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3日报道据法新社1月31日报道,1月31日发布的一份政府报告说,印度下一财政年度经济将增长6.3%至6.8%。这一增速在全球表现靠前,但与印度近期表现相比略显疲软。
报道称,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印度在2023至2024财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8.2%,但此后随着基础设施支出减少、制造业疲软和城市消费低迷,经济增长有所放缓。
印度财政部在年度经济报告中说:“展望未来,2026财年印度经济前景大体平稳。增长面临的阻力包括地缘政治和贸易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可能出现的大宗商品价格冲击。”
印度本财年(2025年3月结束)经济预计增长6.4%,这一预测与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全球机构预测大体相符。世界银行预计印度下一财年经济增长6.7%。
报告说,尽管农村需求上升和食品通胀缓解“有利于短期增长”,但印度需要提升全球竞争力,“增强中期增长潜力”。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1月29日刊发印度社会发展委员会特聘教授比斯瓦吉特·达尔的文章《为什么印度的增长势头正在失去动力》。文章称,在2023至2024财年实现8.2%的增长后,印度经济在本财年第二季度(2024年7至9月)增长了5.4%。这是六个季度以来最缓慢的增长,比上一财年的相应时期差不多慢了三个百分点。
文章指出,印度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2024至2025财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预估数据时,证实了印度经济放缓,表明经济可能会增长6.4%,比上一年慢近两个百分点。
国际机构去年年初就注意到了印度经济正在放缓。在2024年4月对全球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估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印度的增长率将从2023年的7.8%降至2024年的6.8%,2025年将降至6.5%。
尽管大多数经济体会认为6%以上的增长率“梦寐以求”,但就印度而言,这样的经济扩张水平是绝对不够的,因为现任政府已经设定了让该国在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的目标。低于7%的增速可能就会给这一目标的实现蒙上阴影。
因此,预期的经济放缓应该被视为警钟,要求政府在几个阻碍经济以应有速度增长的领域采取补救措施。
私人消费支出的低迷表现对印度当前增长轨迹产生了不利影响。这是GDP的最大组成部分,因此也是其最重要的驱动力。自从政府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实施的一揽子刺激计划的影响逐渐消退以来,经济一直低迷。
在2021至2022财年和2022至2023财年间,私人消费支出有两个季度超过了GDP的60%,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多保持在55%左右,甚至在2023至2024财年的第三季度下降到了53%。到2024年年底,有迹象表明,随着从汽车到饼干等各种产品的销量下降,需求放缓。
这些趋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印度劳动力遭受的工资挤压,而很大一部分劳动力在非正规部门。但是,即便是在正规部门工作的所占比例相对较小的劳动力,他们的实际工资在过去几年里也出现了下降。
行业商会印度工商联合会和商业服务提供商凯斯公司最近为政府准备的一份报告显示,尽管六大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部门的名义工资增长了0.8%至5.4%,但零售通胀率在4.8%至5.7%之间,这意味着实际工资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减少。由于印度的食品通胀率一直高得多,经常接近两位数,因此工薪阶层受到的影响比零售通胀数字显示的要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企业利润增长了四倍。印度正规部门的利润份额增长和工资份额减少毫不意外地导致了经济需求状况的低迷。
文章认为,如果不改变劳动力市场普遍的不良状况,印度将难以维持GDP的高增长,从而令人怀疑该国能否在2047年之前转型为发达国家。(编译/葛雪蕾、王栋栋)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