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又创下了一个新的发射纪录,在3个小时内连续发射2枚运载火箭将多达2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其实就一次针对未来有可能爆发的中美太空战的预演。
除此之外,外界对于这一发射纪录颇感兴趣,不仅仅是因为2次任务之间的短发射间隔,也是因为执行这2次任务的火箭分别采用了地面发射与海上发射。
【新华网报道双箭20星发射成功】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发射火箭的流程也是有讲究的,并不是说把火箭往发射场一立就能随时发射。相反,一枚火箭在正式发射前除了要对自身状态进行仔细检查,尽可能排除故障风险外,还需要根据其搭载卫星需要运抵的轨道高度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发射场。
不然的话,火箭的运力就会因为不合适的发射场纬度而出现浪费。在火箭只搭载了单颗卫星时,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可如果火箭执行的是一箭多星任务,那么运力分配就相当重要了,否则很有可能导致卫星是成功进入太空了,但部分卫星受制于运力分配问题而没能进入正确的运转轨道,使发射任务进入到了一种成功了但没有完全成功的状态。
【一箭多星任务入轨概念图】
不过,火箭找到了合适的发射场是一回事,这个发射场什么时候适合发射火箭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除了运力分配问题外,火箭还需要根据天上卫星的运转情况选择发射窗口,避免卫星在天上扎堆。
毕竟,现在许多商业卫星也有条件构建星座了,而构建星座的目的就是让卫星尽可能覆盖全球。你让卫星全扎堆在一个星域的话,再多的卫星他也做不到覆盖全球不是。
【某国产企业构思的商业卫星星座】
更不用说发射场所在地的天气也是影响火箭发射的重要因素,以至于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一个发射场一天能够承载的火箭发射任务实际上相当有限,且很难做到短间隔连续发射。
这无疑会为持续增长的卫星发射任务盖上一个玻璃天花板,而为了避开这个天花板,依托海基平台的发射模式也随即被提出。
正如其名字一样,海基平台发射本质上就是将发射场从陆地挪到海上的驳船或专用海上平台上。这种发射模式的优势就是发射平台本身具备机动性,可根据任务所需以及天气情况及时调整发射位置,发射灵活性要优于固定的陆基发射场。
【谷神星1号火箭与国产海上发射平台】
而这也让海基发射平台拥有了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发射平台自身的数量与发射频率存在一定的关联,更多的发射平台能够有效提高单日内的火箭发射频率。
此次发射任务就是一个例子,中国航天能够在3小时内连续发射2枚运载火箭,就是利用了海基平台与陆基平台互不冲突的特性,让2枚原本可能需要在同一个发射场里间隔数天才能先后升空的火箭,可以在不同地点于同一时间段内发射。
【准备发射的长征11号海基运载火箭】
当然,这还不是外界关注此次发射的重点。真正的重点在于,中国是否会在尝到海基发射平台灵活性的甜头之后,在未来建造更多平台或具备这一能力的商用驳船以及配套的运载火箭。
因为此次承担海基发射任务的平台就是一艘经过了改装的驳船,这意味着任何一型此类驳船都有可能在未来变成海基发射平台,而随着这些平台与配套火箭的普及,得到提升的也将不只有中国的火箭发射频率,还有中国的快反卫星发射能力。而这也是外界,特别是美国方面最为担心的。
【捷龙三号与担当发射平台的驳船】
毕竟,随着中美之间的博弈愈发激烈,尽管两国都在努力避免冲突,但冲突爆发地概率仍然会时不时的增长。
这使得双方军队都不得不为最糟糕的情况做准备,而在各型卫星已经成为现代作战体系重要一环,且中美双方均拥有一定反卫星能力的当下。中美一旦爆发冲突,双方势必会围绕各自的卫星在太空中展开激烈对抗。
在这种情况下,中美的卫星网络大概率会遭受重创,而谁能够率先利用快反卫星发射能力迅速恢复卫星网络的运作,谁就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掌握先机。
【国产快舟1号甲陆基机动快反火箭】
这是一场对中美双方火箭、卫星库存以及发射任务规划能力的一种考验,而海基发射平台的数量将让已经拥有陆基机动快反卫星发射能力的解放军在这一问题上有着更充足的余裕。这足以成为左右这场考验天秤的砝码,而如果美军没有想出应对方法,那么冲突的发展也就将滑向对美军不利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此次执行海基发射任务的还是中国的民营航天企业。这意味着中国并不需要在海基发射能力上投入太多的国家预算资金就可以长期维持这种能力,而随着具备类似能力的民营航天企业越来越多,配套体系越来越完善。中美两国在卫星领域上的差距将越来越近,并在不远的未来出现反超趋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