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洛杉矶进步”网站12月27日文章,原题:中美战略差异在美国为与中国对抗做准备的最新一波攻势中,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直言不讳地说:“我对美中关系的未来并不感到乐观。”伯恩斯认为,美国对中美关系的立场是“未来几十年的战略竞争……争夺全球影响力和地区影响力”。

这与中国为解决最紧迫的全球问题而采取的互利合作的方针形成鲜明对比。简而言之,两国领导人提出了不同的关系模式。中国的战略符合社会主义的合作与共同体模式。美国的政策则反映了竞争性社会关系的资本主义原教旨主义。

中国人认为,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种观点的前提是接受两国经济的高度融合。他们认为这种“密切交织”是值得提倡的,因为两国都能从对方的发展中获益。

按照中国的看法,双边关系的核心是友好合作关系。他们认为,“共同繁荣”可以建立在三个原则之上。

首先是相互尊重,这一相互关系支柱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逾越两个世界大国中任何一方的红线。其次是和平共处,这需要承诺通过沟通和对话来处理分歧。最后是合作共赢,例如,与中国贸易的增长提高了美国家庭的购买力。

美中两国在世界上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也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国人认为,大国对人类负有重大责任,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美合作。

北京的姿态与中国所批评的拜登政府“零和思维”形成对比。按照零和思维的逻辑,一方获益,另一方就损失。这与中方基于互利合作的“双赢”关系愿景不同。中国反对美国将双边关系定义为对立的“战略”竞争关系。

中国被大约400个美军基地包围,这并非地理上的偶然。拜登加强美日印澳“四边机制”、美英澳“奥库斯”,以及“五眼联盟”,并在去年与日本和韩国建立了新的“小北约”。

美国半官方研究机构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美国的官方立场。该研究报告的标题“与中国的战争:想不可想之事”说明了一切。美国纳税人花钱请来的最优秀人才居然玩“世界末日”游戏。

拜登在其国家安全战略中描述了“世界未来之争”。按照这位美国总统的说法,“我们的世界正处于一个拐点”。“我的政府将抓住这个决定性的十年……超越我们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手”——这首先指的是中国。

拜登虚张声势地说:“我们的经济充满活力。”事实上,美国经济由非生产性的金融、保险和房地产部门主导,而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全球发展计划,已在150多个国家进行了投资。难怪拜登担心,用他自己的话说,中国的方案会“使全球竞争环境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

中国在不诉诸帝国战争的情况下让8亿人摆脱了贫困。但显然,中国的全球合作模式与美国的零和竞争天差地别。至少中国提供了一种不排除社会主义未来的模式。重要的是,在这个充满争议的地缘政治环境中,中国以及全球南方构成了与美国霸权抗衡的空间。

中国人似乎意识到了美国人“要战争,不要和平”的态度,但这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似乎自信地认为,理性将占上风,实现“双赢”的和平发展。我在访问中国时也看到,他们自信地散发着成熟的耐心和年轻的活力。(作者罗杰·哈里斯,乔恒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