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者:雄师无敌日期:08月27日

就是用福尔马林浸泡,没有更好的办法用于古尸保存,还便于参观。

回答者:望风瑟瑟日期:2021年10月16日·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1971年12月,中苏剑拔弩张的局面虽然已经趋于缓和,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也在一步步降低,但我国军队还是做着“深挖洞、广积粮,要准备打仗”的战略准备,湖南的三六六医院就是其中的一支。三六六医院官兵在马王堆土包下挖掘了十几天后,两名士兵用钢钎向下打眼钻探,忽然一团蓝中带红的火球在洞中爆响并燃烧起来,战士们迅速退出了坑洞并向上级作了报告。

军区后勤部接到报告后,经过勘察认定坑道下面极有可能有一座古墓,遂于12月30日通知了湖南省博物馆。通过对大量的资料查阅,有人认为此处是汉代长沙王刘发或其母程、唐二姬之墓,国家文物领导小组副组长作出指示:对马王堆古墓进行保护性发掘。

正是这次发掘,不仅出土了完整的棺椁等大批的随葬器物,保存完好的女尸更是震惊了世界考古界,外媒更是高度评价其“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一个与北京猿人并驾齐驱的重大考古发现。”周总理更是直接指示“至少把老太婆保存200年”,但当时的中国防腐技术并不先进,该如何完成周总理布置的这个艰巨任务呢?


完好无损的马王堆女尸

1972年4月27日,考古队终于打开了“ 马王堆汉墓 ”的主墓室,从椁箱中取出大量的帛书、陶俑、漆器、乐器珍贵文物,这些物品大多靓丽如新,考古人员甚至在东面边厢发现了一个盛着藕片的漆器,但当取出后迅速分解成为汤水。

是怎样的先进技术才能将这么容易腐烂的物品保存两千年不腐呢?就连考古工作人员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在这个埋葬着两千年不腐的藕片、树叶以及色泽如新的巨型墓葬中,注定还会出现更不可思议的景象,所有工作人员都急切的等待着开棺的那一刻。

但打开内棺并非易事!内棺被周围四个椁箱紧紧卡住,要想开棺,必须要把外围的井椁拆除,但井椁是由72块巨大的木料构成,再加上地下水的浸泡,每一块木板都变得异乎寻常的沉重,块与块之间有扣接、套榫,要想在墓中手工完好无损的拆卸,无疑是痴人说梦。

最后,考古队决定以机械方式拆卸椁板,于是向长沙汽车电器厂求援,借来了一台大型起重机和三十多名吊装技术人员,花了几天时间将椁板拆开,这才一块块吊出墓坑外,这不过才刚刚打开了外椁而已。

打开椁板后,里面露出了涂成黑色的彩绘棺材,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 黑地彩棺 ”。第三层则是一具“ 朱地彩棺 ”,颜色比较明快,绘有仙山昆仑以及龙虎斗等图案。

古墓发掘到此,专家们不禁严肃起来。按照当时的丧葬礼制,“ 天子之棺四重,诸公三重,诸侯两重,大夫一重,士不重 ”,所以最开始专家们认定墓主是诸公一级的重臣,没想到在打开“ 朱地彩棺 ”后里面还有一层木棺,墓主人到底是什么身份,墓葬规制堪比天子呢?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用桐油涂刷沾合,并用三道麻布拦腰缠紧的内棺露了出来,但是封闭如此紧密的棺盖在不破坏主体结构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打开呢?最后,专家白荣金建议用铁钩塞入棺盖与棺壁结合处,再将麻布切断,然后慢慢撬动,以垂直方向将棺盖提起。

这个过程比较缓慢,从4月27日凌晨三点一直到第二天下午四点,经过无数次失败,才终于将棺材打开。

事实证明,这个等待的过程是值得的!只见棺内装着约半棺的无色透明液体,而在这棺液之中,停放着一堆外表被捆成长条的丝织品。从表象来看,丝织品腐朽程度不高,这意味着裹在丝织品当中的墓主人的尸体或许尚未完全腐朽。

由于棺液太多,珍贵文物又多浸泡在其中,现场清理极其困难,更何况棺内的液体尚不知是人为投放还是后天形成,其研究价值极大,经考古专家建议决定将内棺整体取出,运至博物馆再行清理。

开棺仍然由颇具经验白荣金来完成,当揭开墓主人身上四五层的衣服后,白荣金手指尖接触到一块橡皮样的东西,这块东西软中带硬且富有弹性,凭着一种直觉,白荣金觉得这是墓主人的头部肌肉,他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停止了对墓主人尸体的检测,距离开棺已经过去了十多个小时。

