重大的经济和环境问题。
南海是许多国家的主要渔场,占全球渔获量的近12%。国际社会承认对某些地理特征的领土控制权,这使得一国可以主张附带的经济禁区,并收获大量食物。该地区还蕴藏着约110亿桶未开发的石油和190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南海也是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全球三分之一的航运都经过该地区。
中国是经济禁区的最大的冒犯力量,也是该地区军事化和法资源开采的最大贡献者。除了声称对该地区的资源拥有经济所有权外,中国还声称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并建立了岛屿和岛礁,以维持飞机、导弹和海军舰艇等大型军事资产。
然而,中国并不是该地区军事化的唯一参与者。据报道,越南计划加强其在南海的现有军事设施,这使得科学外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双边科学外交,就是要通过科学建议和证据直接支持外交政策进程,为确保地区稳定提供了最佳行动方案。过度捕捞、珊瑚白化和污染等问题都会损害该地区的环境健康和经济活力。地缘政治竞争,让这些地区威胁只能以零敲碎打和逐个国家的方式去得到解决。建立信任和以科学为基础的关系,就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缓和这些紧张局势,并为更广泛的合作建立一个框架。
南海声索国之间开展双边科学合作的想法并不新鲜。菲律宾和越南早在1994年就签订了科研协议。即使是直接竞争对手中国和越南也遵守2004年的《北部湾协议》,该协议确立了在捕鱼、油气开采和海上安全方面的合作。
虽然确实存在科学多边协议,但这种方法不太可能为解决南海冲突建立一个全面、强制性的多边框架。南海争端的所有当事方都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它是一个对海权和环境责任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但是,由于其领土争端,各方未能成功遵守一个区域框架来实现这些目标。
绝大多数调查参与者拒绝将《南极条约》等地区框架作为南海科学合作和外交接触的模式。虽然南极洲也存在领土争端,但南海靠近地区大国,自然资源的开采潜力更大,因此通过多边协议成功缓解紧张局势的可能性较小。
双边外交增加了任何国家在相互政策上的个人影响力,因此本身也存在风险。中国主张与东盟国家进行双边谈判,以"分而治之",阻止东盟国家对中国的领土要求做出统一的地区反应。这种担忧合理,但是,多边协议不太可能形成或确保局势缓和。地区国家必须谨慎地开展双边科学外交,以缓和紧张局势,同时不允许这些关系变得片面和有损其主权。
虽然双边科学关系网无法解决南海现有的领土争端,也无法像地区论坛那样提供科学进步的潜力,但所有开启沟通、缓和地区紧张局势的潜在方法都值得探索。只要有足够的科学合作,该地区的环境健康也可能得到改善。
《东亚论坛》2023年11月7日David Hessen

苦心之作,要不多试试?双边科学合作可缓解南海紧张局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