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网坛仅有四位金满贯获得者和网坛“坏小子”VS“好男人”---《阿加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网坛仅有四位金满贯获得者和网坛“坏小子”VS“好男人”---《阿加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网坛仅有四位金满贯获得者

在网球中有个词叫“金满贯”,金满贯是指获得四大满贯单打冠军和奥运会打冠军。我们都知道要集齐四大满贯冠军就很难了,加上奥运冠军更是难上加难,如日中天的桑普拉斯,费德勒,德约科维奇,辛吉斯,塞莱斯等巨星等没做到过,截止到现在只有四位球员达到这一成就,下面我们就来看下。

一:施特菲·格拉芙

施特菲·格拉芙,1969年6月14日出生于德国曼海姆市,德国职业女子网球运动员,是世界网球历史上最成功的女选手之一,职业生涯获得了22个单打大满贯冠军(澳网4次,法网6次,温网7次,美网5次)。在1988年创下整个网球运动史上、所有男女选手当中第一个年度金满贯,格拉芙是用时时间最快的,一年之内完成金满贯。

二:安德列·阿加西

提到格拉芙就要说到阿加西,阿加西格拉芙网坛佳话,夫妻金满贯。安德烈·阿加西,1970年4月29日出生于美国,美国职业网球运动员,职业生涯获得八个大满贯冠军(澳网4次,法网1次,温网1次,美网两次),从1992年首夺温网冠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到1999年的法网冠军,用了差不多8年世界左右。

三:拉斐尔·纳达尔

拉菲尔·纳达尔,1986年6月3日出生于西班牙马略卡,西班牙职业网球运动员。纳达尔是现役男运动员中三位全满贯得主之一,是继阿加西之后第二位男运动员获得金满贯。职业生涯获得20座大满贯冠军,(1澳网、13法网、2温网、4美网),从2008年夺得北京奥运冠军,到最近大满贯冠军(08法网,08温网,09澳网,10美网),用了差不多两年时间。

四:塞雷娜·威廉姆斯

塞雷娜·威廉姆斯,1981年9月26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塞基诺市,美国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继格拉芙之后,美国名将小威是历史上第二位完成金满贯伟业的女子球员,职业生涯获得23座大满贯冠军(澳网7次,法网3次,温网7次,美网6次),另外还有14个大满贯女双冠军,3个奥运会女双冠军以及1个奥运会女单冠军。12年获得伦敦奥运会金牌,到最近大满贯,10澳网,12年温网,美网,13年的法网,差不多用了4年时间左右。

以上就是网坛四位金满贯获得者,在现役球员中,费德勒和德约科维奇是最接近金满贯的,不过以费德勒现在40岁高龄,参加3年后巴黎奥运会并夺冠是不可能的,德约科维奇现在也快35岁了,3年巴黎就38岁了,只要保持好状态,德约还是有机会实现金满贯的。

返回目录

网坛“坏小子”VS“好男人”---《阿加西自传》

昔日网坛名将安德烈.阿加西(AndreAgassi)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头顶爆炸头,戴着耳环;动辄在球场上骂骂咧咧,摔断球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坏小子,却一直对同为网坛名将的“好姑娘”格拉芙仰慕有加,后来结为夫妻,过着幸福的家庭生活。退役之后的阿加西一直热衷于公益事业,在他的家乡拉斯维加斯创办了一所特许学校,为家庭贫困的孩子提供就学机会,标准的“好男人”形象。

《阿加西自传》这本书通过真实、细腻的笔触,让我们看到了掩藏在“坏小子”外表下,那个情感丰富,心地善良,真诚待人,勇敢并有担当的男子汉。对我最有启发的是围绕着主角阿加西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跃然纸上,他们与父母、朋友、恋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处理方式,令人唏嘘感叹不已。

作为两个半大小子的妈妈,在阅读这本自传的过程中,不禁感慨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巨大影响。成年之后的阿加西,在书中对于自己成长过程中“叛逆行为”的描写,值得身为父母的我们反思。

阿加西的父亲是出生在伊朗的亚美尼亚人,成长的过程中生活异常穷困,曾作为轻量级拳击选手,代表伊朗参加过奥运会,由此见识了外面世界的他决定离开伊朗。他偷渡到美国,改了名字。他的内心“充满了愤怒”,脾气暴躁,对孩子动辄言语加肢体暴力。他热爱网球,决心将自己的孩子们都培养成网坛名将。他赖以谋生的工作是在拉斯维加斯赌场做领班。他在沙漠荒凉的地方买了一个房子,只因为后院足够大可以改造成一个阿加西称之为“监狱”的网球场。并用自制的,发球速度极快的发球机训练阿加西。阿加西在自传中这样描述父亲对自己的影响(身为父母,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到不寒而栗):

阿加西的哥哥菲利性格温柔一些,爸爸日复一日的训斥:“你生来就是个失败者!”也造成了哥哥极大的痛苦。

哥哥菲利在这样的训斥下长大,在一次比赛失利之后他痛苦地承认:“爸爸是对的,我生来就是个失败者”