4月29日上午十时,专家王㐨和白荣金提出棺内的尸体有腐朽变质的可能,必须要购买冰块作降温之用,领队崔志刚依计而行,在温度彻底降下来后,王㐨与白荣金开始了漫长的揭取棺内丝织品的过程。

当最后一件包裹着墓主人的“ 信期绣 ”罗绮锦袍被揭取后,一具女尸随之显露出来,在场所有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只见女尸外形完整,面色如生,皮肤柔软光滑,呈现出一种淡黄肤色,如同刚刚死去一般。伸展开的双手各握一绣花香囊,内置香草。

考古人员又在其脑门、胸部、胳膊等部位按压下去再放开,其皮肤很快又恢复原样;再掀动四肢,其关节可自由弯曲伸展;更令人惊奇的是女尸睫毛清晰可见,左耳耳鼓膜仍完好无损,甚至脚指指纹也可清晰分辨。

女尸的出现,令考古人员感到惊奇激动的同时,对其本身的价值和如何处置产生了巨大分歧,并有了两种俨然相反的意见。

一种认为,这具女尸深埋地下历经两千年不腐,属世界罕见奇迹,她也可以提供两千多年前人的特征、生理结构、病理特征,从而展开对我国古代人类学、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而另一种意见则是,女尸仅是人体的遗存,非人类文化遗产,在考古学范畴中属于标本性质,与文物的价值有极大的差异,或者根本不能称其为文物。

面对这两种意见,专家组向北京征求意见,王冶秋直接指示:“女尸应妥善保存!”

湖南博物馆接到指示后立即开展对女尸的保存工作,但怎样保存,保存到什么程度,保存多久等问题却是没人能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天气越来越热,气温不断升高,湖南博物馆和考古专家们对女尸的保护还是一筹莫展,只好一边求援,一边持续不断购买冰块降温。


保存女尸措施的探索

时间一天天过去,考古专家们见求助无望,便再次开会商议对女尸作妥善处理的应对方法。有人提出 可仿照腊肉的制作方法对女尸进行处置保存 ,但此法遭受众人一体的反对;有人觉得 用蜂蜜将女尸包裹,可延缓腐朽进度 ,但也未能通过;更有甚至提出 与美国合作,将女尸交给美方用宇宙飞船送入太空,或者通过“阿波罗号”送到月球作永久停放 ,显然这个方法更是异想天开,故也未通过。

正当商议之际,湖南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组的青年专家刘里侯手持介绍信找到考古队领队侯良说:“ 我们现在的人体解剖课缺少人体标本,听说你们挖出一具完好的古尸,能不能送给我们作教学标本?

侯良听后恼怒万分,不客气道:“ 古尸是极其罕见的重要文物,怎能随便送人? ”他说完这句话后,眼睛一亮,哈哈大笑道:“有了!”随即将女尸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对他说了一遍,然后又对刘里侯道:“ 我们正为如何保护发愁呢,你们能不能协助我们解决好这具女尸的保护问题?

刘里侯听后当场表示争取协助博物馆解决这个难题。第二天,他带着人体解剖教研组组长王鹏程教授以及其主力曾嘉明来到博物馆。在验过女尸后,王鹏程教授说道:“ 这样古老的女尸我们没有研究过,表面看来似乎完好,怕是内部已经腐朽变质,现在当务之急是保证内部器官不再腐烂,至少应该缓解腐烂。

经分析研究,王鹏程教授向女尸体内注射了酒精和福尔马林的混合液,又根据他的建议,专门制作了一个有机玻璃棺材,然后将女尸移至盛放福尔马林溶液的有机玻璃棺内作暂时性保护。

博物馆的一干专家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准备研究下个阶段的保护工作,岂不料女尸即将再次迎来一场灾祸。

女尸出土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怀着好奇的心理争相前来目睹为快,博物馆工作人员怕好不容易保护起来的女尸再遭受破坏,于是阻止参观者入盛放女尸的大厅。然而,这与群众的意愿相违背,于是决定限制人数参观,经过研究最终将每天的票数定在1400张,以满足群众的参观。

已拿到票的群众自然满心欢喜,但绝大多数的群众是分配不到这张参观票的,所以一些人便徘徊在博物馆外,企图混入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博物馆外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就连周边地市的人也闻讯赶来,不算太大的长沙城竟然在一天之内涌入五万余人,就为看看这个2100岁的老太太。到了最后,烈士公园竟然聚集了几十万人,整个场面已呈失控状态,湖南博物馆迅速向上级作了汇报。

