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前,前后对比太明显,外媒口径变了:中国人开始回归传统!
2015年,国内媒体发表了一篇题为《传统七夕节为何不敌外来情人节?》的文章。可惜,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到了2018年,仍然有不少外媒犀利指出,中国七夕节的氛围比不上情人节的氛围。
当时,西班牙埃菲社直接在报道中写道,“中国人淡忘传统节日七夕节,过节氛围比不上西方情人节”。但是,从最近几年开始,中国年轻人越来越喜欢过传统节日。对于这样的变化,也被外媒捕捉到了。
2022年,法国《小日报》刊文说:“在中国,七夕还在传承。”2023年,英国《Timeout》网站对中国七夕节进行专题报道。向西方讲述什么是情人节,以及中国为何会过七夕节。短短几年,同样是七夕节,前后对比为何会这么明显?
原因很简单: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提上来了。在这个过程当中,自然离不开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其实,说起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七夕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历朝历代都在用他们的方式延续着节日的氛围。
古人没有互联网,他们就用诗篇纪念七夕。如汉朝时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后唐时期有“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宋朝时期有“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就连李白,也曾为七夕泼墨,他写道:“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我们传承文化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就拿李白为例,其一生作诗无数,是古往今来最厉害的诗人之一。如何去纪念李白呢?如果说只是传颂其诗文显然不够,最好能有具象化的东西。换句话说,现在是否还能找到李白真迹?
还真有!目前,李白唯一传世真迹——《上阳台帖》就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虽全篇只有25字,却潇洒飘逸,尽显李白风范。古往今来,几十位名家帝王在这篇真迹上留下自己的题跋,或者是鉴藏钤印,更加提高了《上阳台帖》的价值。
有一款酒便将《上阳台帖》和写下此帖的李白融合到了一起——这款酒取名便为“上阳台”,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诗仙、酒仙李白的致敬。酒质上,秉承独创的“选藏调”体系,以数百个关键点为选取标准,于茅台镇核心产区严选陈年基酒,陶坛恒温储藏,最后经专家背对背竞争式勾调,方能出品。口感绵柔、酒质极净,不输老牌。
而在七夕期间,上阳台酒还推出刻字权益。买500ml正装上阳台酒,就可以免费刻字。
而不管是《上阳台帖》,还是七夕节,亦或是镌刻字迹,都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古人用诗文传承文化,今人用酒传承文化,虽然方式不同,但是传承的心是一样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