这样的文字,读了真让人心痛。

阿加西的姐姐为了反抗,和一个比自己大三十岁的网球运动员私奔,离开了家。

阿加西12岁的时候,父亲把他送到了离家很远的一所阿加西称之为“战俘集中营”的网球学校。为了反抗父亲,证明父亲的决定是错误的,阿加西做出各种“坏行为”,比如:违反校规扎耳朵眼。

感谢成年之后的阿加西诚实地揭示了当年自己“坏小子叛逆”的心理活动。正如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导致孩子各种“不当行为”的背后是孩子渴望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正当信念,只不过通过“不当行为”这种方式表达了出来。孩子是在用·这种方式发出自己的呐喊。遗憾的是,作为父母,往往只看见了孩子的行为,而没有去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真实、细腻是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书中大量心理活动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阿加西作为一个“四肢发达”的网球运动员心思细腻、情感丰富的一面。书中的细节描写也让读者有机会窥探阿加西及其他身边的朋友、恋人的真实生活并与他们产生共鸣。

阿加西和少年时期的好朋友佩里(后来一直担任阿加西的经纪人)交往初期,并不知道佩里的家里非常非常有钱。少年阿加西用自己节省下的零花钱给佩里买他最爱吃的冰淇淋三明治;阿加西得知佩里喜欢在卧室的墙上贴满《体育画报》的封面之后,就偷偷撕下牙医诊所里《体育画报》的封面给佩里,殊不知佩里是订阅了所有的《体育画报》。阿加西写到:

然而富二代好朋友佩里却为父亲不爱自己而痛苦,为了反抗父亲试图用金钱控制自己,佩里在大学期间就开始担任阿加西的经纪人,设法摆脱父亲对自己的控制。

在阿加西年仅九岁、担任球童的时候迷上的小女生温迪,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成了他的女朋友。俩人一起度过了两年的时光,阿加西对于这段感情很投入,“头脑里经常出现和温迪共度余生的情景”。后来温迪决定离开阿加西时候,阿加西已经小有名气,已不再是从前的那个穷小了。俩人分手是温迪提出的:

阿加西当时正处于小有名气,刚刚开始踏入“上层社会”的上升阶段。从世俗和功利的角度来看,是无法理解温迪这样选择的。然而对于温迪的这种不懈寻求自我,诚实面对自我的勇气和态度,我是深深地钦佩的。

失恋的阿加西当然很痛苦,不过他很理解女友的选择,他写到:

和温迪分手之后,阿加西和著名演员波姬小丝有了一段短暂的婚姻。书中关于这段婚姻生活的描写,笔触也非常真实、平和。充满了对对方的尊重和祝福,没有一丁点儿对于昔日爱人的揶揄。

看一个人这样描写昔日的女友和前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阿加西善良、美好的一面。(这本书之前,阿加西是邀请温迪和波姬小丝阅读过的)

阿加西现任妻子是网坛名将施菲特.格拉芙。阿加西对于格拉芙的仰慕,还在和温迪交往的时候就开始了(他和温迪之间是开放式的情侣关系,温迪还帮助他追求格拉芙)。不过彼时的格拉芙并不理会阿加西。书中披露了许多阿加西牵手格拉芙的细节,非常引人入胜。这里就不剧透了,不过格拉芙对于阿加西来说,的确是事业、生活上不折不扣的完美伴侣。八卦杂志上有很多关于“玉女”格拉芙如何拯救了“坏小子”阿加西的说法。不过我倒是被书中描述的几个小小细节所感动:

低调的婚礼:格拉芙和阿加西是奉子成婚。相比较求婚波姬小丝时用的昂贵钻戒,和结婚时声势浩大的婚礼;阿加西和格拉芙的婚礼是在自己的公寓里,仅仅邀请了自己的母亲和一位法官;戒指用的是抽屉里找到的两团旧的酒椰叶丝带。没有礼服,新娘和新郎都光着脚、穿着牛仔裤。

对比这两段婚姻的幸福程度,不禁唏嘘感慨婚姻的实质和外在的形式之间这似乎具有讽刺意味的反比关系。

平淡而又充满温情的生活:“比赛回家,吃上施特芬妮(格拉芙的名字)做的,奶酪还冒着泡泡的意面……”;“格拉芙充满爱意地摸着阿加西的脸颊”。所谓幸福的家庭生活,不正是在这一粥一饭、一举手、一抬足之间流露出来的吗?这又哪里是摆拍、作秀晒出来的呢?!

阿加西退役之时,有资深网球评论员评价他的网球生涯是:从朋克(Punk)到完人(Paragon)。然而阿加西本人并不赞同这种评价,他觉得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朋克青年,后来也远非完人。另外有记者用到了“蜕变”这个词,也让阿加西烦恼不已,因为他觉得自己并不是从一种人变成了另一种人:

书中很多这样的思考和表达,为我们揭示了“坏小子”外表下真实的阿加西。作为普通人的我们,通过这本自传,也有机会一睹名人光环下的真实人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一个人的人生是有限的,通过阅读,却为我们了解、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打开了一扇门,这正是阅读的魅力所在吧。

返回目录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