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长拉夫罗夫2月17日的最新发言堪称"战争爆发以来最强硬表态"。根据俄罗斯卫星社统计,这已是莫斯科今年第9次公开强调领土问题"没有谈判空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合法性"表述,暗指只要乌克兰现政府存在,俄方就拒绝任何领土谈判——这种政治逻辑在国际法框架下前所未见。

美国防长赫格塞斯的表态更值得玩味。2023年美国对乌军援同比下降30%(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数据),而北约内部文件显示,今年实际交付的重武器仅占承诺量的47%。这种"口惠实不至"现象,与拜登政府近期推动的610亿美元援乌法案在国会卡壳直接相关。

欧洲其实早已"用脚投票"。德国基尔研究所数据显示,欧盟国家2024年1月军援总额环比暴跌82%,法国总统马克龙2月14日突然改口称"不排除任何可能性",这些迹象显示欧洲正重新评估介入成本。毕竟欧盟为能源转型已额外支出7960亿欧元(布鲁盖尔研究所数据),持续对抗的经济代价难以承受。

2015年明斯克协议期间,各方也曾达成"冻结冲突"共识,但最终因缺乏执行机制流产。如今俄军控制着乌18%领土(约1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希腊的国土面积。若按现有接触线停火,乌克兰将成为继韩国、塞浦路斯之后,21世纪第三个存在大面积"争议领土"的主权国家。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