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军队而言,为了与解放军竞争,当前最为迫切的事项就是发展高超音速导弹。或者得说,如果未来的大国战争是高超音速导弹来决定的,美军将因为自己一片空白而面临噩梦。
所以,美军一边大力投资高超音速导弹项目,一边紧盯着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技术发展。在解放军大规模列装东风-17之后,美国开始关注中国高超音速导弹会不会也具备反舰能力。
而高超音速导弹要想打击几千公里外的水面活动目标,需要对导弹进行中继制导,这就对高超音速导弹表面的耐高温材料有了更高的要求。
这两天,《南华早报》爆出的一则猛料又把美国人给刺激了。该报引述中国《气体物理》杂志的报道称,中国获得了一种非常先进的高超音速导弹表面材料,不但能隔绝超高温,还不影响导弹与外界进行电磁信号传输。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艾邦成等人在杂志上,详细阐述了一种新型薄而光滑的非烧蚀表面材料,并将其应用于“乘波体”飞行器上。这种表面材料成功经受了数千摄氏度的高温考验。不仅能有效保护内部元件不受高温影响,还能确保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进行目标识别和通信。
你没看错,这种表面材料又隔热又不影响信号传输,这也意味着中国未来的高超音速导弹完全可以配备雷达导引头,最终现实在超远距离上对移动目标的高效打击。可以说,美国舰艇就算在距离中国数千公里,都将被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纳入打击范围,这个影响就是战略性的。
超音速飞行器的表面温度因为与空气摩擦会飙升至数千摄氏度,高温环境极易导致飞行器变形,进而影响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南华早报》采访的美国学习认这不可能,为什么不愿意相信呢?因为传统材料在耐高温和阻止电磁信号方面几乎是矛盾的。
也就是说,要想制造出能够承受高温且不会烧蚀的材料,往往要选择高熔点和高氧化稳定性的材料,而这类材料往往会阻止电磁号的传输。而导电能力越好的材料,其抗高温能力就越差。
美国现在高超音速导弹研制进展不顺,不排队与缺少合适抗高温材料有关。就算有了耐高温材料,如果电阻率和电磁吸率过高,这样的高超音速导弹仍然只能打击固定目标。
中国团队是如何现实这一目标的呢?这当然是机密。
在公开的文献中,只提到新型表面材料是由一种独特的“新型结构设计方法”所构建,也就是提到“复合层状结构”,让每一层材料发挥不同的功能。有的材料负责抑制高温,有的材料层负责传导电磁波。如果说中国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对美国领先,主要是基于先进的风洞,未来更大的差距将体现在耐高温透波材料技术方面。
高超音速导弹的几乎不可拦截性,加上更加成熟可靠的制导方式,必然会获得打击移动目标的能力,再加上中国军工强大的武器产能,中美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的差距看来只会越拉越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