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一问三不知”,是人们挂在口头的常用词语。但是,其中的“三不知”到底指的是什么,能够准确说出的人一定不会太多,就连自己也说不太清楚。为了真正搞清楚这个问题,自己认真查阅了“一问三不知”的出处——《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中,在提到“一问三不知”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文子:‘我乃今所以亡。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这里的“文子”,就是指中行文子;“始、衷、终”中的“衷”同“中”,是指事情中间的整个发展过程。
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大意就是:
“中行文子说:‘君子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完全考虑到了,然后再向上面报告。现在我对事情的这三个方面都不清楚就向上报告,我这不也是很难吗?’”
从中行文子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是在听了前面的话之后,才得出的这样的结论的。在这里,我们把前面的一段话引用在这里,以加强对“一问三不知”的进一步理解。
原文是这样说的:
“中行文子告成子曰:‘有自晋师告寅者,将为轻车千乘,以厌齐师之门,则可尽也。’成子曰:‘寡君命恒曰“无及寡,无畏众。”虽过千乘,敢辟之乎?将以子之命告寡君。’”
这里的“寅”,指荀寅,又称中行寅、中行文子。他是晋国六卿之一,父亲是荀吴;“恒”,指陈成子,名恒,一作常。本姓田,本名田恒,即田成子、田常。因为他的家族出自陈国,也称陈恒、陈成子。父亲是陈乞。“无”同“勿”,不要。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
“中行文子告诉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国的军队将要出动一千辆轻车,用来迫击齐国军队的营门,就可以把齐国的军队全部歼灭。’陈成子(听后)这样说:‘寡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人数少的士卒,不要惧怕人数众多的士卒。”敌人即使超过一千辆战车,怎么敢躲避敌人呢?我将要把您的话报告寡君。’”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陈成子就是知道“始、衷、终”的聪明人。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事情的“始、衷、终”,做起事情来才会牢牢掌握主动权,才会得心应手,才会有取得胜利的把握。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提供)
“一问三不知”的典故,它的原始涵义对于今天的职场人士非常有警示意义,它告诫我们在做事情,做决定或者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对事物发展的开始,发展与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才可以行动。
相应的,“三不知”就是不知道事情的开端,不知道事情的发展,不知道事情的结果。
1 一问三不知的出处: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同“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简单来说,故事是这样的,公元前468年,晋国攻打郑国,齐国担心晋国强大,就派陈成子带兵支援郑国。
有个名叫荀寅的下属冒冒失失的向陈成子报告说:“有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骂荀寅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方才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 回国以后,我要把你的话报告国君。”
荀寅挨骂之后反思自己,报告情况的时候太鲁莽:“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用今天的话来说:君子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始)、中间的发展(中)、最终的结果(终)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可以向上级报告。今天我对这三方面全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难怪被领导修理。
所以“ 三不知”就是指对于事物的开始,发展和结果都不了解。
2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问三不知在今天又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
第一个新含义: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工作不称职的时候 ,可以说这个人一问三不知。
第二个新含义: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关心与己无关的事情时,也可以用这个成语。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红楼梦》中王熙凤跟平儿评论一些住在贾府里的人,谈到林黛玉和薛宝钗时说:“一个是美人儿灯,风一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其实,薛宝钗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她是什么都知道,但是比较世故和谨慎,不随便说话而已。
在你的身边,有一问三不知的人吗?他属于哪一种三不知呢?如果是薛宝钗那一种,你要当心了。
三不知”应该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
“三”表示多数,因此,“三不知”就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了解的意思。
例句:“如果我们直接登门亮明警察身份去调查,对方肯定不肯透露真情,来一个一问三不知对付我们,你又能拿她怎么样?”
第二种解释
《论语·尧曰》: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我们读《论语》读到最后,才能读到这一段话。我的理解是,孔子告诫他的弟子们,要是不懂“命”“礼”“言”,那么,这个人就白活了,也就做不了人了。我怀疑《论语》才是“一问三不知”的原始出处。
第三种解释
事件的起因、发展、结局,也指事件的开始、中间、结束的全部过程。
《左传》:荀寅自知失言,于是感慨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我个人认为,我们学习语文,没有必要太过纠结这些“惚兮恍兮”“恍兮惚兮”的东西,只要知道大致的意思和基本用法就可以。
朋友们不仅听过“一问三不知”这句话,而且也都说过这句话。但“一问三不知”到底指的是哪“三不知”?其中又有什么典故呢?可能就有很多朋友不太清楚了,今天我就给朋友们讲解一下:
“一问三不知”这句话的出处:
“一问三不知”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君子之谋也,始衷(同“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那么,有的朋友问了,什么是《左传》?写的又是哪些内容呢?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完整的文学作品。
《左传》记录了从鲁隐公到鲁哀公之间,共计二十七年的历史。它也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
“一问三不知”这句话的典故:
朋友们知道吗,“一问三不知”这句话还有个典故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解一下:
公元前468年,晋国大将荀瑶,率领重兵攻打郑国。
朋友们,郑国在春秋初期也是一个强国。郑武公由于复国有功,受到重用。之后他的儿子郑庄公将郑国发展至巅峰。
后来由于内乱,导致国家日益衰败,郑国逐渐沦落成为一个弱小的诸侯国。
由于郑国兵力不足,无法抵抗晋国军队的凶猛进攻,于是郑国国君便派人到齐国去搬兵求救。
而齐国和郑国是盟友关系,也是合作伙伴,十分清楚如果郑国一旦被晋国消灭,将会变成唇亡齿寒的威胁。
于是为了防止盟国郑国吃亏,便派大夫陈成子带兵去救援。
正在齐、晋两国军队准备开战时,有个名叫荀寅的门客前来报告陈成子:“有一个从晋军逃过来的人告诉我,晋军准备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营地,准备把我们齐军全部消灭,不知我们能否顶的住?要是不行咱们就赶紧撤退吧!”