当时已经患了癌症的周总理正在医院治疗,他看到王冶秋的报告后紧急指示: 立即采取办法,将女尸转移至冰窖,消毒、防腐,待处理后,仍旧留湖南博物馆……此事非当机立断不可,速办勿延。

湖南方面接到指示后,在一个风雨交加之夜,用一辆卡车秘密将女尸送到医学院保存了起来,对外则宣称女尸已被调往北京,烈士公园聚集的人群这才逐渐散去。

就此,女尸暂时在医学院被保护起来。


对马王堆女尸的保护

1972年底,病中的周总理对马王堆女尸的保存问题担心不已,在一次外事活动中,他专门找到了王冶秋问道:“ 女尸有没有变化现象?

王冶秋回答说:“ 没有异常变化,看来新配制的保护液是靠得住的。

陈列室要抓紧建设,争取尽早将女尸放进去。古代科技那样落后还能保存两千年,你们研究一下,至少也要使得这个老太婆再保存两百年,不要我们这代人看完就坏了,要设法让后人也看一看,不然我们无法向子孙交代。 ”周总理严肃地说,王冶秋自是点头答应。

接到总理的嘱托后,王冶秋倍感任务艰巨。他先后同苏联、越南两国大使馆联系,希望得知列宁和胡志明两人遗体保护的配方,但对方均以“ 国家机密 ”为由拒绝告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自力更生,尽快摸索出属于我们行之有效的方法,才可使女尸长久的保存起来。

1973年1月27日,湖南医学院女尸研究组邀请上海第七军医大学的有关专家赴长沙,多家单位共同对女尸的保存液问题展开讨论,并先后多次展开可行性试验。

1973年6月,针对马王堆女尸特制的防腐液研制成功,正式确定女尸不用人造琥珀而用有机玻璃作棺保存,其内脏也用有机玻璃瓶密封保存。这次确定的防腐液是一种开创性的配方,与以往对现代尸体保存不同的是,它可以有效避免尸体脂肪游离导致的肌肉萎缩,我们现在看到的女尸充分证明了这个配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1974年5月,在各界的支持关心下,中国第一座具有恒温、恒湿的设备在湖南省博物馆建成,马王堆一号汉墓以及后来发掘的二、三号汉墓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得以妥善保护,女尸也住进这个新“家”得以保护。


后话

马王堆汉墓散发着神秘而诱人的气息,有关的争论还在继续,诸多的问题也未能破解,但帛书的内容已经录入书中。毛主席此时刚好在长沙,他看到消息后对李振军道:“出了书,也给我一本看看”,但他又稍作停顿说:“我老了,怕是看不清上面的字了……”

那个挥斥方遒的毛主席确实已经老了,在场诸人无不心酸。最终,工作人员专门改排了36磅的字号,再设计成八开竖排外加丝栏的形式,通过有关渠道转交至毛主席手中……

参考资料:《马王堆汉墓发掘记》等

回答者:历史这样说日期:2018年05月16日·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谢邀。

湖南省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博物馆,马王堆汉墓古尸是2000多年前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是湖南省乃至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文物之一,据悦史君了解,从马王堆汉墓古尸出土到现在,保存条件和手段经历了多个阶段。

上世纪70年代,我国正处在三线建设阶段,长沙一家部队医院在马王堆附近开挖防空洞时,突然发现地下有异常,认为可能有古墓留存,立刻向上级部门做了汇报,由此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开始了。

197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和湖南省博物馆考古人员在这里挖掘出了深埋在地下的一座巨大椁室,居中的内棺里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这就是后来被考证为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也称马王堆汉墓古尸。

马王堆汉墓古尸刚刚出土时,外形完整无缺,全身柔软而有弹性,工作人员在往她体内注射防腐剂时,她的血管还能鼓起来,周身血管通畅,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古代湿尸,被称为“东方睡美人”。

马王堆汉墓古尸出土后,有一部分人的认识并不清晰,没有采取很好的保护措施,反而急急忙忙对外开放,导致每天数万人前来参观,甚至有人觉得只要保存出土的帛书、器物等文物,尸体应该另外处理掉。

周总理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要求湖南方面把马王堆汉墓古尸保护起来,同时确定考古发掘项目方案框架,拨出专项经费20万元。

