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半导体的制度瓶颈"一周 52 小时工作制":赶不上交货时间也得下班
"不是说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AI)半导体吗 ?那些政治人物是不是以为半导体研究开发(R&D)是可以按日程制造东西的工厂"。(系统芯片企业法人代表 A 某)
"现在我们半导体研发正在紧锣密鼓地运行着数百、数千亿韩元的设备,虽然‘每周 52 小时例外’不是万能的,但继续按照每周 52 小时工作制没问题 ?那是骗人的"。(前三星电子技术高管 B 某)
"半导体关税"这股来自美国的完美风暴席卷而来,海外媒体也担心"韩国半导体会不会像日本一样",但韩国国内目前却像处于风暴中心的台风眼一般平静。提高半导体企业投资税额扣除率的《K 芯片法》(税收特例限制法修订案)在提出 8 个月后的 11 日勉强通过了国会常任委员会小委员会的审查,半导体特别法(修订案)却正在进入休眠。该法律规定,在以成果为基础的专业岗位上,不限制工作时间和工资的海外"白领豁免"(white collar exemption)在韩国仅限于"半导体研发人员"。有人指出,韩国连弹性工作也要在两周前确定工作日和时间,与全球竞争中的半导体产业现实不符。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一度表现出转变立场,但在野党再次确认了"反对"的路线。
A 某称,"我们根据地球另一边的客户公司的要求修改和验证实时设计,即使在交货日之前,我们也因为工作时间的限制而必须回家","美国和德国客户公司不理解半导体设计工程师受工时限制,中国竞争对手不管客户公司提前多少日程都会配合"。他补充称,"我们生死攸关,所以要求'至少对研发部门免除工作时间限制',但国会只把这一诉求看做是想要长时间压榨工人的鬼把戏"。
半导体是汽车、机器人、数据中心等的核心部件,如果芯片供应和缺陷修复不及时,下一道工序将依次被推迟,损失将进一步增加。三星半导体前任高管 B 某称,"操作设备仪器往往无法按照计划进行,如果把工作时间限制在一周不超过 52 小时,应对顾客要求就会不断被推迟"。
相较之下,中国企业的速度则完全不同。 2月 1 日正值春节期间,华为宣布可以在其云端使用 DeepSeek 的 AI Model R1。R1 是在英伟达图形处理器(GPU)上开发的,由于出口限制,无法使用英伟达芯片的华为已经完成了在自主开发芯片上以相同性能驱动 R1 的工作。《南华早报》(SCMP)报道称,"华为和中国合作公司整个假期都在加班"。韩国 AI 半导体企业负责设计的研究员称,"我和同事们在长假期间一直在 Kakaotalk 上谈论 DeepSeek,看到华为已经将其进行应用,我不禁乍舌"。
适用于 AI 的芯片 – 高带宽存储器(HBM)与客户紧密协商数量和规格,随着技术在迅速发展迭代,客户的心也很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CEO)黄仁勋去年 11 月催促" SK 海力士推出攻击性、快速的 HBM ",对此崔泰源表示将把时间表提前 6 个月。
由韩国领头量产规格化存储芯片的时代已经结束。本月 10 日,《金融时报》援引中美日半导体专家的话报道称,"中国通过 DRAM 存储器数量攻势威胁韩国","上世纪 80-90 年代韩国赶走日本存储器的事件,现在在韩国开始上演"。如果存储器也不能针对性地、先导性地应对 AI 技术,将面临被中国追赶的危机。
虽然此次法律修改将半导体投资税额扣除率最高提高到 30%,但远远无法与中国(220%)相比。业界一致认为,"税额扣除是只有在盈利后才能体现其意义的'事后支援',现在需要的是立即投资和提高技术能力"。继中美日之后,台湾也向企业发放了数千亿至数十万亿韩元的补贴,韩国不仅没有提供支援,连研发的绊脚石都没有扫清。
如果"每周 52 小时除外"不想变质为研究生的习惯性长期劳动,企业就应该增加人力。但是,全球半导体工程师供求不足。三星电子和 SK 海力士不仅在公司内部理工学院运营半导体合同系,还在 10 所 4 年制大学运营半导体合同系,但培养需要时间。
半导体的八大工程当中每一项工程都需要相关领域的专家,要培养出各个领域专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嘉泉大学半导体客座教授金龙锡(音)表示,“核心研究员很多时候是不可替代的人才,他们需要在必要时集中精力工作,在需要的时候休息","那些声称(不管是谁)追加投入人力就可以的人根本不了解这个行业"。也就是说,对于每台设备超过 1,000 亿韩元,处理着每张超过 1,000 万韩元的芯片,不能冒险投入经验不足的工程师。
韩国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高管呼吁称,"在人才争夺战激烈的这个圈子里,核心研究员是公司的资产,难道要驱使他离开公司吗","为了不错过决定性的机会,研究开发时间应该由企业自主决定"。
来源:中央日报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