陈成子听后十分生气,便骂道:“我们出发之前,国君已有命令,让我们‘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兵,也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
因为我们的援军马上就到了,齐国军队就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我们怕什么!
晋军即使出动一千多辆战车,我们也不能因为害怕而逃避不战。
你今天居然能讲出“灭自己志气、长敌人威风”这种话。你等回国以后,我一定将此事上报国君。”
荀寅自知失言,于是感慨的说道:“ 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
我跟朋友们解释一下荀寅所说这番话的意思:当我们准备谋划一件事情时,必须要将这件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果,三方面都要考虑周全,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对于这件事情,我什么都不知道,就慌忙向上级报告,怎能不碰壁呢?
不久后,齐国的二十万援军赶到,并且还有五千辆战车。
几天后,晋国大将荀瑶见取胜无望,无奈之下只能撤兵回国。
随后,陈成子也率领军队大奏凯歌,班师回朝。
朋友们,这就是“一问三不知”这句话的典故。
“一问三不知”这句话的含义。
“一问三不知”的意思就是:对于一件事情,问什么都不知道。既不知道事情的开始、又不知道事情的发展经过、也不知道事情的结果。
朋友们,而“一问三不知”这个典故,对于我们职场的人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事先了解清楚,之后再向领导汇报。千万不要让自己陷入“一问三不知”的窘境。
朋友们,通过我的讲解,大家都知道“一问三不知”的意思了吧!
“ 一问三不知”本来意思是指一个人对一个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统统不知道。别人什么都不知道,当然问不出所以然来。
它还有一层延伸意思,跟装聋作哑、明哲保身等成语的意思有相似的地方。 被问者担心言多必失,给自己引火上身,他故意装糊涂,不愿透露风声。
“一问三不知”的出处来自于公元前400年前后的战国初期,由鲁国人编撰的编年体文学类史书《左传》。此书大约18万字,记叙范围在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68年之间,记录内容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民俗等领域的方方面面,以及一些重要历史人物故事,大部分事件为春秋时发生。此书也被誉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现代人研究春秋时期的重要文献。
古代谋士形象
《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末年,位居北方的晋国、郑国和齐国相互接壤,都是邻居,但他们为了各自利益,相互之间分分合合,见风使舵。其中,晋国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个。
公元前468年,晋王命令38岁的谋士荀瑶(公元前506年——公元前453年)率领大军去攻打郑国,10万大军浩浩荡荡向郑国边境逼近。郑国的邻居齐国听到风声后,比郑国人还着急,他们担心晋国下一步会进犯齐国,于是,齐王派田成子领兵援助郑国。
荀寅
正当齐国和郑国联军跟晋国军队针锋相对时,一个叫“荀寅”的谋士站出来向田成子献计。荀寅原本是晋国贵族,只因为遇到政治迫害,不得不投靠了齐国。
荀寅说:我的一个旧部偷偷告诉我,晋国这次为了取得胜利,一口气出动了1000多辆战车,要彻底把齐国打垮。
田成子
田成子听完心里一凉,但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说:我这次出征前,齐王说了,不论晋国有多么强大,哪怕他们出动10000辆战车,齐军也要正面迎战,哪怕战斗到只剩下一兵一卒也不能苟且偷生。更不能把兵力浪费在追杀晋国小部队上面,以免因小失大,跟齐国大军正面交战才有可能扭转战局。你刚才说那样的话什么意思,分明就是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么?回去后我一定要把你的话上报给齐王。
荀寅听后,觉得自己多嘴了,但说出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已经无法收回。他就说:聪明人做一件事时,心思细密得滴水不漏,他会把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全盘考虑周到后,才制定最终计划,最后才向大王献计。而我仅仅知道有这样的事,对起因、经过、结果都没有想好,你就着急向大王打报告,世上哪有像向你这样胡乱拍马屁的人?
田成子听完荀寅的话,觉得说得在理,当下表示不急于向齐王报告,为了这次战争,大家都应该从长计议。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谋士的地位很高,作用也非常大,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和战争中,谋士往往能起到决定作用。实际上,谋士是宰相或军师的前身,自汉代后,谋士划分更加细致,从武的谋士叫做军师,从文的谋士称作宰相或丞相。在现代,谋士身份是参谋长。