之后,周总理还就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保护等问题,先后作出三次批示。

悦史君从相关部门了解到,40多年来,针对马王堆汉墓古尸的保存方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上世纪70年代,专家们对马王堆汉墓古尸主要采取“整体保存”的办法,通过注射防腐剂对古尸进行防腐处理。

当时,医学专家还对马王堆汉墓古尸进行了解剖,这也是保护和研究的一个途径。

第二,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马王堆汉墓古尸的保护发展为“组织器官水平保存”。

这种办法比单纯注射防腐剂要好一些,可以让马王堆汉墓古尸保持最佳的状态。

第三,进入新世纪以来,对马王堆汉墓古尸的保护开始全面采用“整体——细胞——分子”三级保护模式。

这里主要依托湖南省马王堆古尸和文物研究保护中心的科研力量,也是一种独特的湿尸类文物保护技术和模式。

目前,相关部门每半年就要对马王堆汉墓古尸进行一次“体检”,随时观察分子水平的变化,再决定是不是换新鲜的保存液,尽可能地为她“延年益寿”。

写有趣的历史,说不尽的传奇,我是悦史君,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回答者:四十五度说日期:2018年05月16日

保存环境

干千年,湿千年,不干不湿仅半年。马王堆女尸能够保存千年不朽, 主要得益于恒温,恒湿,相对无菌的保存环境 。马王堆女尸出土之后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馆,省博馆关于保存方面主要模拟马王堆女尸的出土环境, 采用的主要是你福尔马林为主的防腐液。

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马王堆女尸出土之后,至今保存仍然较为完好,根据专家推测按照现有的技术手段再保存二百年是没有问题的,但要是像古墓中保存两千年肯定还是做不到的。恒温恒湿很容易做到, 为了保证相对无菌的状态,湖南省博物馆要不定期的给马王堆女尸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

马王堆女尸被发现的时候,根据考古学家推测已经有两千多年。他并不像埃及干瘪的木乃伊,两千多年的身体至今仍然保存完整。肌肉上有弹性存在,毛发尚在,而且手指脚趾的纹路清晰,部分关节甚至可以活动,从这些方面来看,两千多年前的尸体几乎和新鲜的尸体一样,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之后,震惊世界,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

马王堆女尸的墓葬结构严密,起到了隔绝氧化的作用。按理说古代的所有故事做的都很严密,但马王堆女尸的墓室尤为特殊, 由三层椁和三层棺装殓,在椁的四周以及上部又填塞了一尺厚的木炭,用来吸水防渗。除此之外,还包着一层透水性极小的二三尺厚的白膏泥,形成密封状态。 就是这样一个环境才让现在的人们看到了两千多年前的人体构造,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回答者:三叔小记日期:2018年05月27日

马王堆汉墓女尸真名叫辛追,是早年跟随刘邦打天下而获封轪候的利苍的妻子。这是1972年在河南发现。此发现震惊整个考古界,在国际上也引起巨大轰动,原因在辛追栩栩如生的近似完整的身体上,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湿尸,所以有人称她为“东方睡美人”。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了辛追夫人肉身不腐的原因。一个是棺椁,一个是棺椁外的环境。两重保险,使得始终在“恒温、恒湿、缺氧”条件下。 总之,密封很好!

陵墓是被挖掘了,可是后续处理让一群研究人员以及专家着急,就是如何好好地保存马王堆汉墓女尸?

起初,由于技术落后,也只能用老办法了,也就是用防腐剂防腐,之后采用更好一点的方法,叫“组织器官水平保存”,再后来就是“整体—细胞—分子”。模拟墓地环境,时常更换棺液,定期紫外灯消毒,保证相对无菌。 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尽心尽力,让老太太“延年益寿”。

当被问及到保存时间时,有关专家预测,完整保存200年,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说又像古人那样,保存两千多年,有点难。

17年,湖南博物馆在历经5年后又重新开棺,辛追夫人也再次亮相,来来往往的游客络绎不绝,人山人海。

据说,这次辛追夫人的“新家”更好了,不仅可以抗8级地震,还模拟了墓葬保存条件,所在的保存室,也近似为当年棺椁所在的深度。还有就是引进了空气净化系统,目的是控制微生物的干扰。再一个就是缓冲液,力争更好的保存。最后一点是冷光照明,目的是降低环境的温度和亮度。当然,还少不了动态监控系统。

随着科技进步,我想,辛追夫人会更长久的保存下来。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湖南博物馆去参观一下,她,还有她的新家以及衍生出相关文化,真的让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