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对于[着力促进“十二五”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关于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内容,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着力促进“十二五”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关于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内容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着力促进“十二五”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规划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我们组织编制了《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阐明未来5年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战略任务,明确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谋划发展举措和重大工程,指导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成就显著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都已顺利实现或突破。《规划》全面总结了“十一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连年增产,连续4年超过万亿斤,棉花、油料、糖料、肉类和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也全面增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关键性指标都显著提升,标志着我国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高。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5年来农村饮水、电力、公路、沼气、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就业、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显著加强。三是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9%,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四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5年完成造林面积252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水土流失、沙化土地、“三化”草地治理,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也积极推进。五是农村改革实现新突破。全面取消农业税,“三农”投入大幅增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六是统筹城乡发展迈出新步伐。城乡二元体制障碍有所突破,农民工外出务工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化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从以上成就可以看出,“十一五”的5年,是我国农业发展形势最好、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之一,是“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通过5年的发展实践,我们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了农村发展进步,而且为进一步探索和拓宽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正确把握和分析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受外部环境和内部动因的共同作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正确把握和分析这些新形势和新变化,是科学编制规划、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此,《规划》深入分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变化:主要农产品供求进入紧平衡阶段,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城乡生产要素交换出现新变化,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农村经济与宏观经济、国内农业与国际农业关联度显著提高。
同时,《规划》还认真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困难。有利条件主要是: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化、城镇化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等创造了条件;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步伐的加快。主要困难有: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农业科技的核心领域、关键环节缺乏重大突破;农业发展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不可低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任务艰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合理配置仍存在体制性问题。我们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切实把握和利用好有利条件,采取有效政策措施避免和克服困难,因势利导推动改革和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延续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势头。
三、进一步明确“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坚持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双轮驱动,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国民经济基础;着力发展城乡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重中之重,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二是坚持“三化”同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改善农村民生;四是坚持科学发展,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发展目标:《规划》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其中包含30项定量目标和一些定性目标。在定量目标中,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全面解决约3亿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43亿立方米,这五项指标是约束性指标,需要进一步细化分解到有关部门和地区,有关部门在编制指导行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时,地方在编制本地区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时,必须加强与《规划》约束性指标的衔接,确保落到实处。
四、扎实推进“十二五”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规划》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任务部署。

返回目录

关于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内容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扩展资料

(2011年3月)国务院审议通过的《纲要(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首先由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对“十二五”规划提前进行审议;在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国人民代表提前审议。

召开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由国务院总理向大会提交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纲要(草案)》做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进行分组讨论、提出重要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由大会审议并正式批准《纲要》。这是再次民主,再次集中,使公共政策合法化、法律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